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02 17:08:33
每經編輯 程鵬
刷屏爆單、門客如流、霸榜熱搜、與張頌文等明星互動。小米汽車的“火爆”程度還在延續。
4月2日下午,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宣布,明天將在北京亦莊的小米汽車工廠,舉辦小米SU7首批交付儀式。全國28城交付中心,也將于明日同步開啟交付。
同一天,雷軍還發布了一條微博稱,“真的沒想到小米su7海灣藍能這么火。這是藍綠色之間的臨界色。高飽和度的跑車色,能夠有這么多人訂購,估計也創了奇跡。”
首款汽車小米SU7甫一發布,訂單火爆。3月29日,小米汽車官方發布消息稱,在上市24小時后,小米SU7的大定數量達88898輛。4月1日中午12點,小米汽車SU7創始版第二輪追加開售,秒售罄。值得注意的是,本輪追加開售之后,小米SU7創始版將不會再開啟新輪次的訂購。
提車最長等待時間近8個月
小米汽車:加產能
據小米汽車微博此前消息,小米SU7在答網友問中提到,小米SU7創始版最早于4月3日開始交付。非創始版的小米SU7 與小米SU7 Max啟動交付時間4月底開始,小米SU7 Pro啟動交付時間5月底開始,具體可參照在APP選配時的預計提車周期。
按照規劃,小米汽車工廠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占地面積約72萬平方米,年產能為15萬輛,2023年6月竣工;二期計劃于2024年動工,2025年完工。
截至4月2日凌晨,小米SU7的鎖單量已達到4萬輛。
按照原生產計劃,小米汽車到今年3月月產超3000輛,到4月該數值爬坡到4000~5000輛,此后月產能到年底穩定到6000輛的水平。但是,近期小米汽車的市場銷售情況超預期,若按照此前的生產計劃,小米SU7的交付周期只能不斷延長。
到4月2日上午,小米SU7標準版鎖定訂單后交付周期預計為20~23周、Pro版交付周期已達19~22周,Max版交付周期更長,為28~31周。這意味著,消費者現在鎖單小米SU7 Max版,可能需要等到今年年底才能提到車。
據第一財經,4月2日,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獨家獲悉,小米汽車近日要求供應商增加產能至月產1萬輛,其中,高配版車型被要求重點增加產能。
根據“車fans”快報,小米汽車平均每家門店累積大定1800~2000個,鎖單率35%~40%,退訂率約40%。其中,Max版本鎖單比例達40%,明顯增加,客戶認為頂配更有性價比。但因為提車周期較長,鎖單客戶更關心提車時間,對付款交付等具體流程并不敏感。
對此,小米汽車回應稱,公司正全力提升產能、加快交付。此前,多家機構發布研報稱,今年小米汽車的交付量預計在6萬~8萬輛。
成為“鯰魚”?
日本專家:如同iPhone問世,十分震驚
4月2日午間,話題#日本專家說小米汽車如同iPhone問世#沖上了熱搜。
伊藤忠總研主任研究員深尾三四郎表示,就像喬布斯發布第一代iPhone時一樣,我感到十分震驚。蘋果放棄了“Apple Car”構想,而小米代替蘋果打造了智能手機和EV相結合的生態系統。站在競爭對手的角度來說,簡直無機可乘。
深尾三四郎稱,這是意在改變汽車行業游戲規則、具有沖擊性的價格戰略。對特斯拉的影響值得關注,小米可能會成為最大的威脅。
據悉,早在去年12月28日,小米汽車技術發布會在京舉行。小米創始人雷軍就曾稱,小米要經過15到20年的努力,成為全球前五的汽車廠商,“為中國汽車產業全面崛起而奮斗”。
據中國經營報4月1日報道,有業內人士評價認為,之前很多汽車的新品發布會,受眾都比較單一,傳播聲量和范圍有限,但小米SU7的發布會,更像是科技、汽車乃至大消費領域的一場“破圈”盛典。
不可否認的是,小米汽車的出現也讓不少競爭對手不得不緊張了起來。小米SU7上市當晚,雷軍現身李斌的個人直播間,二人互動過程中,李斌直言:“小米SU7上市太猛了,蔚來的新品牌樂道都不好定價。”
目前,由于小米汽車的出現,汽車行業的“價格戰”似乎有升級的趨勢。4月1日,華為和賽力斯合作的問界新M7入門版車型——M7 Plus大五座后驅版售價下調2萬元至22.98萬元。蔚來則宣布推出最高10億元油車置換補貼。一汽-大眾則宣布,4月1日至23日實施限時追加補貼政策。其中,全系追加現金補貼至高5000元、追加置換補貼至高4000元;探岳、探岳X、探岳GTE、邁騰車型限時至高享商業險免單。奇瑞、小鵬等也先后官宣新優惠政策。
“像小米這樣的跨界廠商的加入讓不少主機廠感到壓力。事實上,小米進入汽車賽道將會加劇行業的重構。這是因為小米汽車在軟件以及生態方面確實處于優勢,當軟件的智能化和算法提升到了一定階段以后,消費者對汽車的期許值將會再次提高。但還是得觀察,小米汽車是否能在未來三到六個月內銷量穩步上升,我認為這是小米汽車持續發展的關鍵。”中汽協技術部副主任兼軟件分會執行副秘書長尤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公司股價大漲超16%
分析師上調目標價
據財聯社報道,高盛分析師Timothy Zhao等人也在報告中稱,鑒于小米銷售增長和強勁盈利前景,將該股目標價由此前的18.9港元上調至20港元,并維持買入評級;SU7的預訂量突破行業紀錄,在首發24小時內達8.9萬輛,加之三個版本的訂單較為平衡,預示銷量和平均售價方面的潛力強于預期。高盛將小米集團2024-2026年度的營收預測上調2%~6%,主要受益于更高的智能電動汽車銷售預估;未來兩個月最受關注的焦點可能是產能方面的提升。長期而言,SU7對小米集團具有更大的重要戰略意義。
摩根大通則在上周發布的研報中說,小米SU7定價極具吸引力且規格競爭力強。鑒于強勁的大定數字,摩根大通認為,小米的電動車業務已經有了一個強勁的開端,并可能超出市場對頭12個月約5萬臺的出貨量預期,在短期到中期內引發股價的強烈正面反應,繼續維持小米的“超配”評級。
二級市場上,4月2日,小米集團開盤股價大漲16%,之后有所回落,截至發稿,小米集團股價為16.28港元,漲8.97%,最新市值為4062億港元。
編輯|程鵬 杜恒峰
校對|孫志成
封面圖片來源:截圖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第一財經、中國經營報、微博、wind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