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27 14:39:38
每經記者 黃博文 每經編輯 徐肖逍
3月26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基金會聯合主辦,浦發銀行信用卡提供特別支持的首屆每經綠色低碳可持續消費論壇在上海成功舉行。論壇上,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和每日經濟新聞聯合發布《中國消費市場綠色低碳可持續趨勢調查報告(2023)》,“中國消費市場綠色低碳可持續趨勢調查(2023)年度十佳案例/年度優秀案例”也同步揭曉。其中,餓了么“點亮綠色生活,共建藍色星球”入選年度十佳案例。
論壇上,餓了么合作發展副總經理、ESG項目負責人房瑩作了主旨演講,分享了餓了么在綠色消費方面的實踐經驗。
房瑩在論壇現場演講(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房瑩表示,餓了么將運用自身的數字技術、組織能力和影響力,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參與其中,共同推動低碳消費理念真正落地生根。
發軔于上海的餓了么,如今已經成長為一個服務全國數億消費者的本地即時電商平臺。在其飛速發展的道路上,餓了么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自身在互聯網領域的優勢,特別是在如何將數字技術應用于綠色低碳消費這一重大議題上發揮作用。
房瑩介紹,在2022年4月的世界地球日,餓了么率先上線了外賣行業第一個碳賬戶。截至目前超7000萬用戶參與了減碳行動。
房瑩表示,餓了么也是從小習慣、小點滴做起,逐漸去推廣影響用戶的四個低碳習慣:第一個習慣是“無需餐具”,目前餓了么已經累計有17億單選擇了這一選項,有效減少了餐具的使用和浪費;第二個習慣是“小份餐食”,目前平臺上有100萬商戶提供這一選擇,鼓勵消費者按需點餐,減少食物浪費;第三個習慣是“拼團配送”,特別是在大學、商圈等人口密集的地方,消費者可以選擇與鄰近的消費者一起配送,從而減少了配送成本;第四個習慣是“精簡小票”,服務剛剛上線,已有700多戶商超積極響應參與,以此節約紙張。
然而,值得思考的是,餓了么的這些運營舉措是否有更深層的理論作為支撐?又是否會對消費者的體驗產生負面影響?據悉,學術界也在對此進行研究,并將其命名為“綠色助推”。
“學者們對餓了么推廣四個低碳小習慣的措施進行了細致的觀察,并撰寫了論文。2023年9月,相關研究登上了《科學》雜志。”房瑩表示,“研究結果顯示,在餓了么平臺下單時讓消費者選擇是否需要餐具,消費者對此類選擇持接受態度。”
鑒于這一積極反饋,餓了么進一步挖掘消費者習慣,并積極推廣綠色消費。例如,在2023年9月的亞運會期間,在餓了么下單的消費者都可以參與到綠色低碳活動,即可以兌換餓了么與亞運會聯名的周邊禮品,這一舉措受到了眾多年輕人的歡迎。
此外,餓了么還為經常選擇無需餐具的用戶發放禮品。房瑩提到:“我們觀察到,許多用戶在領取禮品后,會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他們的喜悅,并表達對這種環保紀念品的喜愛。這樣的小小舉動不僅在國內影響了眾多消費者,還通過這些年輕人和國際賽事,將環保理念傳播給更廣泛的人群、更多行業和消費群體。”
2023年,上海市消保委攜手優酷、餓了么共同發布反對餐飲浪費公益宣傳片《讓我們一起開啟光盤行動新“食”尚》,聯合發起倡議,網友紛紛曬出“光盤”,積極響應并支持。
事實上,消費領域的碳減排工作確實難以標準化,其邊界測算也面臨著諸多困難。對此,餓了么攜手第三方機構,針對各種低碳場景積極開發碳減排標準,不僅提升了減碳量的公信力,還在多個方面填補了行業的空白。
基于這樣的標準,餓了么獲得了更多的合作伙伴的認可,也為其進一步去拓展合作打下了基礎。
“低碳消費不僅需要個體的努力踐行,還需要綠色理念的廣泛傳播。”房瑩表示,“我們將運用自身的數字技術、組織能力和影響力,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參與其中,共同推動低碳消費理念真正落地生根。”
據悉,餓了么發起了100個低碳“盒”伙人的倡議,目前已獲得一些國際品牌的響應。“我們也歡迎更多有識之士加入倡議。”房瑩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