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3月第三周9家上市公司現環境風險 中信博全資子公司被罰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18 22:30:14

每經記者 劉志遠    每經編輯 王月龍 楊夏    

涉及多項環境違法行為,中信博(SH688408,股價93.48元,市值126.96億元)全資子公司被罰;逃避監管超標超總量排放大氣污染物,北新建材(SZ000786,股價27.95元,市值472.22億元)控股公司被罰……

2024年3月第三周,哪些上市公司的環境保護與信披責任亮起了紅燈?且看A股綠色周報第152期。

每日經濟新聞聯合環保領域知名NGO(非政府組織)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自2020年9月起,基于31個省區市、337個地級市政府發布的環境質量、環境排放和污染源監管記錄等權威數據來源,每周收集剖析中國數千家上市公司及其旗下數萬家公司(包括分公司、參股公司和控股公司)的環境信息數據,發布“A股綠色周報”,旨在借助環境數據庫及專業解析、傳播能力,讓資本市場的上市公司經營活動中的環境信息更加陽光透明。

根據3月第三周收集到的數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共有9家上市公司在近期暴露了環境風險。

一周綠鑒:中信博一家控股公司收到67萬元罰單

在企業管理能力、財務狀況、行業競爭等因素之外,環境風險日漸成為上市公司重要的經營風險之一。環境風險關乎企業發展,也關乎企業形象。

本期數據顯示,生態環境領域違法違規等風險信息共關聯到9家上市公司。其中,5家屬于國資控制的企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9家上市公司背后有130.13萬戶的股東,投資標的登上環境風險榜,可能使他們面臨投資風險。

本期值得注意的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一百一十二條等相關條例,中信博全資子公司安徽融進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被蕪湖市生態環境局罰款67萬元。

信用中國收錄的文號為“皖蕪環﹝繁﹞罰﹝2024﹞15號”的處罰書顯示:“1、該公司提供了2023年鍍鋅廢料(鋅渣)明細表、4張與揚州銀星鋅品有限公司(無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交易的安徽增值稅專用發票和1張與揚州振中新材料有限公司(無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交易的安徽增值稅專用發票,鋅渣系危險廢物鋅浮渣和一般工業固廢鋅底渣混合物;2、未經批準擅自將鋅渣轉移至揚州銀星鋅品有限公司和揚州振中新材料有限公司,且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填寫危險廢物轉移聯單;3、7#鍍鋅車間內西北側放置著噸袋裝的危險廢物(鋅浮渣和含鋅除塵灰);4、根據2023年鍍鋅廢料(鋅渣)明細表,調取了該公司的生產記錄報表,發現該公司太陽能光伏支架表面熱處理加工項目1#、2#生產線2022年9月即投產使用,2023年6月5日、6日開展驗收監測,2023年9月2日才取得《安徽融進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太陽能光伏支架表面處理加工項目階段性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意見》。”

3月1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中信博公開的電子信箱發送采訪函。3月14日,記者致電中信博,接線人員表示,將會去查看采訪函,了解相關環境處罰情況。截至發稿時記者未獲進一步回應。

中信博官網顯示,該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世界領先的光伏跟蹤支架、固定支架及BIPV系統制造商和解決方案提供商,2020年成功登陸中國A股科創板。中信博目前擁有江蘇常州、安徽繁昌、安徽宿松、印度古吉拉特(Gujarat)四大生產制造基地,交付年產能超20GW。

除 此 之 外 ,啟 迪 環 境(SZ000826,股價2.64元,市值37.63億元)全資子公司昆明滇清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被昆明市生態環境局罰款59萬元。

信用中國收錄文號為“昆生環罰〔2024〕7-07號”的處罰書顯示,“2023年8月14日調查核實:昆明滇清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你公司’)未按照其‘晉寧區生物質資源化利用處理項目環評及批復’要求,通過與山東九州泰昌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方式,用罐車將其廢菜葉處理過程中產生的約800噸沼液拉運至昆明市晉寧區上蒜鎮三多村委會三多村無防滲處理的水塘傾倒,根據昆明市生態環境局晉寧分局生態環境監測站出具的《監測報告》(晉環監字〔2023〕064號),你公司沼液裝車口監測結果如下:PH(無量綱)值為8.12、化學需氧量為1559毫克/升、生化需氧量為1227毫克/升、總氮為1050.7毫克/升、氨氮為705.4毫克/升、總磷為22.4毫克/升、懸浮物為218毫克/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修正)第八十三條第三項,被昆明市生態環境局罰款59萬元。

根據昆明市晉寧區融媒體中心官方百家號的介紹,“晉寧區生物質資源化利用處理項目”位于晉寧工業園區上蒜基地,項目用地120畝,于2017年8月開工建設,2021年3月建成試生產,總投資25946萬元,為晉寧區獨家收集、運輸并處理廢菜葉的項目。該項目的竣工驗收規范了晉寧區廢菜葉的處理,進一步提升了環境質量。

3月1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啟迪環境,接線人員表示,將會把采訪函中的情況匯報給相關領導,了解到最新情況再聯系。截至發稿時,記者未獲得進一步反饋。

環保處罰:北新建材控股公司超標排污染物被罰

本期數據中,因大氣污染、水污染被罰的環境違法行為涉及7家上市公司,牽扯76.81萬戶股東。

其中,北新建材控股公司泰山石膏(溫州)有限公司因逃避監管、超標超總量地排放大氣污染物,被溫州市生態環境局罰款20萬元。

信用中國收錄文號為“溫環樂罰﹝2024﹞16號”的處罰書顯示,“泰山石膏(溫州)有限公司于2023年12月14日在浙江省樂清市磐石鎮迎暉路76號實施了超標、超總量、逃避監管方式排放大氣污染物的行為”。被溫州市生態環境局罰款20萬元。

3月1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北新建材公開信箱發送采訪函,3月14日至15日,記者多次致電北新建材,并未獲得有關環境處罰的具體情況。

不僅如此,水污染涉及的公司中,聚石化學(SH688669,股價13.72元,市值16.65億元)旗下公司安徽海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九條被馬鞍山市生態環境局罰款32萬元。

3月1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聚石化學,接線人員表示,將會去核實具體情況再作答復。截至發稿時,記者未獲得進一步反饋。

近年來,隨著ESG(環境、社會責任及管治)投資理念逐步升溫,投資者越來越注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上市公司財務投資和戰略投資的環境責任也應受到重視,因此直接或間接參股企業環境數據被納入A股綠色報告項目數據庫。

需要說明的是,環境信息數據的公開均有賴于環境監管信息公開水平的不斷提升。從2008年《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到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五章專章確立“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信息公開從制度建設上得到保障。

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享有獲取環境信息、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的權利。各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依法公開環境信息、完善公眾參與程序,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提供便利。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及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編寫的《2018~2019年度120城市污染源監管信息公開指數(PITI)報告》也指出,環境信息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逐漸成為政府和社會公認的原則。

(實習生劉笑塵、李庚堯、卞昱媛、魯亞男對本文亦有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生態 上市公司 中信博 光伏設備 江蘇省 光伏概念 光伏建筑一體化 年報預增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