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13 10:00:49
◎中原澳門及珠海橫琴資深董事何兆恒通過微信接受每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澳門此次“撤辣”之后,將有利于助推樓價軟著陸,逐步盤活房地產市場。
每經記者 陳榮浩 每經編輯 陳夢妤
香港之后,又一地準備全面放寬樓市政策。
4月12日,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提到,已完成討論《取消與不動產需求管理相關的稅務措施》法律草案,內容包括取消特別印花稅、額外印花稅及取得印花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其實今年1月澳門已經“減辣”過一次,當時對購買第2套住宅的人取消了5%印花稅的征收,還放寬了樓宇按揭要求。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通過微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澳門此次“撤辣”,目的還是搶人才、搶資金。未來,經濟告別高增長,熱點城市,包括一線城市,港澳、新加坡等地搶人才、搶資金仍是大趨勢。當然,未來若房價漲起來,“辣招”還會被拾起。此外,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掌握著地塊供應,也能對沖“撤辣”后的需求攀升。
在粵語里,“辣招”是指為解決比較棘手的問題而采取的強制手段。據澳門特別行政區官網,為了保持不動產市場平穩發展,自2010年起,制定并實施一系列包括稅務及樓宇按揭在內的不動產需求管理措施,當中的稅務措施包括特別印花稅、額外印花稅及取得印花稅,這些被稱為“辣招”。
從去年年底以來,澳門放寬了不動產需求管理措施,不再向取得第二個居住用途不動產的人士征收樓價5%的取得印花稅。
同時,放寬相關樓宇按揭措施,包括本澳居民購置住宅的按揭成數上限為70%,購置經濟房屋的按揭成數上限為90%,不再設不同的按揭成數金額檔次上限。
每經記者獲悉,在全面“撤辣”之前,內地客要想去澳門買房,需要額外繳納10%的印花稅。如果購房者原本已經有了住宅,要想購房第二套住宅,還需要交納5%的特別印花稅,購買第三套則需要交納10%。
事實上,過去幾年澳門的房價以及成交量均出現了顯著下滑。
根據澳門財政局資料所示,2018年,澳門錄得10585宗住宅成交;2019年取得印花稅生效后,成交量急跌27%至7745宗;到了2023年,成交量更是大跌73%至2913宗。2019年四季度,澳門住宅平均成交價為104468澳門元/平方米,2023年四季度則為89259澳門元/平方米。
(注:1澳門元≈0.8962元人民幣)
李宇嘉提到,港澳地區房地產調控,工具上以稅收、金融杠桿和利率為主,出臺金融稅收政策也單純只從資產價格、金融風險等角度考慮。因此,當房價暴漲,就出臺緊縮性政策時,且一下子全部出完,相反則全部收縮。
4月12日下午,中原澳門及珠海橫琴資深董事何兆恒通過微信接受每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澳門此次“撤辣”之后,將有利于助推樓價軟著陸,逐步盤活房地產市場。
何兆恒表示,此次澳門政策主要體現在兩點:一是稅費減免,內地購房者在澳門購房的成本將大幅降低;二是與澳門本地居民享受同等按揭成數,上限統一為70%。而以前內地購房者要想在澳門買房,需要更高成本,現在則全面等同澳門居民。
據何兆恒介紹,在新法案前,內地購房者去澳門買房,去澳門買房的稅費為財產轉移印花稅(采用累積稅率計算),購買200萬澳門元以下房源需交1%的財產轉移印花稅;200萬-400萬澳門元需交2%的財產轉移印花稅;400萬澳門元以上交3%的財產轉移印花稅;購買第三套則需要交10%的取得印花稅。外地人則在此基礎上多交10%額外印花稅。
新法案通過后,非澳門居民購買澳門樓宇將等同澳門居民,稅率將低至1%,購買住宅最高可貸7成。
“短期肯定是有利于去庫存,其實澳門房地產的整體規模比大灣區其他地方要小,相對庫存壓力沒那么大,預計澳門年度住宅成交站上3000宗之后,樓價就會逐步開始平穩向上了。”
據澳門中原地產統計,截至2023年底,澳門住宅成交處于歷史較低水平,全年僅成交2913套。成交高峰出現在2016-2018年,彼時澳門住宅的年度成交量均在1萬套以上,從2019年開始成交量逐步下滑,2022年開始年度成交量低于3000套。
澳門近10年住宅成交量變化情況來源:中原地產
而從各澳門各片區的成交情況來看,目前成交均價最高的為路環片區,成交均價為11.97萬澳門元/平方米;其次為氹仔片區,成交均價為9.0萬澳門元/平方米;澳門半島的成交均價為8.17萬澳門元/平方米。
在李宇嘉看來,辣招退出后,基于資金自由進出的優勢,會吸引部分內地人才和資金去買房,但由于香港也有類似政策,且香港在產業多元化、資產吸引力方面的優勢大于澳門。
“琴澳一體后,澳門居民也紛紛到橫琴及珠三角買房。同時,內地一線城市退出限購的預期很強,也都在出讓優質地塊打造豪宅。加上澳門本地房產年限較長,大社區比較少,因此撤辣的效果可能比香港要弱一些。”李宇嘉認為。
每經記者注意到,此前香港全面“撤辣”,房地產成交迅速反彈。據香港美聯物業。香港3月一手房市場錄得約4170宗成交,創1998年后單月新高。此次澳門全面“撤辣”,其后續樓市成交情況也將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夢妤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