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29 16:07:26
◎董事會秘書尹恩剛在會上表示,2023年公司克服總體大修時間較長、電力市場價格波動等困難,“在保證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嚴控各類非必需、非急用的費用開支,讓過緊日子成為常態”。
每經記者 孔澤思 每經編輯 魏官紅
3月28日下午,中國廣核(003816.SZ,股價4.04元,市值2040.14億元)召開了2023年度業績發布會。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25.49億元,同比下降0.33%;歸母凈利潤為107.25億元,同比增長7.64%。
董事會秘書尹恩剛在會上表示,2023年公司克服總體大修時間較長、電力市場價格波動等困難,“在保證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嚴控各類非必需、非急用的費用開支,讓過緊日子成為常態”。
2023年11月27日,臺山1號核電機組重新并網發電,此前三年間,臺山核電凈利潤虧損超40億元,其運行狀態成為投資者關心的問題。“作為世界上第一個投入商用的EPR核電機組,從趨勢上看,1號機組2023年的表現優于2022年,2號機組表現好于1號機組,公司對接下來的運行是有信心的。”公司副總裁劉海軍表示。
據中國廣核董事長楊長利介紹,中國廣核目前管理9個核電基地,共有27臺在運核電機組,11臺在建的核電機組。2023年,公司管理的在運、在建機組總裝機容量達到4381萬千瓦。
2023年,中國廣核管理的核電機組總上網電量為2141.46億千瓦時,同比提升7.95%,占全國核電機組上網電量的52.65%。公司全年累計上網電量等效減少標煤消耗約6467.2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76億噸,減排效應相當于種植了超過48萬公頃森林。
在電價方面,2023年中國廣核市場交易平均含稅電價約為0.403元每千瓦時,與2022年基本持平。
在運核電機組中,除大亞灣核電站因換料大修總時間提升,2023年上網電量同比略有下滑;防城港3號機組于2023年3月25日投入商業運營,使得防城港核電站上網電量增長40.21%;其余核電站發電量也均有小幅提升。
2023年,中國廣核共開展19個換料大修,大修天數約920天,因十年大修和首次大修個數多于2022年,大修總天數有所增加。公司副總裁秦余新介紹,預計2024年全社會用電量將增長6%,根據計劃安排,公司2024年安排了18個換料大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中國廣核去年歸母凈利潤逐季下滑,如此業績表現原因為何?公司向記者回應稱,主要因公司科研費用、合同執行等過程中費用確認節奏的影響,年底結算的合同較多。
近幾年來,核電投資發展加速,核電站項目批復速度也較此前加快。中國核能行業協會預計,2035年我國核電發電量占比將達到全部發電量的10%左右。
新項目核準方面,2023年,中國廣核所屬的福建寧德核電5、6號機組,廣東太平嶺核電3、4號機組獲得國家核準。截至目前,中國廣核共管理11臺在建機組,均采用“華龍一號”核電技術,其中廣西防城港核電4號機組預計將于今年上半年投產。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鈾現貨價格漲幅較大,未來中國廣核管理的核電機組將持續增長,有投資者對公司應對燃料漲價的措施表示了關注。
秦余新表示,公司與控股股東所屬的中廣核鈾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了長期燃料組件總包供應合同,以固定價格為主,可確保核燃料供應穩定并控制價格波動風險。通過長貿合同、現貨組合的方式保障鈾礦供應是全球核電站通用做法。中廣核鈾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天然鈾來源主要包括長貿合同、自有礦山及現貨結合的方式,可以保障天然鈾價格的穩定。
“控制成本非常重要的就是技術進步。包括對‘華龍一號’,我們采取了一些技術手段,建造周期可以縮短,財務費用可以下降??但如進一步提升,還需要技術上大規模的提升。”楊長利補充道,“未來5到10年,我們將面臨著核電技術的升級,現在用的是核電三代技術,燃料主要是鈾-235。如果要進一步使用鈾-238,就需要采用四代的技術,四代核電技術是我們下一步的研發目標,我們也需要加大創新投入。”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