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頻道

每經網首頁 > 四川頻道 > 正文

若葉圣陶來逛世園會

四川省委宣傳部 2024-05-13 21:14:13



 

靈感地圖 | 跟著名人游四川

大美四川,人文薈萃。從古至今,無數名人大家通過詩歌、散文、小說、繪畫等形式,描繪他們眼中的巴山蜀水自然地理與人文風貌。天府新視界“靈感地圖”策劃,聚焦名人大家筆下的巴山蜀水,持續推出一系列反映巴蜀人文風物的圖文內容,持續面向全國進行征稿。


游人如織的成都世界園藝博覽會,讓人看到了天府之國的花木繁盛,以及生物的多樣性。媒體的報道,文化人的書寫,從不同角度展現了當代生活的豐富多彩。如何更好地記錄這一盛會?如何讓成都乃至四川的美不僅僅停留在“驚鴻一瞥”,還能被永久地流傳下去?回過頭來看一看著名作家葉圣陶寫給四川的文字,或許能為我們提供一個思路。
80多年前,葉圣陶帶著一家老小離開故鄉蘇州入川,在蜀地一住就是8年。不尋常的緣分,是葉圣陶心中深深的羈絆,4次回川故地重游,更發出“第二故鄉”的感慨。他以書信、日記、詩歌等多種方式記錄自己的“入川記”,讓故土的風俗得以保留下來。

樂山,更長的歷史是被稱為“嘉州”,這是一座小城,有文化內涵,也是宜居小城。抗戰時,武漢大學遷入樂山,馬一浮辦復性書院。樂山這座小城一下子就熱鬧起來,街頭也充滿了南腔北調。樂山生活漸漸被“發現”。剛到樂山,葉圣陶就有這樣的觀察,“街道亦柏油路,有街樹,不甚修剪。無上坡下坡之麻煩。無汽車奔馳,僅有少數人力車往來,閑步甚安靜。”“渡江訪凌云寺,觀大佛,登東坡樓。山深秀,多樹木。大佛雕刻殊平常,而其大實可驚,以弟目測,其耳朵等于二人之身高。”
在嘉州生活期間,葉圣陶也訪名勝,首推烏尤,次為凌云,“烏尤土名烏牛,象形也,黃山谷嫌其不雅,改為烏尤。”“兀立大渡河與岷江交會處,四面環水,秋冬水落,則有一灘與凌云相連,可由此而之彼。全山蒙密樹,尤多楠木,大者有五六圍。從樹隙外窺,則江水安瀾,峨眉隱約云表。”
江畔也是可流連之地。葉圣陶“過江閑行,負暄迎爽,山翠四圍,倦則披草而行,興盡則覓渡而歸”,又“或往江邊拾石子,此間石子至可愛,勝于前往子陵釣魚臺時的江中所見者。凡色澤、紋理、形狀有可取者則撿之,歸來再為淘汰。如是者再,可得若干佳品。蓄于盆中,映日光視之,燦爛娛心”。這石子,倒是讓樂山生活多了趣味。

樂山三江匯流處 圖據樂山市委宣傳部
飲食生活,葉圣陶也特別留意當地的物產,茶是峨眉山萬年寺自制新茶,清釅芳烈,勝于上好龍井,西行以來,僅嘗此味。“我們平常喝云南沱茶,濃而已,全無清趣。”他感嘆“蜀中魚少,惟此間魚多”。小白魚的價格比重慶的還“相因”。小吃當中的餅餌糖食制作甚精,“云樂山類蘇州,殆以此故。”
樂山的安定生活,讓葉圣陶漸成“川人”。

成都是一座花城,生態亦好1941年2月,葉家已轉入成都,在葉圣陶的日記里,記錄了這段時間的生活:“少城一帶的樹木真繁茂,說得過分些,幾乎是房子藏在樹叢里,不是樹木栽在各家的院子里。山茶、玉蘭、碧桃、海棠,各種花顯出各種光彩,成片深綠和淺綠的樹葉子組合成錦繡。少陵詩道:‘東望少城花滿煙,百花高樓更可憐’,少陵當時所見與現在差不多吧。”
成都街上的行道樹為泡桐樹,也許是因街道太窄,樹干太貼近房屋,修剪起來常常要顧及屋面,便不顧到損傷樹的姿致,以致所有的泡桐樹大多很難看。金河御河兩岸的柳樹,修剪時把枝條鋸掉,只剩下一個光光的拳頭。總之,葉圣陶覺得很美的樹,因缺乏畫家的眼光,讓這些樹木缺乏美感。

成都市人民公園 圖據 “成都市人民公園1911”微信公眾號

 

少城公園是成都最早的公園,葉圣陶也常到這里吃茶、會友,比如朱自清就多次與他在綠蔭茶社見面,談詩、喝酒,很是快活。這是抗戰時的短暫時光。多年以后,葉圣陶依然有這樣的美好記憶:“成都憶,常涉少城園。川路碑懷新史始,海棠花發彩云般,茶座客聲喧。”
在葉圣陶眼里,成都儼然是第二故鄉。1961年,他重游成都,“慈竹垂梢見異裁,護溪榿木兩行栽。成都郊景常縈想,第二故鄉今再來。”從前,揚一益二,現在,葉圣陶對蘇州與成都都有了故鄉的情感。

成都的郊縣在抗戰時是怎樣的狀況?翻閱當時文人留下的筆記,并不多見。好在葉圣陶因“視學”的機緣,到過崇寧、彭縣、灌縣、郫縣等地,雖然這不是旅行,卻也可從中看到郊縣的風光。
崇寧縣城位于今成都市郫都區唐昌鎮。華陽縣的幾所學校躲避空襲疏散至此,北門外城隍廟為華陽中學所在地,這個廟很大,所用木材皆楠木,有公園可吃茶,另有北極橋,“橋甚長,上有屋面,橋下水流沖激有聲,洪水之際,其勢更大”。這兩個地方今天都不存在了。

崇寧公園 攝影/杜灃韜
從崇寧到彭縣,有“君平公園”,想來是嚴君平的遺跡了。沿途多竹樹,也可見幾戶人家,實則為川西竹林盤。對彭縣,葉圣陶有記:“北街大多店鋪,規模勝于樂山,有電燈,亦較樂山之電燈明亮。”彭縣有公園,園內有假山池亭,頗不錯。普照寺,柏樹茂密成林,房屋頗整潔,有花木,實為難得之居所。在葉圣陶看來,彭縣雖為小城,也有獨特之處。
灌縣給葉圣陶的印象不佳,雖系富庶之縣,“街市之整潔,店鋪之設備,皆不及彭縣”。但灌縣物產值得一記,伏龍觀蘿卜極有名,從前為貢品,“確鮮美”,地瓜鮮嫩異常,“非樂山可比”。在灌縣期間,葉圣陶也逛離堆公園、二王廟等處,這才對灌縣的印象有好轉。
在郫縣,葉圣陶僅去看了何武墓,“墓甚大,楠木參天,殊感陰森”。其他的名勝都沒有去看,他給出的理由是“余不喜觀古跡”。所以,只待一天,葉圣陶就匆匆離開了。
抗戰時局惡化,向內地遷徙成為常態。這種悲壯之舉,也使得許多文化人踏上了遷徙之旅。這種不幸,卻給內陸城市帶來了亮色。人們將目光投入更寬泛的內陸生活。像葉圣陶這樣來到四川的文化人不少。他們以書信、日記、詩歌等多種方式記錄自己的“入川記”,這也讓人看到下江人對待事物的態度,是與川人迥異的。


撰文/朱曉劍
供稿/成都市文聯 編輯/劉鵑 責編/謝夢 審核/姜明

 

責編 趙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