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13 23:05:28
每經編輯 程鵬
千萬級粉絲網紅“Thurman貓一杯”攤上大事!
4月12日,杭州警方通報“在巴黎拾到小學生秦朗作業本”視頻系編造,公安機關已依法對相關人員作出行政處罰。
4月13日,因為造假引流,網紅“Thurman貓一杯”在多個平臺多賬號被封,包括微信視頻號、微博賬號、抖音賬號等。(每經小編注:下文中徐某某、徐某藝、“Thurman貓一杯”均為同一人)。
警方披露貓一杯炮制秦朗事件詳情
據央視新聞4月13日報道,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區分局介紹到,在受立案工作之后,該分局查了相關符合秦朗年齡段的小學生有沒有出境。從查詢的結果看,沒有符合相關秦朗小學生出境的情況,更加堅定認為該條視頻涉嫌網絡造謠的信心。
公安機關迅速成立專案組開展工作,經查后證實,為吸粉引流,網民徐某某與同事薛某共同策劃、編造“拾到小學生秦朗丟失的作業本”系列視頻腳本后,網購寒假作業本,用手機自拍、制作相關視頻,并散播至多個網絡平臺。
他們在一月底的時候杜撰了這么一個段子。當時他們春節在哥斯達黎加、日本、巴黎都有拍攝任務。在其它拍攝任務的間隙,在一家巴黎的咖啡廳內錄制了該段視頻,通過自己手機拍攝了該段視頻。回到中國后,在各個平臺上傳了該段視頻。
徐某某和薛某制作的虛假視頻經過廣泛傳播,造成了惡劣影響。目前,杭州公安機關已依法對徐某某、薛某及二人所在公司作出行政處罰。
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區分局網絡警察大隊教導員宣靖表示,一個謊出來了,用其他很多謊來圓這件事情。從某種意義上,又變成更加進一步加深自己,我前面說的是真的。但實際上這個真的是就一步錯步步錯了。
警方提醒廣大網友,對于惡意炒作編造散播網絡謠言或虛假信息,擾亂公共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公安機關將堅決依法打擊。“不能說因為所謂的段子,可能后面造成的這些社會危害,沒有像其他的一些,比如一些謠言損害國家利益的這種后果重,它就不是謠言,它的本質是沒有區別的。這兩者只不過是程度不一樣,但是謠言就是謠言。”
4月13日,“微信珊瑚安全”微信公眾號發布關于打擊“制造虛假信息、惡意擺拍”的治理公告。
滑動查看↓↓↓
近日,警方通報“在巴黎拾到小學生秦朗作業本”視頻系編造,公安機關已依法對相關人員作出行政處罰。平臺鼓勵真誠創作,嚴厲打擊編造散播虛假信息、通過惡意擺拍制造或蹭炒熱點、故意博眼球占用公共資源等行為。根據中央網信辦《關于加強“自媒體”管理的通知》及平臺規則,對視頻賬號“Thurman貓一杯”進行封號處置。
平臺持續打擊發布虛假信息、搬運傳播不實內容的自媒體,并對存在違規營利行為的賬號進行從嚴處置。我們也提醒廣大創作者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和平臺規范,發布積極健康的內容,避免違規行為發生:
1.準確進行內容標識,避免造成公眾誤解
平臺持續規范自媒體信息來源標識,自媒體創作者發布含有虛構情節、劇情演繹的內容,應當根據平臺規范以顯著方式標記虛構或演繹標簽,平臺將從嚴處置未進行規范標識,通過虛假擺拍蹭炒熱點的違規行為。
2.堅決抵制制造虛假信息行為,發布真實可信內容
平臺嚴厲打擊惡意歪曲事實、編造傳播不實信息的行為,我們將持續強化內容管理,也呼吁廣大用戶不信謠、不傳謠,不隨意轉發未經證實的信息,共同守護清朗網絡生態。
微博管理員:對自媒體賬號@Thurman貓一杯_ 予以關閉賬號處置
抖音黑板報:永久封禁用戶“Thurman貓一杯”。
4月13日晚間,相關話題也沖上熱搜第一。
另外,4月13日,公安部公布10起打擊整治網絡謠言違法犯罪典型案例,其中第一個便是浙江、江蘇公安機關查處“寒假作業丟巴黎”擺拍引流案。
公安部稱,2月16日,浙江杭州網民徐某藝在抖音、快手、新浪微博、嗶哩嗶哩、百家號、優酷、小紅書、西瓜視頻等平臺發布“在法國巴黎撿獲一年級學生秦朗的寒假作業”相關視頻,迅速引發全網關注熱議,多日占據多個平臺熱搜榜。
2月17日,江蘇南通楊某在該視頻評論區假冒“秦朗舅舅”進行引流并進行造謠、擺拍、直播,引發“全網尋人”行動。2月19日,徐某藝再次發布視頻謊稱“已聯系到秦朗母親”。公安機關查明徐某藝與其公司編導薛某編造劇本,在網上購買寒假作業本,擺拍視頻進行發布。目前,浙江杭州公安機關已對徐某藝、薛某以及涉事公司處以行政處罰,并責令公開道歉,隨后對其賬號予以階段性禁言。江蘇南通公安機關已對楊某處以行政處罰,賬號已關停。
78秒道歉視頻切換鏡頭13次
一夜掉粉40萬
在真相大白后,“Thurman貓一杯”在多個社交平臺發布視頻并鞠躬致歉,但隨即就有網友指出,道歉視頻疑似拼接剪輯,道歉“不真誠”。
據上游新聞,12日晚,徐某藝分別在抖音、小紅書、微博、B站和快手等社交平臺上發布道歉視頻,發布時間分別為18點29分、18點32分和18點35分,道歉視頻時長分別為1分12秒、1分14秒、1分09秒、1分13秒和1分15秒。對此有網友表示不解,“五個平臺道歉視頻時長都不一樣,大概率進行了剪輯。”
記者以“貓一杯”發布在小紅書上的道歉視頻為例,進行了仔細觀察:視頻時長為1分14秒,視頻中她三次向大家公開道歉,而鏡頭至少切換了13次(第2秒、第16秒、第21秒、第24秒、第30秒、第34秒、第37秒、第40秒、第45秒、第49秒、第55秒、第61秒、第65秒),有可能是多次拍攝后拼接剪輯而成。
對于這個道歉視頻,有不少網友提出質疑,表示“太不誠懇了吧”“甚至不是一鏡到底,剪輯的痕跡很嚴重”“這是連臺詞都不想背嗎”。
事發前,徐某藝是在抖音上擁有超過1910萬粉絲的大網紅,事件反轉后大量網友表示“粉轉黑”。
“Thurman貓一杯”抖音賬號4月12日20時粉絲數有1909.6萬,截至今日17時24分其粉絲數為1872.1萬,掉粉37.5萬,截至發稿該抖音賬號已無法被檢索到。
據上游新聞,在B站,“Thurman貓一杯”曾擁有超過480萬的粉絲,目前也有掉粉情況,截至13日中午,粉絲下滑到475.9萬。在小紅書,此前賬號有粉絲超過702萬,截至13日中午已下滑到699.8萬。在快手平臺,12日晚還有超過583萬粉絲,截至13日中午,已下滑到581.9萬。據此計算,“Thurman貓一杯”全平臺已掉粉超44萬。
目前,B站“Thurman貓一杯”賬號已無法被查看,但包括本次造成影響的“巴黎街頭驚現寒假作業”內容,未被刪除。在B站,這條視頻已位居該賬號注冊以來播放量前三,即1343.1萬次觀看,平臺提示“全站排行榜最高第2名”。
控制5家公司
徐某藝目前直接與多家公司有關聯,同時通過股權投資,一共對5家公司擁有控制權。在淘寶網,她旗下的兩家公司還分別經營兩個店鋪。
企查查顯示,全部關聯7家企業,其中3家為在業狀態、2家為存續狀態、2家為注銷狀態,包括瑟曼網絡科技(廣州)有限公司、豚鼠米妞(深圳)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天津市濱海新區云賬戶徐某藝文化藝術傳播工作室等。
企查查顯示,徐某藝對外直接或間接投資共24家公司,其中擁有5家企業實際控制權。
值得一提的是,廣州赫曼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已申請注冊10余枚“Thurman貓一杯”商標,多數已注冊成功,國際分類包括紐扣拉鏈、廚房潔具、金屬材料等。
律師:若造謠傳謠影響嚴重
當事人會面臨治安處罰
上游新聞4月13日報道,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認為,任何處罰都要嚴格遵守法律依據,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的處罰都在法律所允許的范圍內進行,而且法律都具有一定的流程,任何的處理都是必須結合具體案情和法律規定的懲罰力度。行政處罰的原則是由行政處罰法規定的,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遵守的準則:法定原則、公正公開原則、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原則等。先有法律規范,而后落實具體實施細則,對于行為的定性處罰,需要結合情節以及造成的社會影響和是否具有免責情形等進行綜合考量。
對于編造謠言并在網絡傳播,造成惡劣影響的,會面臨治安管理處罰。依據為:《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規定,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此外,自媒體平臺應對編造并傳播網絡謠言的自媒體給予封號處罰。《關于加強“自媒體”管理的通知》第12條規定了網站平臺應當及時發現并嚴格處置“自媒體”違規行為。對制作發布謠言,蹭炒社會熱點事件或矩陣式發布傳播違法和不良信息造成惡劣影響的“自媒體”,一律予以關閉,納入平臺黑名單賬號數據庫并上報網信部門。
背后的MCN面臨何種處罰?
據央視新聞報道,警方在采訪中提到了造謠博主背后的涉事公司。其實,在很多所謂的網紅流量背后,都有類似的公司機構操盤引流,它們也就是所謂的MCN機構。在整治網絡謠言的過程中,整治MCN機構信息內容亂象是重點。MCN機構是可以為網紅和所謂自媒體提供內容策劃制作、宣傳推廣、粉絲管理、簽約代理等服務的各類機構總稱。MCN機構在互聯網信息內容服務領域,業務類型廣,動員能力強,社會影響大。簡單來講,MCN就是網紅“大紅大紫的背后推手”。
目前,超九成網紅都有簽約的MCN機構。據初步統計,幾家頭部的網站平臺,擁有1000萬以上粉絲的賬號,大約有40%都是由MCN機構簽約的。以其中一個重點平臺為例,這個平臺入駐的MCN機構旗下賬號超過30萬個,年均生產信息超過3300萬條。可以說MCN機構對信息內容業務活動影響巨大,它的活動是否規范,直接影響了互聯網信息呈現的健康與否,也直接關系到網絡生態狀況。一旦造謠生事,造成不良社會影響或嚴重后果,當事MCN機構有可能面臨哪些處罰?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巍:有的時候,一旦出現虛假信息,其實背后的始作俑者不單純是賬號,而是相關的簽約的MCN機構,它為了獲取熱點,就是達到相關的舊聞新炒的熱點相互印證的效果,它會推出好多的賬號,發布同質化內容,所以一旦出現相關的問題,往往網民是被蒙蔽的。相關的法律對此也有具體的規定,比如去年中央網信辦專門出臺一個關于加強自媒體管理的通知,其中就要求平臺也要對MCN加強管理,比如說對MCN出現的發布虛假信息,或者利用矩陣的方式傳播虛假信息等,一旦出現違法違規的情況,平臺要對MCN進行清退,而且對此要進行一定的限權等等的相關措施。
人民日報發聲
中國記協發文
4月13日,人民日報表評論文章《炮制“秦朗丟作業”,丟掉了什么?》。文章稱,如今警方調查結果公布,事實證明“秦朗”沒有丟作業,反倒是一些“網紅”和自媒體,丟掉了起碼的社會責任和道德底線。?一些“網紅”自媒體公然造假騙流量是表象,實質是其背后的“推手”為了逐利,丟掉了道德和法律底線。道德底線不能踩,法律“紅線”不能碰,自媒體造假歪風必須剎住!?管理部門需進一步加強監管、加大打擊力度。網絡平臺和媒體機構要增強責任擔當,堅守內容品質,提高甄別能力。不能未經核實追逐網絡熱點,不能被流量帶偏、為虛假內容推波助瀾。對熱點內容,網絡平臺應當盡到核實甄別的責任,不能任由虛假內容擴散放大。?
4月13日,中記協發文稱,網紅“Thurman貓一杯”認錯了,從全網認識“丟作業的秦朗”到全網認識“造新聞的網紅”,當時的流量有多大,現在的流量也有多大。以后她說的話人們會打個問號,也會時不時被翻出來當“反面教材”。這是她應該付出的代價。為了上熱搜,不惜虛構鬧劇,被轉引成刷屏的“虛假新聞”也不及時澄清,反而繼續“表演”。在互聯網輿論空間,這件事極大地擾亂輿論生態,應該嚴厲打擊。
編輯|程鵬?杜恒峰
校對|陳柯名
封面圖自片來源:視頻截圖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北京日報、人民日報、企查查、抖音、微博、微信、上游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