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04 19:47:17
◎據安康觀察,創新藥生物制藥企業研發投入較大,藥品研發、臨床試驗投入都需要大量資金,因為投入較大且沒有營業收入,許多生物技術企業因缺乏足夠的資本金或貸款抵押物擔保,很難申請到貸款。融資渠道不暢、資金短缺成為制約生物企業發展比較突出的問題之一。安康從股權融資及債權融資制度建設、IPO正常化制度建設、并購重組制度建設和股權退出制度建設四個方面提出建議。
每經記者 林姿辰 每經編輯 魏官紅
2024年全國兩會召開之際,3月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全國人大代表、華蘭生物董事長安康擬提交多份建議,其中包括《關于支持國內創新生物制藥企業形成良性金融生態的建議》。
安康認為,創新藥生物制藥企業研發投入較大,藥品研發、臨床試驗投入都需要大量資金,但融資渠道不暢、資金短缺已經成為制約生物企業發展比較突出的問題之一。
另外,二級市場較為低迷、一級市場受挫、新股供給增加但部分上市公司質量不均等問題亟待解決。
全國人大代表、華蘭生物董事長安康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近年來,隨著國內資本市場多元化改革發展,相關配套制度和細則不斷完善,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北交所充分發揮差異化互補的職能,整體呈現多渠道、全方位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特點。尤其是科創板重點關注“硬科技”,逐漸吸引聚集了一大批創新研發能力強的生物醫藥企業掛牌上市。
據安康觀察,創新藥生物制藥企業研發投入較大,藥品研發、臨床試驗投入都需要大量資金,因為投入較大且沒有營業收入,許多生物技術企業因缺乏足夠的資本金或貸款抵押物擔保,很難申請到貸款。融資渠道不暢、資金短缺成為制約生物企業發展比較突出的問題之一。
自2023年6月以來,二級市場較為低迷,證監會加強逆周期調節,階段性收緊IPO工作,科創板第五套標準也隨之趨嚴,近半年多來沒有科創板第五套標準擬上市公司獲得受理。創新生物醫藥企業的一級市場VC/PE融資隨之受挫,缺乏資本支持,創新生物醫藥企業被迫暫停大量創新產品管線的研發計劃,科研創新意愿亦隨之降低。若長此以往,會對國內創新生物醫藥的長期發展和國際競爭力的提升構成重大影響。
另外,隨著注冊制推進,2023年共有313家企業首發上市,44家A股公司被強制退市,隨著新股供給的增加,資本市場大幅波動,特別是44家公司被強制退市,使得持有上述公司股票的投資者的資金大幅縮水;上市公司中有部分上市公司質量不高,甚至有些上市公司靠保殼度日,亟需通過并購重組或者借殼上市等方式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為解決上述問題,安康從股權融資及債權融資制度建設、IPO正常化制度建設、并購重組制度建設和股權退出制度建設四個方面提出建議。
例如,對于股權融資,可以在政府層面設立產業基金,產業基金投資可以與政府補助掛鉤,充分發揮引導基金的產業引導作用,產業基金在生物制藥企業IPO及并購重組后退出;對于債權融資,銀行可以開發適合創新生物制藥企業的信貸產品,抵押物可以是臨床試驗默示許可證書、MAH證書乃至在研項目的收益權。
對于IPO正常化制度建設,建議證監會在受理環節加快推行全市場注冊制,進一步提升股權融資的市場化水平,在從嚴審核的前提下放開科創板第五套標準企業上市受理;在審核環節提升上市審核部門與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等藥品審核部門的聯動協調,在創新生物醫藥企業上市審核中,進一步落實以臨床價值為導向,以患者為核心的理念,篩選出真正在國際上具有競爭力的硬科技創新生物企業上市融資,并對國內能解決“卡脖子”問題、臨床急需,承擔過國家重大專項的創新生物醫藥公司給予優先審核和優先發行支持。
在并購重組制度建設方面,建議允許創新生物制藥企業采取更加靈活的定價方式、評估方式,允許尚未實現盈利的創新生物制藥企業以合理的價格注入上市公司;對國內能解決“卡脖子”問題、臨床急需,承擔過國家重大專項的創新生物醫藥公司通過并購重組或借殼上市融資實行即報即審核即上市,支持其快速進入資本市場。
在股權退出制度建設方面,建議IPO或并購重組后股東的股權退出價格與二級市場價格和盈利能力掛鉤,若股價破發或持續虧損,增加2至3年的鎖定期并限制每年的賣出比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