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5-10 21:47:57
每經記者 李娜 每經編輯 肖芮冬
私募圈又見失聯跑路事件,這次是中大型私募基金浙江瑞豐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豐達)。而關于產品投資人,坊間也有市場信息傳出,投資者大多為機構投資者,包括券商資管、自營等。對此,有40家券商資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每經記者)明確表示:沒有投資瑞豐達旗下的產品。
值得關注的是,有曾跟蹤調研過瑞豐達的券商人士告訴記者:“從去年三季度跟蹤公司以來,就沒見到過公司的投研人員、投資經理。”
前有杭州30億量化私募跑路事件還未塵埃落定,近日瑞豐達失聯跑路被立案事件再度被曝出。
與此前不同的是,有市場消息稱,瑞豐達的運營手法相當惡劣,且其投資者大多為機構投資者,包括券商資管、自營等。
對此,每經記者詢問了多家券商資管了解到,今日有多家券商資管進行了排查。截至記者發稿時,共有40家券商資管及券商資管子公司的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公司沒有購買瑞豐達的私募產品。一中大型券商資管人士告訴記者:“公司今天做了全面的排查,財富管理和資管都查了,我們全國都沒有(投資)瑞豐達的相關產品。”
深圳某券商人士向記者表示:“公司在自營、資管和子公司都查了,沒有購買瑞豐達私募產品。”
某大型券商資管人士也坦言:“這家私募就沒有入我們的池子,沒有進入白名單,肯定不能投。”
也有券商資管人士向記者表示:“各家風控還是有些不一樣,我們對投資范圍限制比較多,這種私募產品是不能碰的。”
此外,滬上某商資管人士坦言:“我們只能投知名私募,瑞豐達這種私募都沒有聽說過。”
而從記者了解的情況來看,基本可以排除大型券商資管投資瑞豐達私募旗下相關產品的可能。
值得關注的是,多位券商資管人士與每經記者交流時,表達了對于券商資管投資私募瑞豐達旗下相關產品這一市場消息的不理解或者是困惑:產品業績太好了,市場大跌的時候還在漲,這么異常的凈值表現,難道不覺得奇怪嗎?通常做二級市場的,不會對一級市場有這么大的興趣。
此外,一位曾盡調過瑞豐達私募的券商財富管理人士指出:“我從去年三季度開始接觸這家私募,線上和現場盡調都做了,到現在都沒有見到公司的投研人員、投資經理,而且公司和我對接的業務員,也一直在變動。”
據其介紹,瑞豐達各投資經理是分開辦公的,且不在同一地址,投資經理自行招聘本人團隊研究員。
“這樣的機制,這個私募投研團隊穩定性很成問題,很難形成合力。”有券商資管人士指出。
另外,有券商財管線人士透露:“公司的主觀多頭策略,即使保密協議簽署后,也不能提供產品持倉信息。而且旗下產品和市場同類產品差距很大時,公司也不提供相應地材料給予證明。對沖策略方面,也用的是1000股指期貨對沖,投資經理也是自行控制倉位。”
而由于投研團隊、內部治理、對外宣傳策略等多方面存在疑問,瑞豐達最終也沒有獲得那位盡調人員所在券商的代銷準入資格。
事實上,每有私募基金跑路事件發生時,總有質疑托管責任的聲音,此次也不例外。在有托管的情況下,私募到底是怎么把錢轉走的呢?
有券商資管人士指出,關鍵是瑞豐達交易新三板股票的方式,存在了一定的可行性。因為新三板的流動性欠佳,很多股票常年無人問津。如果對手方在低位收集籌碼,然后在高位賣出,通過私募基金去接盤,這確實可以把私募基金的資金轉移到對方手里。
也有券商資管人士表示,從目前市場披露瑞豐達的情況來看,他們是通過高價接盤新三板股票進行資產轉移,等于是兩家私募通過產品交易把錢套了出來。因為在瑞豐達重倉的公司中,還有一家叫江蘇瑞竹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產品持倉與其高度重合。
一中型券商資管人士指出,券商如果只按照常規復核產品凈值,而不是逐個去排查異常的話,估計有點難。而且像瑞豐達私募這種手法是很罕見的。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skd284566sdc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