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14 10:58:53
每經編輯 葉峰
早盤受利好消息影響,創新藥板塊開盤大漲,相關行業ETF--創新藥滬深港ETF(517110)大漲逾3%,領漲市場。
創新藥板塊今日多股大漲,泰格醫藥20%漲停,諾思格沖擊20%漲停,昭衍新藥一字漲停,百花醫藥、和元生物、皓元醫藥、美迪西等跟漲。
消息面來看,昨日盤后,一份名為“支持創新藥鏈條征求意見稿”在網上流傳,提及內容多方面利好創新藥發展。包括建立“創新藥重點研發目錄”,鼓勵新藥創制;簡化審批流程,縮短新藥上市時間,提高審批效率、完善創新藥價格和醫保準入機制等。
近期,創新藥板塊利好不斷。
此外,202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生物醫藥行業相關內容擺在了比以往更重要的位置。今年政府工作任務第一條是“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生命科學賽道正是“新質生產力”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新藥”一詞首次進入了政府工作報告之中。
2月5日,國家醫保局下發《關于建立新上市化學藥品首發價格形成機制鼓勵高質量創新的通知》征求意見稿通過有關行業協會征求意見,從創新藥物定價方面鼓勵醫藥創新。
展望后市,創新藥進入階段性催化密集期,周四NDGL全球首個nash藥物獲批、周五傳奇美國ODAC會議2-4線拓線審議(1萬人擴展至約8萬人)……
2023年,全球醫藥市場的總體規模遠超中國市場,約為中國的六倍以上。全球醫藥市場規模龐大,而中國本土市場相對較小。對于中國醫藥公司來說,推動創新藥出海將帶來更大的利潤空間。據統計,全球醫藥市場 2023 年的整體規模達到了 1.585 萬億美元,而中國醫藥市場同年的規模僅為 2391 億美元。中國醫藥發展空間巨大,國內發展情況來看,2023年新藥上市提速,我國獲批上市創新藥達41個,企業創新火力全開。
國泰君安在2024年度策略報告中指出,中國創新藥從“量變”時代邁向“質變”時代,部分新藥展示出更大臨床獲益潛力,國產新藥BD出海和海外獲批上市陸續兌現。目前創新藥企重磅新藥收入高速放量,研發和銷售費用指標改善,盈利能力提升,商業化進入加速收獲期。
從醫藥板塊估值來看,醫藥生物(申萬)2024年至今走勢回到2018年年底和2019年年初的低點位置,也是10年來的底部。
華安證券研報指出,看好醫藥的成長屬性:(1)政策相關的利空已經進入尾聲,創新藥、耗材要關注;(2)醫藥的大單品持續爆出顯示出醫藥產品的投資價值,GLP1等大單品需要關注;(3)2023年底醫保繼續談判利好符合預期,有望2024年陸續貢獻增量;(4)基金對醫藥的倉位在猶猶豫豫中小幅環比增加但是2024年隨著醫藥的大幅回調預計減倉不少,持倉處于低位;(5)美聯儲不加息并且可能降息的預期影響醫藥成長股的估值。展望后市,醫藥創新+國際化預計是今年彈性方向,細胞治療、減肥藥研發上的進展不斷,將持續催化創新板塊行情。進入3-4 月,建議關注藥企的年報/1季報業績表現。
創新藥滬深港ETF(517110)一鍵布局行業龍頭股,享受創新藥板塊快速發展帶來的機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