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27 19:30:58
每經編輯 張錦河
據央視新聞,4月27日,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在北京經開區發布全球首個純電驅擬人奔跑的全尺寸人形機器人“天工”,能以6公里/小時的速度穩定奔跑。這也是其自主研發的通用人形機器人母平臺,可開放給行業使用。
“天工”身高163厘米,輕量化體重達43千克;機器人配備多個視覺感知傳感器,配備每秒550萬億次操作算力、高精度的慣性測量單元(IMU)和3D視覺傳感器,并已解決基本運動控制問題,是具身智能場景應用和研究的最佳平臺。此外,“天工”還配備了高精度的六維力傳感器,以提供精確的力量反饋。
據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介紹,“天工”具備開源開放性和兼容擴展性,可以實現開放調用通訊接口,靈活擴展軟、硬件等功能模塊,充分滿足不同應用場景下需求;同時,“天工”采用了其獨立自主研發的全新人形機器人運動技能學習方法——“基于狀態記憶的預測型強化模仿學習”,實現了全球首例純電驅全尺寸人形機器人的擬人奔跑,證明本體硬件母平臺對目前已有運動控制算法的兼容性與良好的適應性。該方法既解決了強化學習帶來的定位精度差的問題,又解決了模型預測控制方法當中對于非結構化環境適應性差的問題,達到更穩健、更擬人、更泛化的效果,可進一步推動規模化商業應用。
發布會上,“天工”還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演出”,展示出“天工”對復雜環境更強的適應性,在行走及奔跑時更快速、更擬人,已實現6公里/小時的穩定奔跑。同時,在盲視情況下,“天工”能夠平穩通過斜坡和樓梯,對磕絆、踏空等情況也可以做到步態的敏捷調整。充分說明了運動控制方法對各種地形的強大適應性,在后續開發的基于感知的步態后,將帶來更強的通過能力。
在AI大模型的加持下,人形機器人的熱度也持續高漲。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綜覽》雜志在2024年的開年刊中,直接將今年稱為“人形機器人元年”。
雖然我們現在暫時不知道電動版Atlas的AI能力,但波士頓動力早已意識到AI的重要性,其創始人Marc Raibert于2022年8月創辦了波士頓動力AI研究院,探索如何在極少甚至沒有人類指導下,讓機器人完成復雜的挑戰。
近期,憑借人形機器人與AI的出色結合,初創企業Figure AI在科技圈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該企業3月發布的展示視頻顯示,其人形機器人Figure 01可以理解人類口頭指令,并進行相應的抓取和放置動作,整個過程與人類對答如流,科幻感十足。
今年2月,成立還不到兩年的Figure AI獲得了來自由微軟、英偉達、OpenAI的風投分支和亞馬遜創始人杰夫·貝索斯組成的豪華團隊的6.75億美元融資,估值由此升至26億美元。
作為本輪AI熱潮的芯片“軍火商”,英偉達今年2月成立了GEAR具身智能實驗室,旨在推動大模型等AI技術由虛擬世界向現實世界發展。而在3月的年度GTC開發者大會上,該公司又推出了名為GR00T的人形機器人項目,為人形機器人制造商提供“通用人形機器人基礎模型”,持續加碼人形機器人賽道。
Google Deepmind此前曾發布具備“自我完善”能力的“RoboCat”和融合大語言模型能力的VLA模型“RT-2”,這推動機器人智能化進一步加速,正在掀起新一輪革新浪潮。
除了上述企業,活躍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公司還有特斯拉、由亞馬遜支持的初創企業Agility Robotics、OpenAI投資的挪威1X公司和位于得州的Apptronik。
在4月17日于美國硅谷圣塔克拉拉會議中心舉行的CadenceLIVE Silicon Valley 2024大會期間,英偉達CEO黃仁勛與Cadence公司CEO兼總裁阿尼魯德•迪夫根(Anirudh Devgan)進行了一場深入的對話。
。
迪夫根(左)對話黃仁勛(右)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在被問及英偉達參與的哪些行業會令其在短期或中期內感到非常興奮時,黃仁勛表達了對數據中心/計算、機器人/自動系統和生命科學這三個行業的極大興趣。
談及機器人/自動系統這一領域時,他表示,無論是汽車還是卡車,披薩外賣機器人還是人形關節自連接機器人,這類系統有很多共性,它們都需要有許多傳感器,更重要的是需要功能安全。設計計算機和驗證計算機的方式,要求操作系統不是普通類型的操作系統,這一點非常重要。
他認為,人工智能的使用非常廣泛,這些系統將隨時連接到云,連接到數據中心,這樣它就可以更新體驗,報告故障和新的情況,然后下載新模型。“可以說,我喜歡整個自動系統領域,它是一個全新的類別。”
黃仁勛在對話中提到,人形機器人的制造成本可能比人們預期的要低很多。“你可以買到1萬~2萬美元的汽車,為什么不能有1萬~2萬美元的人形機器人?機器人很可能在一個為人類設計的環境中,表現得比人類更靈活、更多功能。”
而在談到生命科學這一話題時,他表示,他希望將生物學變成一個工程領域,科學發現過程非常重要,但它是零星的。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李孟林 蘭素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