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22 16:50:15
每經評論員 袁園
近年來,新能源車險相關話題時常引起熱議。保司(指保險公司)和車主頻頻吐槽此類產品,甚至還出現了“車主喊貴、保司喊虧”等局面。
這種困局有望迎來改變。近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向財險公司等相關方下發《關于推進新能源車險高質量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最大的看點就是將新能源商業車險自主定價系數范圍擴大,按照0.5至1.5區間執行。
雖然該文件目前還在征求意見中,但這卻彰顯了監管的思路:讓市場主體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和定價權。
此前,新能源車險的自主定價系數范圍為0.65至1.35,如果按照“商業車險保費=基準保費×NCD(無賠款優待)系數×自主定價系數”來計算,理論上調整后車險保費價格最高可降價23%,最高可漲價11%。也就是說,調整后,未來有些車主的車險價格會變得更便宜,而有些會變得更貴。車主將憑“實力”拿到保費定價,不同風險對應的保費差距將十分明顯。
監管釋放信號,壓力給到了保司端。面對新的自主定價系數,保司想要抓住新能源車險業務,并在該市場上獲得一席之地,就需要有所作為。
筆者認為,第一是要重視數據的價值。保險是個數據密集型的行業,保險產品的定價多數都是在大數據的基礎上精算而來,車險業務更是如此,車輛的基礎配置數據、運行數據、出險數據等都是保險核定保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保司想要更精確地定價并控制理賠費用,就必須有自己的數據庫。至于如何建設和打造自己的數據庫,則要考驗保司的商業智慧了。
其次,提高數據分析的能力和風險識別能力。數據只是新能源車險定價的基礎,如何盤活數據并挖掘出數據隱含的價值也是保司的一項重要能力。以新能源車險為例,月里程同樣是一萬公里的車,其可能出現的風險卻是不一樣的,如果都給出同樣的定價顯然不合理,同時也會讓保司在后端賠付管控方面十分被動。因此,保司需要提升自己的科技實力和數據分析能力,識別出數據背后的信息,分析數據背后的風險,讓數據為自己所用,并將數據的價值最大化。
第三,增加產業鏈聯動,降低保險后服務市場的價格。保險只是汽車服務鏈條上的一環,想要降低綜合成本率,保司不能只從保費價格入手,還需要與汽車制造商、維修企業等相關方加強合作,加大產品創新力度,進一步拓展新能源車險相關產品服務功能、挖掘市場潛力。
任何新事物的發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時間的沉淀,同樣也需要各方的努力。當前,監管已釋放信號,作為參與主體,保司也需要順勢而動,補短板、鍛長板,只有如此,才能在未來的新能源車險市場上有所作為,不至于被淘汰出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