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01 16:37:35
每經記者 孫桐桐 每經編輯 裴健如
盡管蘋果從未通過官方口徑承認過造車一事,但“泰坦項目”的失敗,仍引發(fā)了科技圈和汽車圈的轟動。
日前,全球知名科技記者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在社交媒體上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蘋果首席運營官(COO)Jeff Williams和負責汽車項目的副總裁Kevin Lynch共同做出決定,兩人告知員工,汽車項目將逐步結束,該“特殊項目組”(SPG)團隊中的大部分員工將轉崗到蘋果AI部門,專注于生成式AI項目。
而《紐約時報》的最新報道,通過采訪十年來多位參與蘋果汽車項目的人士,從蘋果內部回溯了“泰坦項目”動蕩和搖擺。
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參與了汽車項目的人,對取消項目的決定表示贊揚。他們認為,生成式AI背后的技術,對公司最重要的iPhone業(yè)務的未來而言,可能是極其寶貴的。
盡管蘋果汽車項目“被砍”,但它將會以其基礎技術延續(xù)下去。上述《紐約時報》報道稱,三位被告知相關項目的知情人士表示,蘋果計劃將他們學到的人工智能和自動化知識應用到其他在研究的技術上,包括基于AI,配備攝像頭、機器人助理以及增強現實的AirPods。
據悉,蘋果汽車項目曾換過四次負責人,執(zhí)行過好幾輪裁員。而自汽車項目誕生之日起,管理層在其發(fā)展方向上搖擺不定,路線來回切換也造成人力和資金的浪費,這也成為蘋果造車項目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據過去十年參與蘋果汽車研發(fā)的六名人士透露,當該項目被終止時,蘋果已經在它身上燒掉了逾100億美元。
知情人士說,從一開始,這個項目就受到了領導層在發(fā)展方向上存在分歧的困擾。它最開始定位是能和特斯拉競爭的電動汽車,后來變成了能和谷歌Waymo競爭的自動駕駛汽車,后期又扭轉計劃回到最初起點,也就是配有能和特斯拉媲美的輔助駕駛功能的電動汽車。
最初負責汽車項目工作的史蒂夫·扎德斯基(Steve Zadesky)想要打造一款能與特斯拉競爭的電動汽車。時任蘋果首席設計官的喬尼·艾威(Jony Ive)想要研發(fā)一款自動駕駛汽車,而蘋果軟件團隊的成員表示這是可以做到的。
為了提振員工士氣并加強指導,艾維和Mac工程主管鮑勃·曼斯菲爾德(Bob Mansfield)等蘋果知名高管都參與了進來。蘋果把收購來的幾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整合到了汽車團隊。
艾維和他的設計師團隊設計了一款類似歐洲小型貨車的概念車,比如菲亞特的Multipla 600,這款緊湊型貨車有六個窗戶,車頂是弧形的。艾維設計的概念車沒有方向盤,將通過蘋果的虛擬助手Siri進行控制。
但到了2016年,很明顯汽車項目遇上了問題。Zadesky從蘋果離職了,三位了解這次轉型的知情人士透露,他的繼任者Mansfield跟項目成員說,他們要把中心從建車改為建造一個自動駕駛汽車軟件。
蘋果拿到了加州的許可,開始測試配備傳感器和電腦的雷克薩斯運動型SUV。蘋果開始和BMW、日產以及梅賽德斯-奔馳等汽車廠商談,最后和大眾達成協(xié)議,將后者提供的Transporter面包車作為蘋果園區(qū)里自動駕駛通勤用車。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汽車項目又換了兩位負責人。Doug Field,前特斯拉高管,他在努力構建蘋果自有自動駕駛系統(tǒng)的過程中裁掉超過200名員工。然后是Lynch,他把公司的計劃扭轉回到最初,也就是對標特斯拉的電動汽車。
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蘋果與特斯拉CEO馬斯克就收購特斯拉一事進行了討論。馬斯克之前表示,他曾試圖向蘋果出售特斯拉,但蘋果CEO庫克拒絕與其通話。不過,蘋果最終決定,打造自己的汽車比收購和整合另一項業(yè)務更有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在蘋果汽車發(fā)展走向來回搖擺的十年間,特斯拉已經成長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明星電動車企業(yè),無論在技術還是銷量方面,蘋果汽車想要追趕都十分艱難。
顯然,放棄汽車項目,專注打造AI能力成為蘋果公司最好的選擇。
庫克也在線上舉行的蘋果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該公司看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令人難以置信的突破潛力,這就是我們目前在這一領域進行大量投資的原因”。“我們相信,它將為我們的用戶在生產力、解決問題等方面帶來變革性的機會。”庫克稱。
蘋果尚未發(fā)布類似OpenAI的GPT或谷歌的Gemini等產品,但庫克表示今年蘋果在AI方面有重大事項宣布。
業(yè)內專家認為,蘋果或在短時間內無法再恢復造車項目,但作為一家科技公司,蘋果仍有望與華為一樣,以軟件、專用零件供應商的角色在汽車鏈條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