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合成生物”風起 川寧生物“冠軍基因”待釋放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5-08 16:43:34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天偉在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上表示,生物經濟將有望成為繼農業革命、工業革命、數字革命后的第四次產業革命。

他特別提及,由發改委牽頭,工信部和科技部等國家部委正在聯合研制國家生物技術和生物制造行動計劃,“生物制造+”是其中的關鍵內容。

政策預期之下,合成生物引發資本市場關注,其中包括龍頭企業川寧生物等。作為由科倫藥業分拆出的生物發酵技術平臺企業,川寧生物已經構建完成了從選品到研發再到大生產的全鏈條,是業內為數不多的合成生物全產業鏈企業。

公司研發生產的紅沒藥醇是我國率先采用合成生物制造技術實現規模化生產的案例,該產品的發酵效價和糖轉化率在全球范圍內領先,在國內首先實現了該產品的商業化落地。

合成生物風起 龍頭企業獲資本關注

“合成生物”概念剛剛在A股市場升溫,而對于早早布局其中的企業而言,這是一場意料之中又姍姍來遲的關注。

合成生物學即生物制造,這是一種全新的“造物”技術,融合了生物學、化學、工程學等多種技術,以可再生生物質為原料,以生物體作為生產介質,旨在利用廉價原料,以菌種、細胞、酶為制造工廠,規模化發酵獲得目標產品,具有清潔、高效、可再生等特點。

在制藥、農業、能源、材料科學等領域,合成生物學都展現出成為新質生產力引擎的潛力。以醫藥健康領域為例,合成生物學通過設計和構建新的生物路徑來生產之前難以大規模制造的重要藥物,如抗癌藥物和疫苗,從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中國合成生物學產業白皮書2024》(來源:BCG、B Capital)顯示,全球合成生物學產業在過去五年經歷了高速增長,市場規模從2018年的53億美元增長到2023年的超過170億美元。預計全球合成生物市場在可見的未來仍將保持較快發展勢頭,在2028年將成長為體量達到近500億美元的全球型市場。

4月26日,在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上,北京化工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天偉提到——目前由發改委牽頭,工信部和科技部等國家部委正在聯合研制國家生物技術和生物制造行動計劃,“生物制造+”是其中的關鍵內容。

政策利好的預期下,合成生物在A股市場刮起了一陣強風。其中,川寧生物連續收獲多個“20CM”漲停板。截至5月7日收盤,公司股價已經較4月22日收盤價上漲約80.40%。

作為由科倫藥業分拆出的生物發酵技術平臺企業,川寧生物主要從事生物發酵技術和合成生物學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在抗生素中間體領域,川寧生物已經成為國內規模領先、產品類型齊全、生產工藝較為先進的企業之一。而在合成生物學領域,川寧生物已經具備規模化優勢,公司合成生物項目占地591畝,分2期建設,預計總投資為10億元,一期項目建設有化妝品原料、保健品原料柔性生產線2條,主要產品包括紅沒藥醇、5-羥基色氨酸、依克多因、紅景天苷、麥角硫因等。

規模優勢外,川寧生物也已經搭建完成了從選品到研發再到大生產的全鏈條,是業內為數不多的合成生物全產業鏈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川寧生物位于新疆伊犁地區,可利用當地的地理、資源及區位優勢,從多維度降低生產成本,使公司產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更具成本優勢。

如在氣候方面,新疆伊犁具有適合生物發酵的溫度、濕度等氣候條件,適宜的氣候條件能夠提高發酵水平,進而降低公司的生產成本;能動方面,公司建有火力發電廠且靠近煤炭產地,整個新疆地區煤炭、能源成本相對較低,公司能源成本有較大優勢。

百億平臺優勢凸顯 克服源頭技術及量產難題

目前,合成生物學仍處在產業化初期,突破技術難題、提升關鍵技術科技含量、破解產品同質化是國內企業在該領域實現率先搶跑的關鍵。

以川寧生物主要業務所處的合成生物學中游為例,從實驗室研發到工業化生產可謂“九死一生”,曾有多個海外合成生物學巨頭克服萬難研發出合成生物學新產品,但都倒在了量產的前夕。

川寧生物經過多年潛心技術研究,已經在生產環節通過自主創新、技術引進、技術集成,在核心技術、關鍵環節、重點領域實現了多項突破。公司獨創的500m³發酵罐為目前全球范圍內抗生素最大發酵罐,單批次產量和效率大幅度提高,規模化效益顯著。同時,川寧生物注重創新投入,破解技術難題,率先打破技術壁壘,成為我國首家酶法生產7-ADCA產品的企業,新工藝大幅降低了產品生產成本,提高了公司經濟效益。

財務數據顯示,川寧生物歷年來研發投入穩定增長,2023年,公司的研發費用為5525.81萬元,同比增長56.18%。

除在生產環節提升效率,克服技術難題外,川寧生物深知底層技術的創新才是創新的源泉。為此,2020年,川寧生物在中國合成生物學的前沿上海,成立了上海銳康生物技術研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銳康生物”)。公司定位為合成生物制造高端研發創新中心,圍繞高端化妝品原料、保健品原料、高附加值天然產物、生物基材料等領域進行布局。

目前,銳康生物已采用前沿的合成生物學技術,打造了完整的合成生物學技術平臺,搭建了計算生物學菌種從頭設計平臺、自動化高通量菌種構建和篩選平臺、多尺度發酵過程優化平臺及大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平臺,打通了菌種設計、構建、測試和學習的工程閉環。通過多輪的迭代,選育出性能優良,能完全滿足工業化生產的工程菌,克服傳統生物育種的局限性,并極大提高研發效率。

以自動化智能化合成生物研發設備和液體工作站為例,川寧生物已經構建起高通量菌種構建和高通量篩選技術優勢。該自動化平臺可大幅度提高DNA自動化組裝和基因組編輯的效率,相當于20個有經驗的全職員工半年的工作量。同傳統依賴于人工為主的菌種構建和酶改造相比,該技術優勢能大大提高研發效率。

去年,銳康生物通過自主研發已向川寧生物交付紅沒藥醇、5-羥基色氨酸、麥角硫因、肌醇、角鯊烷、依克多因等產品。其中紅沒藥醇已成功在“綠色循環產業園項目”進行生產并已進入銷售階段。這是我國率先采用合成生物制造技術實現規模化生產的案例,該產品的發酵效價和糖轉化率在全球范圍內領先,在國內首先實現了該產品的商業化落地。

早期技術的投入離不開試錯的底氣與資本。尤其是針對合成生物學這樣的早期顛覆性技術,沒有堅實的托底就沒有放膽的投入。對于川寧生物而言,母公司科倫藥業已經用強大的資金、技術實力及堅定的耐心、信心為其構建起一個百億級的產業平臺。

通過這一平臺,川寧生物得以源源不斷地推動技術創新,不斷推出新的合成生物學產品和技術,保持其在行業中的技術領先地位;利用產業平臺的資源優勢,實現規模化生產,降低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增強公司品牌價值和市場認可度,有助于公司在全球合成生物學領域樹立領導地位。

2023年,川寧生物實現營業收入48.23億元,同比增長26.24%;歸母凈利潤9.41億元,同比增長128.56%。2024年一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23億元,同比增長19.96%;歸母凈利潤為3.53億元,同比增長100.98%。

川寧生物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其完美繼承科倫集團“冠軍基因”的體現。科倫藥業已經摘取了大輸液領域的全球桂冠,這種不可更改的精神氣質和不可回絕的心靈向往將在川寧生物身上得到再次印證。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化學制藥 生物醫藥 科倫藥業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