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25 19:57:24
◎“我覺得AI發展會讓電影甚至包括電視工業進入高質量發展的階段,這個階段是技術創新驅動的。”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表示,“借助AI,可能50萬元人民幣就能拍出一部5000萬元的好電影。”
每經記者 畢媛媛 每經編輯 魏官紅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AI技術已經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關鍵力量,對內容創作、傳輸方式乃至整個產業鏈的格局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AI技術為好萊塢乃至全球的電影產業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
日前,在第十四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產業論壇:電影產業變局下的立與破》上,多位影視行業的領袖分享了他們對AI技術在電影產業中應用的見解和預測,不同于上一年的“觀望”,今年幾乎所有的影視行業一線人員都肯定了AI的價值。
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表示:“借助AI,可能50萬元人民幣就能拍出一部5000萬元的好電影”。
軟銀集團創始人孫正義曾預言,他相信通用人工智能(AGI)將在10年內成為現實,而在20年內AI將比人聰明1萬倍。著名導演、編劇黃建新折服于AI的敏捷,指出AI在處理信息和認知方面的能力遠超人類個體。“一個人一輩子也許只能讀2000本書,AI一年可以把全人類的書都讀完,而且它的記憶力、邏輯性超強。”
黃建新曾與AI“對話”,一瞬間獲得靈感,AI展示了劇本里所沒有的東西。“電影是由技術產生的,而不是由藝術產生的。”黃建新認為,AI技術的發展將帶來根本性改變,他鼓勵人們擁抱AI,利用這一技術推動電影藝術的發展。
華納兄弟探索院線發行(亞太區)高級副總裁庫爾特·瑞德則強調,AI技術在好萊塢的應用已經顯現,尤其是在提升制作效率方面。盡管AI技術的發展速度令人矚目,但它并不會取代人類的工作,特別是在創意和藝術性要求極高的電影行業中。
在過去,一部主要的好萊塢作品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來制作,而AI的輔助可以減少大約20%的時間。電影發行的效率也大大提升,假如過去一年生產8至9部作品,現在可以生產出12至15部。
IMAX中國首席執行官孟丹青表達了對AI技術的積極態度,稱IMAX兩年前就開始探索AI技術,主要用于后期制作等方面,以優化IMAX格式的影片。
孟丹青認為,AI技術的到來將比大家想象的更快,可能在半年到一年內就會有明顯的進展。在討論AI技術是否會徹底跳過大銀幕的拍攝環節直接生成畫面時,孟丹青認為,盡管AI技術在內容創作上具有巨大潛力,但目前還存在一些技術限制,例如分辨率尚不足以滿足大銀幕的高標準。
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談到了AI技術對流媒體的沖擊。龔宇表示,盡管流媒體相較于影像的歷史而言尚屬年輕,但它在產業鏈中的地位已經相對穩固。但AI技術的崛起可能會對這一格局產生重大影響,AI技術的發展不僅限于流媒體,它對整個影視生態系統都將帶來變革。
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 圖片來源:組委會供圖
內容的本質并未改變,但由于渠道的不同,內容在不同渠道上展現出個性化的特點。AI技術,尤其是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對內容創作的影響尤為顯著。龔宇提到,過去20多年,互聯網對影視行業最大的沖擊在于內容的傳輸方式,從固定的時間和空間觀看,轉變為互聯網提供的隨時隨地觀看的自由。AIGC技術的應用,將進一步改變內容的制作方式,對影視產業產生正反兩面的影響。
對于資深的導演、制片人和編劇而言,AI技術可以作為強大的輔助工具,提高創作效率,協助完成劇本編寫、分鏡繪制等工作。然而,對于年輕創作者來說,AI技術的快速發展可能既是機遇也是挑戰。“2017年以后AI的發展是驚人的,以后的導演、制片人、編劇可能不需要年輕人了,他們跟機器對話就夠了。但是年輕人不需要很多錢,借助AI可能50萬元人民幣就能拍出一部500萬甚至5000萬元的好電影。”
龔宇表示:“我覺得AI發展會讓電影甚至包括電視工業進入高質量發展的階段,這個階段是技術創新驅動的。”
“我的態度是擁抱AI,我們跟它建立良好的關系只會對我們有好處。”黃建新同意對AI技術持積極態度。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