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18 19:40:01
金融科技類崗位依舊是保司招聘的重點崗位,有機構甚至還單獨開辟金融科技崗位的投遞渠道。同時今年保司的校招釋放出了很多渠道類的崗位,甚至有的機構還啟動了代理人招聘計劃。
每經記者 袁園 每經編輯 張益銘
又值一年“金三銀四”求職旺季,春招市場熱度漸升。作為就業市場上吸納勞動力的重要主體之一,多家保險公司發布2024年校園招聘計劃。
從招聘計劃來看,金融科技類崗位依舊是保司招聘的重點崗位,有機構甚至還單獨開辟金融科技崗位的投遞渠道。而且相比于往年,今年保司的校招釋放出了很多渠道類的崗位,甚至有的機構還啟動了代理人招聘計劃。
“共創未來,等你加入”“青春起跑,如獲至保”“新華光,耀未來”……記者梳理發現,已有中國人保、新華保險、中國平安、泰康保險、浙商財險、中匯人壽等多家險企啟動2024年春季校招計劃。
從發布的招聘崗位來看,各家險企熱招的人才覆蓋了多個熱門學科,包括保險、精算、經濟、金融、數學、統計、醫學等多個專業,招聘的崗位也涉及營銷企劃類、醫療健康類、產品精算類、信息技術類等多個領域的崗位。
從各家釋放的招聘崗位來看,有相同的地方,亦有不同的地方。相同點在于,各大保司均側重金融科技類、健康類人才的招募,并且有險企將科技類崗位放入“快速投遞”選項中。以泰康人壽為例,其招聘的崗位包括大數據崗、總公司APP系統研發崗、健康險運營支持崗等。
中國平安釋放出的校招崗位涉及旗下多個子公司,科技類的崗位主要集中在平安金服和金融壹賬通等共公司,包括UI設計工程師崗、DAAS軟件開發工程師崗等;而中國人保科技類招聘崗位詳情來看,共涉及100多個崗位,中國人保還單獨開辟了科技類崗位的投遞入口;新華保險金融科技方向(總部)崗位的招聘人數為若干人,還涉及到多個分公司。
“當前保險業的科技化進程正在加速發展。保險公司越來越重視科技在業務運營、風險管理、產品創新、客戶服務等方面的應用。這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區塊鏈、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應用,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優化風險管理,并提供更加個性化、便捷的服務體驗。對于金融科技類人才的儲備,保險公司仍然會持續加大投入。”北京排排網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帆表示,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對于擅長數據分析、人工智能、軟件開發等技能的人才需求會持續增加,保險公司將會加強對這些人才的培養和引進。
除了金融科技類崗位,健康類崗位也是保司校招的側重點之一。中國平安旗下的北大醫療釋放出醫師、康復技師、護理、臨床醫師崗、口腔醫師等崗位;泰康保險則單獨列出醫養類的招聘頁面,涵蓋的崗位有高端醫療品質流程崗、大健康體驗官、核賠管理崗、醫院合作崗等。
楊帆介紹道,近年來,保險公司的校園招聘確實呈現出一些變化。健康類、科技類、核保查勘等職能類工作一直是熱門的崗位,這反映了保險公司對于技術和風險管理方面人才的需求。
與金融科技崗同樣受關注的是,今年保司釋放出了很多渠道營銷類崗位。
平安人壽校招的NS管培生涉及培訓管理、銷售策劃、銷售管理等多個領域。以平安人壽的NS管培生(銷售策劃為例),該崗位職責主要包括執行公司各項偵測和制度,推動各縣隊伍的銷售戰略;針對銷售隊伍的產能、業績情況提出改進建議和措施,并追蹤落實情況;指導和推動隊伍開始工作,提供必要的后勤和技術支持;完成訓練體系搭建,推動公司方案落地;業務推動其他相關工作。
泰康人壽在校招的頁面上,也同步發布了HWP健康財富規劃師的崗位。根據介紹,HWP健康財富規劃師是泰康推出的新職業,是從傳統保險產品的銷售者向健康和財富管理規劃者的轉變。泰康人壽表示,該崗位主要服務于富裕中產及高凈值人群,幫助客戶實現保險和實體服務相結合的復雜規劃需求。
“渠道類崗位的重新增多以及一些保險公司推出代理人招聘計劃可能是出于對銷售渠道的重視和拓展。代理人作為保險產品銷售的重要力量,能夠幫助保險公司拓展客戶群體和提升銷售業績。這也反映了保險公司在校園招聘中更加全面地考慮到了業務的多方面需求,通過招聘不同背景和能力的人才來滿足公司發展的全方位需求。”楊帆表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保險行業近兩年一直在推動代理人轉型和升級,吸引優質代理人已成為行業的共識。有數據顯示,壽險銷售從業人員已經從高峰期的超700萬人下降至不足300萬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王國軍認為,保險行業的代理人轉型所需的時間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市場環境、行業競爭、技術發展等。目前,保險行業正在經歷數字化和科技驅動的變革,這可能會加速代理人的轉型。一些保司已經開始注重提高代理人的專業素質,提供更多線上工具和培訓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
保險機構開始探索新的招募方式和培訓方式也可看作是銷售渠道轉型的一種方式,例如跟校招一起發布招募計劃。“校招可以接觸到大量年輕、有潛力的人才,將代理人招募與校招結合,可以吸引到對保險營銷有興趣的大學生,培養保險營銷專才。”王國軍表示。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