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5-21 18:31:59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編輯 肖芮冬
周二A股各大股指回落,上證綜指跌0.42%至3157.97點;深綜指跌0.75%,創業板綜指跌0.87%,科創50指數跌0.70%,北證50指數跌1.18%。全A總成交額為8018億元,較周一的9980億元顯著縮窄。
由周二A股盤面看,汽車整車、消費電子等少部分板塊表現稍好。這類個股上漲或多或少應與一則利好消息相關——發改委稱將加快推進消費品的以舊換新,擴大汽車、家電、手機等商品消費和文旅等服務消費,加大力度培育打造消費的新場景、新業態等新的增長點。
而前一天大漲的金屬股今日跌幅領先。此外,船舶制造、航天航空、采掘行業、珠寶首飾等板塊跌幅也稍大。
A股上周五發力上攻,但周一就有些放量滯漲,周二縮量回落,這說明人氣有所轉弱。當人氣轉弱時,一些“妖股”卻上躥下跳,典型的如南京化纖。該股周一上演了“天地板”,周二緊接著就又來個“地天板”。我覺得投機氣氛增強或許會有助于消除盤面的沉悶感,但一般無助于提振市場人氣。落在比較成熟的投資者眼中,通常投機性個股較多時,市場一般較缺乏趨勢性的機會,這才使得部分不安寂寞的資金去瞎炒一番。
隔夜美股三大股指漲跌互現,周二港股顯著低開,其后也無多大起色,收盤時也跌去不少。恒指最終跌2.12%,恒生科技指數大跌3.74%。港股中的一些內地電動汽車股跌幅稍大,原因是理想汽車近期公布的業績不及預期且股價出現了大跌。
港股近期表現相當不俗,經常會出現連續性上漲勢頭,且由漲幅看,已進入技術性牛市。當港股一漲再漲時,許多投資者可能已經習慣了港股的上漲,所以周二的低開低走就顯得有些突兀了,一定程度上也對A股情緒帶來些影響。
大家知道,以往北方資金流向是實時顯示的,現在該信息已不發布,所以投資者只能主觀猜測北向資金可能的動向。在這種情況下,一旦A股投資者發現港股大幅低開且其后也不見反彈,投資者的買入意愿也不免會受到些損傷。
晚間北向資金數據發布,全天凈賣出A股19.67億元。雖然北向資金的確是在拋售,但拋售量其實也不算大,與周一及上周五的大幅凈流入相去甚遠。
大盤雖跌,但個人仍建議投資者持股觀望,不必過分看重一兩天走勢。就滬綜指來說,周二的下跌算是回封了周一的跳空缺口,這應屬于較常規走勢,投資者一般不必過度憂慮。
近期外圍缺乏重磅數據,美元可能不會大動。在國內,4月經濟數據已基本出齊,而5月份中國經濟數據還得兩三周才公布,所以接下來投資者一般宜重點觀察樓市變化及新屋收儲相關的后續細節,主要是觀察收儲資金來源能否擴大、各地執行效率如何。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每經牛眼(微信號:njcjnews)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33124293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