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5-21 23:20:09
每經記者 董天意 實習記者 劉曦 每經編輯 裴健如
苦等3個多月,高合汽車終于迎來“白馬騎士”。據相關媒體報道,高合汽車已于5月16日獲得了iAuto Group Inc(以下簡稱iAtuo)10億美元融資,且高合汽車母公司華人運通也與iAtuo正式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根據《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合作范圍包括生產協同、股權并購、技術合作、品牌和國際銷售對接,以及供應鏈與生產制造的相關整合。iAuto全力支持高合汽車復工復產,計劃投資10億美元,作為高合汽車重組的第一輪資金,雙方目標是在2024年上半年財報公布前完成交易。
視覺中國圖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高合汽車方面求證,但截至發稿未獲回應。而據《中國證券報》報道,高合汽車回應稱,“雙方合作的具體信息以官宣內容為準,更多信息請關注官方渠道的發布”。
高合與iAuto合作?
公開資料顯示,iAuto是一家在美國特拉華州注冊成立的公司,核心業務為清潔能源整車及關鍵零部件的研發、生產、集成銷售及運營,在清潔能源車輛動力總成及電機系統領域持有國際專利,團隊成員具有金融、投資及咨詢服務領域背景。
記者登錄iAuto官方網站時發現,該網站顯示“正在進行維修,無法顯示”。
公開資料顯示,在與高合汽車合作前,iAuto已在國內和其他企業成立合資公司。例如,今年1月,iAuto和中賃國際有限公司在浙江嘉興成立了埃奧特(嘉興)汽車有限公司,雙方持股比例分別為30%和70%,經營許可項目中包括道路機動車輛生產、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汽車零部件研發及配件制造等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港股上市公司正道集團(HK01188)2023年9月的一份諒解備忘錄公告,iAuto的最終實益擁有人為正道集團董事會主席仰融。仰融曾是華晨汽車集團的創始人之一。
正道集團2023年財報則顯示,該公司已從事電動汽車開發超過十年,已經掌握了電動汽車生產的所有主要領域及零部件技術能力。目前正道集團正在探索進入產品及制造工藝開發、工業化及生產階段的契機。
早在今年2月,高合汽車宣布停工停產6個月時,高合汽車創始人丁磊認為,“大量的資源都撲過來,收購和投資的都有,高合還是很有機會的”。不過,他也承認,公司翻身的窗口期最多三個月,“3個月,我們會拼盡一切努力把公司救活”。
此后,曾有長安汽車、一汽集團等參與收購高合汽車的傳聞傳出,但或被否認,或無回應。為了自救,高合汽車高管還曾參與直播帶貨。
對于高合汽車與iAuto的合作,汽車分析師、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客座教授張翔認為,“首先,時機很重要,高合已經停工停產3個多月,極度缺錢,假如在去年,注資肯定就不止10億美元。另外,目前,海外車企在新能源行業的技術相對落后于中國企業,且中國新能源車行業面臨品牌過多的問題,這種背景下,投資一個現成的項目,更加直接”。
在張翔看來,iAuto在投資前應該已經考察過中國市場,并且在自身資金有限的情況下,高合汽車應該就是那個最佳選擇。“iAuto投資入股,也就意味著高合成為一家中外合資企業,也能夠解決關稅問題。同時,借助iAuto在美國的經驗,開拓海外市場或許也會更順利。”張翔分析稱。
已開始團隊復建?
另據界面新聞報道,高合汽車母公司華人運通于5月17日對內發布關于公司重組期間工作組公告,決定成立重組工作組和聯合運營工作組。根據公告內容,在iAuto的資金、技術和訂單等一系列資源的支持下,5月17日高合汽車已經開始團隊復建和恢復生產的準備工作。
公告內容顯示,此次高合汽車重組成立兩個組,分別是“重組工作組”和“聯合運營工作組”。重組工作組將主要負責股權到所有運營相關活動,包括但不限于所有債務處理,下設股東、政府、供應商、員工四個小組,同時任命Jack YEUNG與Amy ZHANG為組長;聯合運營工作組將主要負責公司日常的決策與運營,公司整體戰略規劃、整體預算、薪酬體系的決策需向丁磊與jack YEUNG匯報。
據悉,在上述公告中多次出現的Jack YEUNG就是iAuto的CEO。
汽車行業極度依賴規模經濟,從行政管理到研發、銷售乃至固定資產投資(例如工廠設施)的各項成本,都需要大規模的銷售來分攤。而高合汽車當前的銷量并不理想。
數據顯示,2021年和2022年,高合汽車累計銷量分別為4237輛和4349輛;2023年9~12月,高合汽車銷量分別為1735輛、1834輛、696輛和564輛;2024年1月,公司銷量僅為232輛。
如今,在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激烈競爭下,高合汽車若要恢復正常運營并提升市場競爭力,研發、生產、營銷、品牌建設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而來自iAuto的這筆資金是否僅為第一階段投資,以及后續是否有進一步的資金支持,也是影響高合汽車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其后續表現仍有待時間和市場的檢驗。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