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平安健康險總精算師丁雯:主動健康管理是醫療險發展的長期趨勢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5-16 21:55:09

丁雯表示,以往的醫療險只保健康體一直被市場詬病。最近兩年來,保險公司針對不同人群的需求,陸續推出了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更多的亞健康人群、帶病體則對健康管理有著剛性需求。

每經記者 涂穎浩    每經編輯 張益銘    

截至2023年,我國商業健康險市場保費規模為9035億元,已成長為一個近萬億元級別的市場,但和發達國家市場相比,我國商業健康險仍處于發展初級階段。從健康險產品結構格局看,醫療險對重疾險產生明顯替代效應,市場潛力日漸凸顯。

“醫療險跟重疾險不一樣,重疾險需要控制發生率,但醫療險可以控制兩個地方,一是通過人群篩選控制發生率,二是通過健康管理控制醫療成本。”近日,平安健康險總經理助理、總精算師丁雯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醫療險確實應發揮一下健康管理的價值,基于強勁的市場需求,對高品質的醫療險市場前景較為看好。

與以往醫療險附加綠通、體檢等服務形式不同,丁雯告訴記者,未來,主動健康管理將成為醫療險發展的長期趨勢。比如,在家庭醫生介入的基礎上,與主動健康管理的服務聯動起來,在真正意義上幫助用戶管理好自身的健康。根據《健康保險管理辦法》要求,健康管理服務成本不得超過凈保費的20%。丁雯表示:“我們也在努力充分利用好這個服務的功能,提升服務價值。”

受訪者供圖

覆蓋亞健康人群 發揮健康管理價值

據平安健康保險2022年發布的《企業健康指數白皮書》,近五年來成人慢性病患病率逐漸上升,糖尿病患者占比從9.7%上升到11.9%,高血壓患者占比從25.2%上升到27.5%。在益普索《全球趨勢洞察報告(2023)》中,86%的全球消費者已經意識到“我需要為自己的身體健康付出更多努力”。

以往,醫療險產品聚焦于健康體,隨著醫療險創新產品的不斷推出,讓更多的非標準體人群也擁有了獲得保障的機會。丁雯表示,以往的醫療險只保健康體一直被市場詬病。最近兩年來,保險公司針對不同人群的需求,陸續推出了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比如平安健康保險頤享易保醫療,通過簡單健康告知、免體檢的設計,實際上讓一部分的亞健康人群也能快速投保,這是醫療險發展過程中的一大變化。

隨著承保人群的不斷擴容,醫療險的創新方向也從以往的“重保障”,逐步向“重服務”轉變。“醫療險中不同人群的需求差異很大,健康人群對健康管理和醫療服務的需求都不迫切。”丁雯表示,以往醫療險產品中的“保險+服務”更多的是圍繞就醫的全流程中,如陪診、陪護、綠通、二次診療等服務,這些服務相對輕量。

更多的亞健康人群、帶病體則對健康管理有著剛性需求。在丁雯看來,通過動態健康監測預警服務,化被動為主動,隨時守護及管理客戶健康。比如實時動態監測體溫、心率、血氧、血壓等健康數據,解析消費者的健康狀況、體征數據及運動、睡眠狀態,為客戶提供全面、高頻、動態的健康評估服務。一旦出現異常指標,健康模型智能評估后將觸發4級預警機制,結合客戶的實際情況,會以電話、短信、企微通知等方式提醒客戶本人或緊急聯系人。這樣的健康管理服務能夠貫穿在保單生效的每一天,也更能體現醫療險的價值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底實施的《健康保險管理辦法》,將健康管理服務分攤成本上限提升至凈保險費的20%,為“保險+健康管理服務”模式創新提供更大空間。丁雯在受訪時透露,目前一些重服務的醫療險產品中,健康管理服務的成本已大大提升,可以充分利用好這個額度。

與健康管理融合 商業保險從“保疾病”到“保健康”

《“健康中國”戰略背景下的健康保險與健康管理融合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衛生總費用約8.48萬億元,占GDP比重7%,較2021年增長12.24%,整體衛生支出壓力較大。究其深層次原因,便是健康供給與健康需求之間存在不匹配。健康風險發生了變化,但是相應的醫療供給沒有跟上。

報告認為,商業健康保險與健康管理進行融合,可以很好地應對健康風險變化,對慢病進行提前發現、提早干預、提早治療,對慢病進行管理,降低慢病的后期醫療費用,從而滿足群眾多元的健康服務需求,降低總體醫療支出。

此外,商業保險與健康管理之間的聯動有助于保險業從風險等量到風險減量,從“保疾病”到“保健康”的業務模式轉型。保險公司向風險減量管理發展,主動干預和介入到整個風險管理的全鏈條過程中,有助于減少疾病發生率和醫療費用支出,從而形成客戶和保險公司的雙贏。

丁雯介紹稱,基于2萬元免賠額的產品設計、不包含門診責任等產品設計,“保險+健康管理”的醫療險產品價格水平處于百萬醫療險和高端醫療險之間。

近年來,囿于醫療濫用和個人就醫的逆選擇,高端醫療險被薅羊毛的現象極為普遍。隨著賠付率高企、險企控費難,市面上一些高端醫療險產品通過漲費、限制門診理賠、提高理賠門檻應對,消費者體驗隨之下降。在丁雯看來,不包含門診責任的產品設計也是對人群的篩選方式:對于買門診責任的客戶,可能更關注的是便捷性,如在私立醫院不用排隊,但不可避免地會產生薅羊毛的問題;只選擇住院責任的客戶,更關注的是醫療險的價值,如能夠在知名醫院就醫、享受全球醫療資源等。

丁雯還表示,發力“保險+健康管理”產品,符合平安集團的“醫療養老戰略”。“從養老角度而言,不僅需要年金險,也通過跟醫療險的組合,更完善的考慮客戶養老保障的需求,整合集團在醫療服務產業鏈上的資源,體現了平安在醫療養老領域發展的差異化。”在其看來,對于代理人而言,通過“保險+健康管理”醫療險與年金險的組合銷售,也能更好地定位關注價值的客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醫療 管理 平安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