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頻道

每經網首頁 > 四川頻道 > 正文

永豐村:四川最大的水稻中試基地啟動育秧

川觀新聞 2024-03-21 09:46:38

川觀新聞記者 劉莉 王成棟 攝影 華小峰

3月19日下午,王元威只用了2個小時,就把稻種和營養土裝在了1600個育秧盤里。就這么一個工序,他和四川農業大學教授馬均討論了近半個月。

3月19日,中試基地正在進行育苗床和基土作業。

王元威是眉山市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種糧大戶。馬均在永豐村管理著總面積1500畝、全川最大的水稻中試基地,對每個希望在川推廣的水稻新品種進行為期兩年的中試。過去多年兩者合作緊密,中試基地的育秧業務一直由王元威“接單”,中試出的優秀品種也由王元威率先種植。

馬均團隊技術人員正在對參與中試的水稻品種制作標識牌。

19日13時,永豐村12組的育秧工廠內,王元威擰開電閘,首次作業的自動化育秧機展現了速度。3秒鐘后,沿著流水線轉了一圈的育秧盤,裝滿濕度和肥料適中的營養土。隨后,工人們將育秧盤按20個一組排列,開始撒種、覆蓋表層土。

馬均團隊技術人員正在對參與中試的水稻品種制作標識牌。

春分正是成都平原育秧的啟幕時節。正在清理苗床的王元威合伙人曾利說,育秧涵蓋種子防蟲處理、苗床整理、營養土搭配、澆水保濕、暗化催芽等工序,每個環節都關系到育秧成色。今年,馬均團隊計劃在永豐村中試水稻品種80個,數量為近年新高。其中,新品種60個、上一年度中試表現優異品種19個,已推廣且表現良好的參照系品種1個。馬均說,過去三年,通過基地中試的新品種僅有6個。在國家啟動農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的今年,新品種的評價越來越嚴格。只有在中試期通過出芽率、抗病性、高產性、宜機性等10多個指標測試,新品種才有可能在全省大范圍推廣。育秧正是79個品種今年“趕考”的第一關。

工人們正在育秧工廠播撒種子。

按自動化育秧機的效率,1600個育秧盤作業一個小時就能完成。速度為什么變慢了?

王元威解釋,采購自動化育秧機,是為今年大春承接周邊農戶育秧業務。但“首秀”就是高難度,從3月初到3月16日,馬均和王元威經歷多次探討后才確定育秧規模。今年,為了擴大中試規模,馬均決定79個參試品種每個用種量只有4斤,剛夠20個育秧盤(可滿足一畝插秧需求)的用量。“機械作業,一分鐘就能完成一個品種的育秧。但這樣很難分辨出不同的品種,中試也沒了意義。”王元威說,他和學習農學專業的兒子王海聰反復調試機器,才確定了機械+人工混合模式育秧。

工人們正在育秧工廠播撒種子。

19日15時,工人們完成撒種、覆土和稻種標識制作等作業后,育秧盤被運往育秧工廠的催化房,開始為期五天的暗化催芽。“催芽完成后,就要把它們移栽到苗床里。再過一個多月,就可以移栽了。”馬均說。

 

來源:川觀新聞

 

責編 趙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