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每經專訪全國政協委員林龍安:香港赴粵港澳大灣區跨境消費火熱,建議打通交流堵點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05 23:26:27

◎自恢復通關以來,香港市民赴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跨境消費持續火熱,北上吃喝玩樂成港人新時尚,每到周末很多香港人會到內地消費。隨著大灣區一體化發展,越來越多的港人和境外人士到內地生活、工作。為進一步推動大灣區融合發展,我認為最接地的方式是加強交通聯系,建立互通通訊基礎,優化支付系統。

每經記者 劉頌輝    每經編輯 魏文藝    

龍年春節期間,港澳居民北上探親、掃貨和出游成為一道風景線,香港市民在內地消費交易筆數和金額成倍上漲,粵港澳大灣區的“一小時生活圈”變得越發便利。

如何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不同城市之間的合作交流,推動區域內的產業發展?3月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對全國政協委員、大灣區進出口商業總會會長林龍安進行了專訪。

林龍安致力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經過充分調研,結合自身經歷在全國兩會期間提出《關于便利人文交流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提案》。他表示,大灣區融合發展的前提是,進一步打通影響民生、影響生活便利的阻礙,確保人流、物流、資金流、數據流能夠暢通流通。

全國政協委員、大灣區進出口商業總會會長林龍安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打通“港車北上”的連接線

NBD:《關于便利人文交流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提案》的內容較為具體,提到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交通、通訊和購物支付等方面,您為何在今年兩會提出這些建議?

林龍安:自恢復通關以來,香港市民赴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跨境消費持續火熱,北上吃喝玩樂成港人新時尚,每到周末很多香港人會到內地消費。隨著大灣區一體化發展,越來越多的港人和境外人士到內地生活、工作。

為進一步推動大灣區融合發展,我認為最接地的方式是加強交通聯系,建立互通通訊基礎,優化支付系統。

建議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建立高效便捷的交通連接,方便人們的出行和流動,促進城市之間的交流和合作。現時,港人較為常用的口岸如深圳羅湖口岸、深圳灣口岸、福田口岸等,只維持服務至晚上10時30分或24時,僅有皇崗口岸和港珠澳大橋口岸維持24小時通關,對于部份往來香港及內地的旅客來說帶來不便,特別在節假日等重要時期或在大型活動舉辦期間,旅客需被迫在了指定時間內完成過關,從而造成了大量旅客堵塞在口岸,對出行造成不便,嚴重影響出行意愿,建議推動更多的口岸維持24小時通關,做好交通配套協調。

當前,港車北上是大勢所趨,香港特區政府早前與廣東省協調,優化“港車北上”指定日子預約及取消預約出行的期限,預約出行由原本提前兩天縮短至一天,這無疑便利了港人以自駕方式往返廣東省作短期商務、探親及旅游。但因為需要預約指定才能出行,對經港珠澳大橋前往粵東方向的旅客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因此,建議放寬“港車北上”限制,在大橋未飽和的情況下取消“港車北上”預約的制度,讓港車可以隨時北上。同時,開放深圳灣、皇崗等更多口岸,讓港車透過預約前往粵東地區,既達到分流又方便出行。

在粵港澳大灣區內,由于澳門和香港的網絡數據與內地存在差異性,游客需要額外購買手機卡或者流量套餐來減少數據漫游的費用。若沒有內地登記的電話號碼,在內地辦理政務相關手續、預約景點入場門票、以至購買車票都無法處理,導致出行不便。建議取消粵港澳三地手機的跨境數據、通話的漫游收費,降低大灣區跨境溝通成本,促進信息的流通。鼓勵通信運營商和互聯網企業加大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網絡質量和覆蓋范圍,大灣區內互認手機號碼,提升流量轉接能力,加強跨境公共服務。

另外非常重要的是,內地居民大多習慣于使用移動支付,無論乘車、在商場,甚至在街上的攤檔消費,都會使用電子支付系統。可是外地旅客到內地開通電子支付時,需要到銀行實名認證,手續較為繁雜,尤其是年長人士在使用智能手機支付過程中仍存在不少問題。

應該探討在大灣區內試行電子支付營運商提供跨境支付服務,推動充值卡或觸碰式信用卡大灣區內普遍使用,增加支付結算便利性,簡化和加速支付結算過程,降低手續費和匯率費用,便利境外旅客使用電子支付,促進消費的發展。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NBD:在準備這份提案的過程中,您做了哪些調研工作?有哪些感觸?

林龍安:為了準備提案,我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做好了充分的調研,并收集了境外同事和朋友的反饋意見。以通關為例,一旦節假日或大型活動舉辦期間,往往能看到香港連接內地的口岸排起長龍。由于沒有實現24小時通關,旅客只能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過關,從而造成大量旅客堵塞在口岸,出行較為不便,嚴重影響了旅途效率,也不利于推動大灣區融合發展。因此,我從日常的生活細節中提出意見,希望借此打通部分交流阻點,推動區域融合發展。

NBD:您希望通過此次履職為區域建設作出哪些貢獻?

林龍安:作為長期關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全國政協委員,我努力為大灣區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在另一份提案亦提出“創建粵港澳大灣區‘絲路電商’先行示范區”。

此外,我推動成立了大灣區進出口商業總會,按照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的要求,落實一帶一路、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等重大戰略,團結和聯絡大灣區的產業資源,強化經貿體系和對臺貿易合作,引導促進傳統外貿轉型升級,以實際行動推動大灣區進出口產業提質升級。

商會致力于促進大灣區共同協作,互利共贏,充分利用彼此的資源和優勢,促進進出口產業的合作和發展,為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創造更多的機遇和空間。商會還有利于加強科技融合,攜手推動基礎研究和科技產業化,共同助力大灣區建成全球科技創新高地。下一步,商會將促進國際貿易與投資協同發展,增進大灣區與東盟、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各成員方的友好合作關系,共同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政協委員不僅要建言獻策,還要親力親為持久地去推動灣區的融合和發展,不負國家和信任。

封面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