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17 22:52:24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彭水萍
在新“國九條”重磅發布的背景下,本周一(4月15日),A股三大主要指數全線收漲,不過大小盤分化劇烈,微盤股指數重挫8.77%;本周二(4月16日),大盤低開后一路下行,微盤股再遭重創,微盤股指數收盤下跌10.46%,滬指更是退守3000點;本周三(4月17日),截至收盤,滬指報3071.38點,漲2.14%;深成指報9381.77點,漲2.48%;創指報1797.31點,漲2.11%,微盤股指數上漲超過8%,微盤股全線反彈。
對于微盤股本周一與本周二連續下跌,市場解讀為與“加大退市監管”政策有關。對此,監管層4月16日回應媒體時表示,退市監管的原則是“應退盡退”,沒有也不應該預設數量。本次新規針對的是有能力分紅但分紅比例持續偏低的公司。“小盤股”公司只要分紅比例或者金額達到標準,兩者符合其一,即不會被ST。如果“小盤股”因為經營業績不佳而虧損,也不會因為“無紅可分”而被ST。市場有解讀說不分紅就退市,是一種誤讀。受此消息提振,小盤股4月17日強勢反彈。截至收盤,個股掀起漲停潮,屹通新材、新動力、卓錦股份、泰祥股份、達威股份、海昌新材等10只個股“20cm”漲停。
與此同時,有私募表示,市場投資風格或現重大改變。
截至4月17日收盤,滬指報3071.38點,漲2.14%;深成指報9381.77 點,漲 2.48%;創指報1797.31點,漲2.11%,微盤股指數上漲超過8.00% 視覺中國圖
監管層回應投資者關切
本周一大盤指數在新“國九條”利好催化下集體上漲,不過與此同時小盤股普跌,中證2000跌了4.07%,微盤股的跌幅更是達到8.77%。本周二,微盤股繼續遭遇重創,微盤股指數收盤下跌10.46%,A股三大指數也集體調整,滬指收盤跌1.65%退守3000點,行業板塊罕見全線下跌。
微盤股為啥跌成這樣?有業內人士表示,微盤股連續大跌或與加大退市監管力度的政策有關。近日,證監會發布《關于嚴格執行退市制度的意見》配套制度規則,投資者都在擔心自己的票會不會被ST,所以回避風險的辦法就是賣出。
對于投資者的擔心,監管層在4月16日回應稱,退市監管的原則是“應退盡退”,沒有也不應該預設數量。本次新規針對的是有能力分紅但分紅比例持續偏低的公司。“小盤股”公司只要分紅比例或者金額達到標準,兩者符合其一,即不會被ST。如果“小盤股”因為經營業績不佳而虧損,也不會因為“無紅可分”而被ST。市場有解讀說不分紅就退市,是一種誤讀。
這樣的市場波動確實引人注目,黑崎資本首席投資執行官陳興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新“國九條”政策出臺,本質上是為了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但市場反應卻有與預期相反的走勢,主要是因為市場參與者對政策的解讀和預期管理存在差異。短期內市場可能會出現過度反應和情緒化交易,但隨著市場對政策的深入理解和消化,理性的投資邏輯將會逐漸回歸。
新“國九條”政策標志著A股戰略轉型,從融資市向投資市的根本轉變。這一轉變預示著投資風格的重大改變,過去以題材、重組炒作為主的投資模式將逐漸淡出,游資的短期操作手法將受到抑制,市場資源將更多地流向那些愿意分紅的企業。政策將加速垃圾股的淘汰,雖然短期內市場可能會經歷調整陣痛,因為勢必會完全更改現有的“分蛋糕”模式。
微盤股生態系統將生變
方信財富投資基金經理郝心明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小市值企業的生態系統將發生重大變化,建立在原基礎上的量化博弈體系需要重新達到平衡點。政策有利于A股市場長期穩健發展。
上海某頭部量化私募人士表示,大多數規模百億元的量化管理人目前微盤股含量都已經很低。以1000指增為例,不少產品以前在微盤的倉位都調到了中證2000里,持倉比例大體為20%~40%。不論大市值還是小市值標的,都存在價格偏離的投資機會。主流量化選股產品會在選股池剔除部分流動性較差的股票,其超額收益并不依賴微盤股。
某百億私募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市場的短期劇烈波動,有較多非理性情緒因素和復雜交易行為的影響。不過微盤股不行不代表所有小市值股票都不行,不要走入一個誤區,公司市值低并不代表基本面就差,小市值股票里也有不少優質的潛力公司。
也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去年微盤股非常強勢,部分量化管理人的股票產品中確實有微盤股,并依賴微盤股風格暴露來獲取收益。微盤股的量化策略本身持倉分散,持倉數量能達到上千只,無可避免會持有很多中小票以及少量的微盤股。微盤股受經濟環境以及市場情緒的影響很大,當發生大小盤風格急速輪動,投資者可能會迅速從微盤股撤離,從而會引發潛在的流動性風險和集體踩踏風險。
此外,大巖資本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參考成熟市場的發展路徑,監管政策鼓勵拉長市場交易的觀測維度,這將有利于偏向基本面的策略,量化策略降頻將成為大趨勢。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