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26 22:15:59
◎三名獨董重申,如果被劉鈞擅自占用的13.3億元資金沒有及時歸還,獨立董事很可能會對2023年度財務報告和內控審計報告表示反對意見,從而導致公司無法按期披露年報。
每經記者 陳鵬麗 每經編輯 陳俊杰
年報季的到來,讓威創股份(SZ002308,股價3.29元,市值29.81億元)“13.3億元資金被劃走”一事到了亟待解決的緊要時刻。
3月26日晚間,威創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了三位獨立董事共同提交的《關于推進威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違規事項整改及做好2023年度報告工作等相關事項的督促函》(以下簡稱《督促函》)。三名獨董認為,擬收購方江西省西嶺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嶺能源)實際控制人劉鈞擅自將公司13.3億元資金劃撥到其控制的銀行賬戶的行為,藐視相關法律法規,無視公司內控規范,屬于嚴重的違法違規。同時獨立董事還得知,公司還存在其他未提交董事會審議的違規對外投資、資金異常支出等事項。
三名獨董重申,如果被劉鈞擅自占用的13.3億元資金沒有及時歸還,獨立董事很可能會對2023年度財務報告和內控審計報告表示反對意見,從而導致公司無法按期披露年報。
上述公告發出后不久,深交所立馬對威創股份董事會下發關注函,要求威創股份及全體董、監、高切實采取措施追回相關資金,認真做好定期報告編制、審計和披露工作等。
去年12月下旬,威創股份“自曝”公司的擬收購方西嶺能源實際控制人劉鈞于 2023年9月至10月期間,通過共管銀行賬戶將公司13.3億元資金劃撥到其控制的銀行賬戶,于10月底全額歸還公司,但自11月1日起又分次分批劃出公司,至今資金尚未歸還公司。離奇消失的13.3億元讓數萬股民措手不及,也讓威創股份一度成為A股焦點。
據威創股份三名獨立董事在《督促函》中稱,去年12月以來,獨董曾多次發函敦促提醒并督促公司應嚴格按照中國證監會、深圳證券交易所的內部控制規范標準做好內控工作,重大事項應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及時提交董事會、股東大會(如需)審議,并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地進行信息披露。同時他們還多次提醒并敦促公司董事長及總經理依法依規追討被占用資金。
此外,獨董們通過召開董事溝通會,以及向公司內審部、財務部、年審會計師問詢了解得知,公司還存在其他未提交董事會審議的違規對外投資、資金異常支出等事項。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關于具體違規事項,獨立董事并未在《督促函》中詳細列示。
截至目前,公司、劉鈞,及公司上層股東陸克平,均已經先后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而在該13.3億元“大雷”曝出之前,去年10月末,公司董事李昂曾對《關于<2023年三季度報告全文>的議案》投反對票,原因是威創股份去年5月及8月分別與兩家貿易公司簽訂采購合同并分別預付3.1億元及2.3億元,占總合同價款的80%,并于去年10月全額收回。但經查詢工商信息,以上兩家貿易公司為關聯公司,且注冊資本較低,與貿易金額不匹配,無法判斷是否存在通過預付款項占用公司資金的情況。
在公司2023年度報告披露日(4月29日)即將到來之際,三名獨立董事向公司發函重申:要求公司嚴格按照公司法及公司章程,在規定的時間內將需要獨立董事審議的全部材料發送給每一位獨立董事,確保獨立董事有足夠的時間完成年報審閱和核查程序,確保公司董事會議的順利召開。
對公司目前被立案事項以及其他公司違規對外投資和違規大額資金支付等違規事項,三位獨立董事也再重申他們的態度。如果13.3億元資金沒有及時歸還,公司2023年度有關審計報告可能被年審會計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內控審計否定意見。同時,審計委員會審議時,獨立董事很可能會對2023年度財務報告和內控審計報告表示反對意見,從而導致公司無法按期披露年報。“并且我們三位獨立董事很可能無法保證2023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無法保證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獨董們表示。
三名獨董提請公司董事長及公司管理層繼續敦促劉鈞盡快歸還占用公司的全部資金,及時追討其他被占用的資金,消除對上市公司的不良影響;快速推進對被立案調查事項整改,加強內控規范管理,嚴控非經營性資金使用和劃撥,停止所有新增對外投資。
據悉,若威創股份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過半數董事保證真實、準確、完整的2023年度報告,公司股票將自披露期限屆滿后次一交易日開始停牌;若公司在股票停牌兩個月內仍未披露上述報告,公司股票在復牌之日起將會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若公司在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之日起的兩個月內仍未披露上述報告,公司股票將自兩個月屆滿的次一交易日開始停牌,并將被終止上市。
若威創股份2023年度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者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公司應當在披露2023年度報告的同時,披露公司股票交易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公告。
3月26日晚,深交所立即對威創股份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董、監、高結合《督促函》內容及定期報告編制、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執業進展,充分提示公司可能無法按期披露2023年度報告、2023年度財務會計報告可能被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的審計報告風險,充分保障投資者知情權。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