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每經專訪全國人大代表、重慶涪陵區委書記王志杰:長江上游航運新通道應加快建設,這很重要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09 19:02:39

長江上游航運能力提升,涉及到長江干流及支流、四川和重慶、生態與發展,是一個系統問題。正因如此,目前項目審慎推進,還處于前期論證階段。“我們希望加快它的各項前期工作,爭取在‘十四五’末能夠啟動。”王志杰說。

每經記者 吳林靜  劉旭強    每經編輯 劉艷美

今年全國兩會,四川代表團和重慶代表團聯合提出“關于全面提升長江上游航運能力的建議”。這也是繼2021年全國兩會后,兩省市代表團再度聯合提出類似建議。

“長江上游航運新通道應加快建設,這很重要。”全國人大代表、重慶涪陵區委書記王志杰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城市進化論專訪時表示,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涪陵當地企業日益增長的水運需求受限于通航能力,迫切需要解決這一問題。

長江上游航運能力提升,涉及到長江干流及支流、四川和重慶、生態與發展,是一個系統問題。正因如此,目前項目審慎推進,還處于前期論證階段。“我們希望加快它的各項前期工作,爭取在‘十四五’末能夠啟動。”王志杰說。

破解水運難題:建議支持提升長江上游航運能力

前不久,一批搭載非洲進口紅木的船舶在涪陵龍頭港中轉后,沿烏江駛抵貴州遵義港。這是烏江自復航以來,首次通過“干支聯運”方式打通進出口國際貨運新通道。

位于長江、烏江交匯處的涪陵,因獨特的水運優勢而興。特別是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涪陵當地產業迅速發展,航運能力難以滿足企業水運需求。

圖片來源:涪陵發布

制約到了怎樣的程度?王志杰舉例,“我們一家本土企業,需要通過海運轉長江水運運輸原料。去年他的產值完成了40億元,但如果長江上游通航能力提升的話,他的產值可以提高到100億元。”

當企業頻繁反映類似問題,王志杰意識到,加快建設長江上游航運新通道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實際上,此前2021年,川渝兩地代表團就聯合提出過提升長江上游航運能力的相關建議。但兩年過去,這個牽涉眾多的項目,仍處于前期準備階段。

對此,王志杰表示,此次建議與之前的區別在于,特別注重長江航運的體系化建設,體現在要提升除長江三峽新通道外的烏江、涪江、嘉陵江等支流通航能力,實現整體提升。

長江上游地區水系發達,航道總里程約2.5萬公里,其中高等級航道里程超過2100公里,是我國內河航運資源稟賦最好的地區之一。2023年,長江上游地區港口吞吐能力達到3.2億噸、520萬標箱左右,完成水路貨運量約2.9億噸。

然而,長江上游航運能力充分發揮仍存在諸多制約。受制于航運能力的,不僅僅是重慶。

越往上,涉及到的四川地市越多,升級航道的需求也越迫切。如長江宜賓至重慶段航道等級僅為三級,只能滿足1000噸級船舶常年通航。

而據了解,該段航道提升工程項目難以啟動實施,主要是涉及自然保護區。項目啟動之前,還需處理好生態和發展的平衡。

在王志杰看來,這次大會川渝代表團再次采取聯合形式,共同呼吁國家層面加大支持力度,全面提升長江上游地區航運能力,將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推動產業創新:建設高性能復合材料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被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列為2024年十大工作任務之首。其中,“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是這一任務的重要支撐。

圖片來源:涪陵發布

王志杰認為,“需要通過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形成互促共進的局面,來催生更多的新質生產力”。在他看來,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量子科技、生命科學、“人工智能+”行動等領域,將發生新的產業革命和科技革命。

某種程度上講,新質生產力新賽道上,前瞻布局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將是城市搶占戰略制高點的關鍵。以未來產業為例,據不完全統計,全國主要城市中,已有超過10座城市明確將未來產業納入今年重點工作。

王志杰表示,地方擁抱這場革命的關鍵,在于結合自身實際找到產業發展的契合點。

去年6月,50萬噸/年的己二酸項目在涪陵建成投產,全球四分之一的己二酸由這里供應。不僅如此,作為重慶材料產業第一大區,去年以來,涪陵新材料領域多個項目建成投產,材料產業產值已突破1200億元,建成重慶首個千億級材料產業集群。

同時,王志杰還提到,涪陵已積極布局復合新材料相關企業,涉及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等領域,正發揮鏈主企業作用,不斷強鏈、補鏈、延鏈。

“新材料產業是先進制造業的基礎,應用場景廣泛的高性能復合新材料在未來更有無限的想象空間。”王志杰透露,在重慶“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中,先進材料產業是三個萬億產業之一,且與智能網聯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業息息相關,“后兩個產業都需要大量的先進復合新材料”。

因此,這次兩會,王志杰建議在重慶建設國家高性能復合材料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培育形成新質生產力。

端穩能源“飯碗”:推進頁巖氣前沿領域研究和產業化技術攻關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強化能源資源安全保障,加大油氣、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力度。

王志杰表示,截至去年,我國首口商業開發頁巖氣井——涪陵頁巖氣田焦頁1HF井累計生產頁巖氣超過1.63億立方米,創造國內頁巖氣井生產時間最長紀錄。如今王志杰思考的是,如何穩產,以及根據國家需要,加大勘探力度、繼續增儲上產。

圖片來源:涪陵發布

深化頁巖氣開發利用,已成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舉措和戰略選擇。數據顯示,我國頁巖氣預估資源量約31.6萬億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一。經過10余年技術攻關與勘探開發,我國建成了涪陵、長寧、威遠、昭通等商業氣田,開發潛力巨大。但要實現規模開發,當前我國頁巖氣產業仍面臨諸多挑戰,需要持續攻關與創新升級。

王志杰指出,當前我國油氣資源勘探開發過程中,諸如傳感器等很多關鍵技術和裝備都依賴進口。聚焦到重慶自身,問題也同樣急切。重慶煤炭石油資源有限,水資源開發利用難度較大,頁巖氣儲量雖高,但規模開發和穩產需要持續技術革新。

王志杰談到,他去年的相關建議就曾提出,通過建立國家頁巖氣技術創新中心,聚焦頁巖油氣、基礎原材料等領域“卡脖子”問題,統籌推進前沿領域研究和產業化技術攻關,推進國家急需的高端材料、特種裝備等領域的研發,推動進口技術、產品、裝備規模化替代。同時,要加快推進高性能合成材料、特種工程塑料、可降解材料、高端碳材料等領域“卡脖子”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推動化工新材料技術創新。

“只有這樣,才能把能源‘飯碗’穩穩端在自己手里。這方面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也可以催生更多的新質生產力。”王志杰說。

封面圖片來源:涪陵發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