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尹艷林:激發民間投資活力,讓民企放心投、有地方投、有錢投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07 21:59:40

每經記者 張蕊    每經編輯 陳星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3月5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披露了今年GDP增速預期目標。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5%左右,考慮了促進就業增收、防范化解風險等需要,并與“十四五”規劃和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相銜接,也考慮了經濟增長潛力和支撐條件,體現了積極進取、奮發有為的要求。

但報告也提出,實現今年預期目標并非易事,需要政策聚焦發力、工作加倍努力、各方面齊心協力。

報告提出,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要“立”什么、“破”什么?對于房地產是不是應該繼續加大支持力度?要激發民間投資活力,還可以探索哪些新舉措?

帶著這些問題,在全國兩會召開期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尹艷林。

尹艷林是宏觀經濟領域的權威學者,在他看來,“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釋放出非常鮮明的積極信號。

他認為,在當下,房地產仍然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是當前穩定經濟大盤的關鍵。“我對房地產市場走勢仍謹慎樂觀。”尹艷林說,從中長期看,我國住房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依然較大。隨著房地產政策調整到位,我國房地產市場將會走上平穩健康發展的軌道。

實現今年預期增長目標,需要各方面共同發力。圖為近日燕化永樂(樂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在生產線上工作 新華社圖

要遵循經濟運行的基本規律

NBD:今年的經濟工作要求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您認為這個措辭的變化釋放出什么信號?要“立”什么?“破”什么?

尹艷林:這種措辭的變化釋放出非常鮮明的積極信號。“以進促穩”體現了主動作為的要求,意味著政策取向更加積極。先立后破就是要“立”在先,立新的動能,在新動能還未完全立住之前,不能輕率地破掉傳統動能。這也反映了不能簡單搞“一刀切”,不能一味去“破”,體現了循序漸進、穩扎穩打。這是一次工作思路的重大調整。實際上,就是要遵循經濟運行的基本規律,不能急功近利。

房地產業不僅是中國經濟的支柱,更是拉動GDP增長的重要引擎。據統計,房地產業直接和間接貢獻了中國GDP的近三分之一。它還帶動了建筑、鋼鐵、水泥、家具、家電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產業鏈。在還沒有形成能夠替代房地產支柱作用的新興產業之前,不能輕易破掉這個重要產業。

NBD:有效需求不足是當前的一大挑戰,您覺得有效需求不足主要是什么原因導致的?有專家建議直接給老百姓發錢來刺激消費,您認為是否可行?

尹艷林:當前經濟運行最突出的矛盾是有效需求不足。除一般分析所指出的表象因素外,更重要的是背后的原因。

從外部看,近年來,經濟全球化受到一些阻礙,產業鏈供應鏈出現區域化、本地化趨勢。部分國家不僅搞“制造業回流”,還針對中國搞“去風險”。這對我國的外部需求產生了一定影響。

從內部看,去年民間投資出現下滑,這是較為罕見的。雖然民間投資下滑主要是受房地產投資拖累,但也跟民企投資信心不足,對投資發展多持謹慎態度有關。同時,居民收入增長預期也不穩,消費信心不足,尤其是大件耐用消費品購買謹慎,在“買漲不買落”的心理作用下,購房需求明顯減少,導致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信心不足。

從中長期看,技術進步放緩。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憑借低勞動力成本優勢承接發達國家成熟產業技術轉移。但發展到今天,一方面,跨國公司出于競爭需要,將核心技術、前沿技術留在本國不轉讓,技術代差始終存在。另一方面,我國技術進步在不少領域已實現同世界先進水平同步,追到了“無人區”,前進的步伐自然會慢下來。

綜合來看,擴大國內需求,要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在宏觀政策方面,要注重打好政策“組合拳”。財政政策要體現積極的本意,用好財政政策空間,優化政策工具組合,更好發揮穩預期、擴內需的作用;貨幣政策要更加體現力度,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更好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直面市場需求,發揮刺激作用。同時,要更好統籌消費和投資,促進消費穩定增長,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推動經濟實現良性循環。

房地產相關指標已出現邊際改善跡象

NBD: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有學術機構認為,當前我國房地產市場形勢嚴峻。對此您怎么看?對房地產市場的走勢您如何判斷?當前支持房地產市場的政策力度是不是應該繼續加大?

尹艷林:當下房地產仍然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是當前穩定經濟大盤的關鍵。

我對房地產市場走勢仍謹慎樂觀。

2023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降幅均比上年大幅收窄。全國二手房成交面積和成交金額分別增長44%和30%,新房住宅和二手房住宅銷售面積合計約15.1億平方米、銷售金額約17.4萬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6.3%和5.8%,這表明目前住房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仍然不小,存在需求向存量房轉移的傾向。

前期新建商品房銷售的高峰是18億平方米,如果扣除棚改,基本需求在13億平方米左右,目前商品房銷售面積11億多平方米,大體也僅相差2億平方米,基本需求并沒有根本性改變,只是受政策和價格因素影響,部分剛性需求和改善性、投資性需求仍在猶豫觀望。

針對當前房地產市場形勢,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近期相關部門和地方密集出臺一系列優化調整政策,房地產開發投資、商品房銷售額等指標出現了一定的邊際改善跡象。

從中長期看,城鎮化率還有較大提升空間,住房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依然較大。隨著房地產政策調整到位,我國房地產市場將會走上平穩健康發展的軌道。

對已不符合當前形勢的政策要盡快調整。要以探索房地產新模式為契機,建立健全以市場調節為主的機制,穩定預期。在一定意義上,支持房地產的政策力度應該繼續加大,特別是要加大政府救助力度,比如實施好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適時增加試點城市。鼓勵地方政府用市場化方式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收購商品住宅用作保障性住房,推動存量房消化。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適當增加剛性住房需求。

應明確民間投資負面清單和正面清單

NBD:2023年全年我國民間投資下降0.4%。您覺得主要是什么原因?對如何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您認為還可以探索哪些新舉措?

尹艷林:民間投資占我國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在50%,是投資需求的主力軍。2023年民間投資全年下降0.4%,這是較為罕見的。分析起來,這種變化經歷了一個過程,2012年,我國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24.8%,領先全社會投資4.2個百分點;到了2015年,兩者間差距縮減到0.1個百分點。2016年以后,民間投資增長速度有所放慢;2022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5.1%,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僅增長0.9%。

其實,2023年民間固定資產投資下降0.4%,主要受房地產投資下降9.6%下拉的影響,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民間投資實際增長9.2%。基礎設施民間投資增長14.2%,增速高于全部基礎設施投資8.3個百分點;制造業民間投資增長9.4%,增速連續6個月回升。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近年來民間投資確實在減速,主要有幾個原因,具體而言,首先是投資信心不足。受國內外環境復雜多變等影響,民企生產經營策略轉變為以保生存為主,對投資發展多持謹慎態度。受市場需求回落、出廠價格下行等因素影響,企業擴大再生產的意愿和動力不足。工業企業利潤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投資能力。

其次,好的投資項目相對匱乏。產能過剩的傳統制造業領域都面臨著市場出清。民營企業大多規模較小,集中在傳統行業,企業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不強,缺乏轉型升級方面的技術和資金儲備,一時難以找到新的投資項目。

再次,就是老生常談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調研中企業普遍認為,民間投資在融資方式、融資機構選擇等方面還是會受到一些歧視,民營企業在投資過程中,得不到平等的融資機會。民營企業受經營年限、抵押能力和信用水平參差不齊的影響,難以滿足貸款條件。

要激發民間投資活力,除了加快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盡快止住民間房地產投資下滑趨勢外,還可在以下幾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優化提升投資環境,讓民營企業放心投。明確民間投資負面清單和正面清單,破除制約民營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制度障礙,為民營企業卸下包袱、破除藩籬。

二是拓展投資空間,讓民營企業有地方投。切實打破阻礙民間投資進入的各種隱形壁壘,將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項目留給市場去做,給民間投資留出充足空間。擴大基礎設施REITs(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試點范圍,支持民營企業持有的商業、酒店、旅游等項目納入試點范圍。

三是完善民營企業融資渠道,讓民營企業有錢投。推動金融機構按市場化原則、一視同仁地給予民間投資項目支持,特別是用好2024年擬設立中央預算內投資民間投資引導專項,進一步鼓勵、支持、引導民間投資發展。

拓展中間品貿易將有利于擴大出口潛能

NBD: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您主要關注什么議題?

尹艷林:一是宏觀經濟指標及政策的具體方向。主要是經濟增長預期目標、赤字率、國債規模、貨幣供應等政策和指標。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赤字率和國債規模如何體現“適度加力”,特別是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的具體方向領域。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靈活適度”的要求如何體現,特別是貨幣供應量如何把握。

二是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這對我國經濟發展十分重要。市場預期不僅受到宏觀政策的影響,同樣也受到行業政策等的影響。如果相關政策不能保持一致,則可能會導致貨幣等宏觀政策失效。特別是“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這一要求如何落實,需要認真研究。

三是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這是著力擴大國內需求的重要內容。消費旺盛,賺錢預期好,企業才敢擴大投資,投資又帶動就業和工資增加,消費更加旺盛,進而又帶動新一輪投資。這是消費與投資的良性互動狀態,但目前人們對未來收入預期不確定,不敢增加大額消費,特別是對耐用品消費非常慎重,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投資就更加慎重。從哪里入手改變這種投資與消費的非良性循環,需要有具體舉措。

四是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拓展中間品貿易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商品很難完全在一個國家生產,往往經過多個國家的流通制造而成。我國有些最終產品的一部分也可以拿到國外去加工,形成全球分工。拓展中間品貿易,進一步滿足貿易伙伴發展制造業的現實需求,將有利于擴大出口潛能。

五是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把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起來。如何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減少農民工在城鄉之間“兩棲”的現象需要深入研究,拿出具體的舉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投資 房地產 經濟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