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專訪律商聯訊風險中國區董事總經理戴海燕:對新能源車輛使用性質的識別將更加精確,費率調整將更加細分化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24 20:53:29

日前,監管下發《關于推進新能源車險高質量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擬擴大新能源車險的自主定價系數。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到律商聯訊風險信息中國區董事總經理戴海燕。

戴海燕認為,通過降低自用新能源車輛的費率,旨在鼓勵更多消費者將自用車輛轉換為新能源車輛,而非僅僅利用新能源車輛從事網約等商業活動。這種趨勢預示著,未來對于新能源車輛使用性質的識別將更加精確,費率調整也將更加細分化。

每經記者 袁園    每經編輯 馬子卿    

新能源車險的費率一直是市場和車主關注的熱點之一,與其相關的言論也層出不窮。近期,小米SU7的上市和監管擬調整新能源車險自主定價系數征求意見稿的出臺,再次點燃了大眾關于新能源車險的討論熱度。

新能源車的費率究竟會不會降下來?導致新能源車險價格走高的原因是什么?監管調整新能源車險自主系數的動機又是什么?帶著這樣的疑問,《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到律商聯訊風險信息(以下簡稱“律商風險”)中國區董事總經理戴海燕。

律商聯訊風險信息中國區董事總經理戴海燕 圖片來源:受訪者

戴海燕認為,當前困擾新能源車險定價的主要問題是保費與風險的錯配。例如,新能源汽車技術迭代快,新車型問世周期短,而行業對新車的歷史賠付經驗數據儲備相對不足,給定價帶來挑戰;此外,部分家用新能源車車主從事運營行為,也給風險精準細分帶來挑戰。

對于新能源費率的調整,戴海燕認為,雖然外界普遍解讀為配合新能源發展而必須降低費率,但實際上監管的真正意圖更為深遠。監管的目標是真正推動自用新能源車的發展,因此這部分的費率確實有望降低。然而,對于非自用的新能源車輛,費率則不會按照自用標準來處理,而是會進行更細致地劃分

調整新能源車險費率,鼓勵家用新能源車發展

按照新能源專屬保險條款定義,新能源汽車指采用新型動力系統,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驅動的汽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等,車輛技術原理先進、電氣化與智能等級高等特點。

新能源車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的以燃油車為主要承保對象的車險業務,為險企帶來了新的業務機遇,同樣也帶來了新的難題:新能源車的定價,成為險企發展新能源車險業務上的“攔路虎”

“新能源車險作為車險的一個細分領域,盡管有其特殊性,但終究仍屬于車險的范疇。目前,車險市場的監管政策尚未完全放開,因此新能源車險仍在整體車險市場的統籌框架內運作。”戴海燕表示,至于為何新能源車險作為一個跨界領域的產品能夠如此受關注,主要原因是新能源車行業的發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自新能源車出現后,保險行業也在積極探索創新模式,以適應汽車市場的車輛變化。2021年,保險行業推出了新能源汽車專屬保險條款。

2023年,監管出臺《關于財產保險業積極開展風險減量服務的意見》,要求各險企在車險、農險、企財險、家財險、工程險、貨運險等各類財產保險業務中,積極提供風險減量服務。

2024年4月,監管下發《關于推進新能源車險高質量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擬擴大新能源車險的自主定價系數。

“監管層在配合新能源車發展的同時,也在努力避免保險市場的失控。他們意識到,盡管保險是新能源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并非其附屬品,而是應該與新能源車的發展相互促進、相輔相成。”戴海燕表示。

至于調整新能源車險自主定價系數,戴海燕認為,監管主要是為了推動自用新能源車的發展,文件中也體現了監管機構對新能源車輛使用性質的精準識別與差異化處理。“通過降低自用新能源車輛的費率,旨在鼓勵更多消費者將自用車輛轉換為新能源車輛,而非僅僅利用新能源車輛從事網約等商業活動。這種趨勢預示著,未來對于新能源車輛使用性質的識別將更加精確,費率調整也將更加細分化。”

如何準確判斷車輛的使用性質,是擺在險企面前具有挑戰性的問題

費率調整會對險企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呢?戴海燕表示,面對費率調整帶來的市場變化,部分市場主體可能會因擔心虧損而持觀望態度。然而,對于具有吸引力的細分市場,他們仍會積極介入,而隨著新能源車險市場的不斷發展與成熟,市場主體對于細分市場的爭奪也將更加激烈。

整體看,相對于燃油車,新能源車險在頭部保險主體的市場集中度更高。頭部險企基于規模優勢和保險大數法則原理,運營成本率相對更低,抗風險能力相對更強,正積極加大對新能源市場的投入,其中包括ADAS、三電系統等科技研究投入。

根據乘聯會統計,截至2024年4月中旬,我國新能源乘用車零售滲透率首次突破50%。這意味著,每賣出兩輛乘用車,就有一輛是新能源汽車。

面對新能源車滲透率快速增長的趨勢,中小險企也正積極開展對新能源車險市場的布局。對于中小險企,如何結合自身經營和渠道特色,在自身現有資源基礎上,主動擁抱和利用外部大數據和科技手段,做好風險識別、風險防范和風險減量是破局新能源車險的關鍵。

在實際操作中,如何準確判斷車輛的使用性質,尤其是區分家庭自用和網約、營運等商業用途,是擺在險企面前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戴海燕表示。目前,雖然行業已經完成了數據回溯,但具體的費率調整方案還需要各家險企進一步研究和探討。這是一個復雜而細致的過程,需要充分考慮各種因素,確保方案的公平性與合理性。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