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2022年財務報告信息披露不準確 *ST美訊及多位高管被監管警示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5-15 14:30:46

◎因為2022年財務報告信息披露不準確,*ST美訊及多位高管被監管警示。

每經記者 彭斐    每經編輯 張海妮    

雖然已經過去一年有余,但因2022年財報數據披露不準確,*ST美訊(SH600898,股價1.13元,市值3.22億元,以下簡稱國美通訊)多位高管被監管警示。

5月14日,上交所向國美通訊下發的監管警示函顯示,根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山東監管局(以下簡稱山東證監局)出具的《關于對國美通訊設備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責令改正并對相關人員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2024〕36號)(以下簡稱《警示函》)查明的事實及相關公告,公司2022年財務報告信息披露不準確。因為上述原因,公司及其時任董事長宋林林、時任總經理宋火紅、時任財務總監郭晨被上海證券交易所予以監管警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引發監管的財務信息于2023年4月底披露,監管涉及對象目前仍在公司任職。

值得注意的是,因主營羸弱,國美通訊已經走到退市邊緣,公司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3907.26萬元,較2022年下降63.80%,歸母凈利潤則虧損1.12億元。截至2023年末,公司凈資產已變為負數。

計量不準確致營收多確認

山東證監局在《警示函》中稱,國美通訊對個別客戶的收入確認依據不充分,銷售退回會計處理不及時,收入計量不準確,導致多確認營業收入、營業成本。

公司相關行為涉及的并不只是一個客戶。比如,公司于2022年向某客戶銷售便攜式打印機等商品,上述商品于2022年12月30日退回倉庫,銷售退回會計處理沖減了2023年1月份的收入和成本;公司于2021年與某客戶開展指定供應商采購的電表貿易業務,分兩年交貨,公司采用凈額法確認貿易收入,2022年賬面確認的銷售電表數量大于實際交付數量。公司上述行為導致2022年多確認營業收入985.42萬元、多確認營業成本896.92萬元。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1.18億元。

除了上述多確認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的行為,國美通訊對個別客戶的信用減值損失計提不準確。《警示函》顯示,2022年末,公司對某客戶的應收賬款余額為4140.65萬元,該款項發生逾期,公司已對該客戶提起訴訟。公司按逾期款項賬面余額扣除保全凍結客戶的銀行賬戶資金、保全的所有權歸屬于該客戶的存貨價值的差額計提信用減值損失。

不過,公司保全的存貨中有賬面價值67.71萬元的存貨未銷售給該客戶,另外公司2022年暫估的對該客戶的應收賬款金額為不含稅金額,而計算信用減值損失時扣除的保全存貨價值為含稅金額,計算口徑不一致。公司上述行為導致2022年對該客戶的信用減值損失少計提227.28萬元。

今年4月25日,公司披露了《關于前期會計差錯更正的提示性公告》,公司就上述2022年度向上海保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保資)銷售電子價簽的ODM業務、應收上海保資往來款項壞賬準備、銷售便攜式打印機等物品會計處理、電表貿易業務收入確認時點進行梳理,對2022年度財務報表進行追溯調整。上述會計差錯更正后,公司2022年年度財務報表歸母凈資產調減341.68萬元,營業收入調減985.41萬元,分別占更正前金額的10.50%、8.37%。

上市公司及多位高管被監管警示

上交所方面認為,定期報告是投資者高度關注的事項,可能對公司經營發展和投資者決策產生重要影響。國美通訊理應根據會計準則對財務數據客觀、審慎地核算,并準確對外披露。公司對個別客戶收入確認存在會計處理差錯、信用減值損失計提不準確,導致相關定期報告財務數據披露不準確。

公司上述行為違反了《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則第15號——財務報告的一般規定》和《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1.4條、第2.1.1條、第2.1.4條等有關規定。《警示函》認定,公司時任董事長宋林林作為公司主要負責人、信息披露第一責任人,時任總經理宋火紅作為公司經營管理主要人員,時任財務總監郭晨作為財務事項具體負責人,對上述違規行為負有主要責任。

鑒于上述違規事實和情節,根據相關規定,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管理二部對公司及時任董事長宋林林、時任總經理宋火紅、時任財務總監郭晨予以監管警示。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公司股票已經披星戴帽站到退市邊緣,但國美通訊的背景并不簡單。

公開資料顯示,國美通訊的前身為鄭州市百貨文化用品公司,1996年4月在上交所上市。2003年8月,公司更名為三聯商社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2月,山東龍脊島建設有限公司競拍獲得公司股份2700萬股,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黃光裕。

4月24日晚間,公司披露了2023年財報,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3907.26萬元,較2022年下降63.80%,歸母凈利潤則虧損1.12億元。截至2023年末,公司凈資產已變為負數。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31810829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財務 監管 信息披露 高管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