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08 23:10:28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旭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這也是“新質生產力”自去年9月提出后,首次被正式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新能源與智能化汽車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近年來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根據中汽協公布的數據,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58.7萬輛和94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8%和37.9%,市場占有率達到31.6%,高于上年同期5.9個百分點。
實際上,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已連續9年居全球首位。
3月5日,全國人大代表、奇瑞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首場“代表通道”集中采訪活動上表示,中國汽車還要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加大品牌建設投入,打造極致的產品,為中國制造、為中國創造、為中國品牌增光添彩,鍍上金子。
奇瑞在產業創新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進行了哪些實踐和探索?提升新能源汽車產品競爭力的突破點在什么地方?如何研判今年汽車外貿出口形勢?
圍繞這一系列問題,《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在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對尹同躍進行了獨家專訪。
汽車企業要加快從主機廠走向全價值鏈
NBD:去年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 發展新質生產力。聚焦新能源汽車行業,您認為如何培育新質生產力?
尹同躍:新能源與智能化汽車是新質生產力的代表,集中體現在技術創新、品質創新、全球化創新方面,應當成為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
新質生產力的“新質”二字,核心是革命性技術突破,特征是高質量發展。奇瑞聚焦核心技術突破,圍繞三電、智能網聯、人工智能、芯片等核心領域,一方面把技術的“喇叭口”做大,寬度做寬;另一方面也在努力做深做實各個關鍵突破點。
新質生產力要聚焦質量基礎,不斷擦亮中國制造的“金字招牌”。
今天的汽車行業正面臨國內外的激烈競爭格局,越是生死時速,越是要把穩方向盤。為此企業不能盲目參與惡性價格戰,而是要努力通過技術創新、價值創新,加速實現品牌向上。這一輪汽車市場的競爭,應該變成中國汽車行業轉型升級的大浪淘沙,而不是劣幣驅逐良幣的一損俱損。
新質生產力要聚焦國內國際雙循環,成為高水平開放合作的先鋒。
深度參與全球化,是中國從汽車大國到汽車強國的必經之路。奇瑞與全球伙伴分工協作,實現“相互纏繞,成果共享”的全球化合作,也希望打造中國汽車“抱團出海”陣容,探索汽車金融出海、海外工業園建設、抱團投資合作等各種形式,攜手發掘更多的商業機會。這個過程中,奇瑞堅持價值貢獻與市場開拓同行,而且把價值貢獻放在前面。在每一個地區,每一個市場,首先想好能貢獻什么價值,要做全球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建設的優等生、全球企業公民的優等生。
新質生產力要聚焦互聯網思維,成為構建新經濟新生態的“探路者”。
今天的汽車屬性正在發生變化,從傳統交通工具變成移動物理空間、數字虛擬空間以及元宇宙空間,成為云/管/端的端口。應對這樣的變化和挑戰,汽車企業要加快從主機廠走向全價值鏈,以互聯網思維拓展經營邊界。
2023年我國汽車出口量首次躍居世界第一 數據來源:同花順
預計今年汽車出口增速仍將超國內銷量增速
NBD:2023年,中國“新三樣 ”(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產品的出口表現十分亮眼。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海外市場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對于今年汽車出口形勢,您有怎樣的預判?
尹同躍:這兩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表現搶眼,根本上講是得益于中國制造整體競爭力的大幅提升,尤其是中國汽車在技術創新、質量管理、品牌建設、服務體系建設方面不斷進步,建立起了完備的汽車供應鏈、產業鏈體系。
更關鍵的是,在國家政策大力引導下,我國具備了發展新能源、智能化汽車的先發優勢,特別是“三電”供應鏈高效完備、充電基礎設施發展迅速,智能化領域創新活躍,都為中國汽車創造了“換道超車”的機會。
對于今年的汽車出口形勢,我認為出口增速依然會超過國內銷量增速,成為中國汽車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但我們不能盲目樂觀,必須保持謹慎,堅持長期主義。中國要從汽車大國發展到汽車強國,光有銷量規模遠遠不夠,還必須有全球認可的品牌價值。
下一個十年,中國汽車不僅僅要追求量的全球第一,更要追求技術、品質、品牌、社會責任的全球領先。要通過技術創新、品類創新、價值創新,不斷為全球用戶創造美好的生活方式,讓全球用戶需要中國車,喜愛中國車,信賴中國車,選擇中國車。
出口車輛陸續駛上汽車滾裝船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NBD:2024 年,您對下一步公司的國際化戰略有哪些思考?將重點深耕哪些區域和市場?
尹同躍:隨著中國汽車從高速增長進入高質量增長的關鍵時期,我們認為,中國汽車品牌應當構建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的“出海”模式,讓中國汽車不僅能夠“走出去”,還能“走得穩”“走得遠”。結合奇瑞多年來的“出海”實踐,我們認為重點要做好四件事:
一是堅持自律,珍惜口碑。今天“中國制造”在全球市場已經逐漸告別低質廉價的標簽,這個形象來之不易。中國汽車要繼續擦亮“中國制造”這塊金字招牌,守好底線,踐行對用戶的安全、質量、服務承諾。
其次,轉變思路,品牌向上。中國汽車品牌進入海外市場不應該靠打惡性競爭的“價格戰”,而是應該打“價值創新戰”。通過技術創新、品類創新、生態創新,給中國品牌“做加法”,增加品牌含金量,推動品牌向上。
三是先予后取,貢獻價值。每進入一個海外市場之前,應當先思考能為當地帶來什么,創造什么價值,而不是先想著能獲得什么,能賣多少車,要先予后取。這種理念讓奇瑞成為受到海外市場歡迎的投資者,成為受歡迎的“企業公民”。
四是開放合作,成果共享。過去的合作模式中,主要是我們引入外方的產品、品牌和技術,現在很多時候是外方引入我們的技術、品牌、管理和文化,實現了“反向輸出”的新合資模式。中國車企可以抓住這個機會,改變“中國制造、海外銷售”的單一貿易形式,與外資品牌在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等全價值鏈開展合作,探索“中國創造、海外制造、海外銷售”的本地化經營模式,實現業務纏繞,成果共享。這也有利于“中國制造”加快升級為“中國創造”,向全球汽車產業價值鏈的高端攀升。
下一步,奇瑞將繼續加快全球化步伐,在鞏固現有市場的基礎上,加快在包括歐美等主流市場的國際化布局。
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超過百萬量 數據來源:同花順
進一步完善車用動力電池回收的法規政策和解決方案
NBD:2024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即將迎來“動力電池”退役潮,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也是難點。對此您怎么看?
尹同躍: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動力電池退役規模劇增,但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發展還不成熟。
一方面,我國電池金屬資源先天不足,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退役后,剩余的電量還可以降級用于儲能、備電等場景,應當最大化循環利用;另一方面,對廢舊動力電池的規范化回收管理,也能顯著減少對環境的潛在污染。
2023年12月15日,工信部發布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綜合利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提出加大廢舊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綜合利用管理力度,促進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與歐洲地區相比,我國再生產業目前仍以市場驅動為主,制定的政策多為鼓勵性質,再生材料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推廣和應用水平還有待提升。
針對上述情況,需要進一步完善車用動力電池回收的法規政策和技術解決方案。建議由相關主管部門牽頭制定和完善電動車輛強制報廢標準與法規,建立系統跟蹤報廢動力電池足跡,引導報廢車的車主及時將動力電池回收至具備資質的回收利用企業。
此外,還可以成立國家層面的專項基金,聯合企業共同研發電池回收技術與解決方案,加強動力電池回收、處理、梯次利用等方面的技術創新,提高資源回收利用效率。
NBD:當前,國內新能源車企競爭激烈已是不爭的事實。未來,提升新能源汽車產品競爭力的突破點在什么地方?
尹同躍:突破點是以新能源和智能化領域的硬核技術為驅動,通過多技術路線布局、多品牌差異化,不斷提升新能源產品的品質和價值,為用戶提供更加豐富的選擇,打造綠色智能時代的新汽車。
奇瑞集團的新能源化采取混動、增程、純電、氫能等多條技術路線并舉的發展策略,依托我們在發動機方面的優勢做強混動,利用我們在純電方面的后發優勢,推出高性能的高端電動產品。我們重點打造了超級混動平臺、E0X高性能電動平臺、電驅技術、增程技術、氫能技術等,以響應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促進企業未來高質量發展。我們計劃在2025年實現國內市場100%電動化。
NBD:您曾表示,永不參與價格戰,只進行創新戰、價值戰。為什么這么說?奇瑞下一步的戰略方向是什么?
尹同躍:奇瑞集團下一步將依托“技術奇瑞”“品質奇瑞”的牢固基石,實現“四向”發展。
第一個是品牌向上,奇瑞集團的奇瑞、星途、捷途、iCAR各品牌聚焦各自賽道,每一個品牌都有不同的定位,有最鮮明的特色,要提高每一個品牌的“鋒利度”。
第二個是市場向外,繼續國際、國內兩條腿走路,因地制宜開發全球化產品,深度融入全球汽車產業鏈,做優秀的全球企業公民。
第三個是技術向未來,持續提高產品力,特別是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方面,推出包括混動和純電在內的更多新能源車型,持續豐富新能源產品組合;通過與頭部科技公司合作以及自建的雄獅智能和大卓智能駕駛,提升產品的智能化搭載率和用戶體驗。
第四個是產業向全價值鏈,以數字化為牽引,開發平臺經濟、生態圈經濟。奇瑞將把“建設世界一流綠色智能出行科技公司”作為長期奮斗目標,加快打造世界一流品牌,努力為中國汽車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