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銀行招聘觀察 | 復合型金融科技人才備受青睞,國有六大行去年末已坐擁9.5萬科技員工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5-24 22:10:45

每經記者 張祎    每經編輯 廖丹    

越來越多從校園走出的“準程序員”不再只盯著互聯網大廠,而是選擇將銀行作為進入職場的“第一站”。

“入職后主要做哪方面的工作?”“公司的工資待遇如何?”“入職后是否會有輪崗安排?”今年的春季校園招聘中,在工商銀行軟件開發中心某地研發部的一場校園招聘宣講會上,參會的高校學子對銀行技術崗位興趣濃厚,向現場宣講人員拋出了一系列問題。

近年來,伴隨著數字化轉型的步伐逐漸加快,銀行業持續加大金融科技布局,提升金融服務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僅從國有六大行看,2023年在信息科技上的投入就合計超過了1200億元,科技人才在員工中的占比亦進一步提高。在此背景之下,科技崗依然是銀行招聘的關注熱點。

回看各大銀行發布的2024年度春季招聘信息,無論是銀行總行直屬的金融科技部門,還是旗下分行以及子公司,均提供了豐富的科技崗位。同時,隨著對AI大模型研究和應用的加快,部分銀行除了招聘數據分析、軟件開發、網絡安全等專業方向的技術人才外,還加大了對具備大模型開發和應用能力的金融科技人才的吸引和培養力度。

“人工智能技術為銀行實現數字化轉型、提升創新能力注入了新動力。”西南財經大學教授、博導,四川省金融科技學會會長兼首席經濟學家張曉玫表示,銀行在人工智能領域進行人才布局,一方面有助于銀行推進數字化轉型進程,優化風控能力,提升運營效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銀行創新能力,豐富產品種類,創新業務模式,提升服務質量,滿足客戶日益多元化、個性化的金融需求,提高銀行獲客能力。

工商銀行軟件開發中心進入校園宣講,在2024年春季校招中積極攬才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祎 攝

“金融+科技”復合型人才搶手

“如果我們的專業技能可以與金融業相結合,在反洗錢、反欺詐研發等方面做出一些研究成果,感覺非常有價值。”

今年,在一場由工商銀行軟件開發中心某地研發部舉行的春季校園招聘宣講會結束后,一位某高校人工智能專業學生對每經記者表示,金融行業是其重點關注的擇業方向,銀行科技崗在工資待遇上或許不及互聯網大廠,但他感覺工作時間會相對規律,而且自己未來在職業發展上也有機會向金融專業轉型。

公開信息顯示,在2024年春季校招中,工商銀行軟件開發中心珠海總部以及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杭州、西安等6地研發部皆放出招聘計劃,7城合計招聘人數超過200人,除了少量行政崗和財務崗外,大多為科技菁英崗,主要面向計算機類、電子信息科技類、數理統計類相關專業的畢業生。

作為“數字工行”建設的主力軍,工商銀行軟件開發中心主要負責工商銀行的應用研發、新技術研究、技術管理、服務支持、生產運維、人才培養任務,共有員工7200余名,是該行最大的直屬機構。

從金融業數字化轉型進程看,銀行業一直走在前列,其釋放的大量科技崗位需求,也為校內相關專業學子帶來了除互聯網大廠之外的另一種選擇。

今年春招中,中國銀行總行直屬的軟件中心、信息科技運營中心分別計劃招聘150人、34人,全資子公司中銀金科則計劃招聘35人。此外,中國銀行絕大多數發布了招聘公告的境內分行也都計劃補充信息科技崗人員,到分行各級機構從事信息科技相關工作。

為了助力“數字化新交行”建設,交通銀行總行金融科技部門在2024年春季校招中推出了金融科技管理培訓生、軟件開發工程師、軟件測試工程師、IT系統管理、業務分析師、創新研究員等崗位。此外,部分分行也在招聘金融科技儲備生或金融科技方向人才。

作為今年春招的“大戶”,農業銀行對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同樣熱切。農業銀行研發中心、數據中心提供軟件研發崗、產品研發崗、信息技術工程師崗的同時,浙江、山東、湖南、廣東、海南、山西、大連、寧波、廈門等省/市分行的金融科技崗或信息科技崗也有進員計劃。

除了國有大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在今年春招中也在繼續挖掘科技類人才。比如,民生銀行推出“民芯”金融科技人才計劃,總行數據管理部擬招聘數據治理工程師、智能算法工程師、監管統計分析經理,總行信息科技部擬招聘開發架構師,西安、青島、廈門等多家分行擬招聘金融科技崗人員。

招銀網絡科技作為招商銀行的全資子公司、總行軟件中心,其深圳、杭州、成都三地研發中心在2024春季校園招聘中均釋放出了崗位,主要招聘后端開發工程師、算法工程師、數據開發工程師、智能運維研發工程師、測試開發工程師等。

興業銀行集團旗下的興業數金是國內首家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在今年校園春招中,興業數金擬招聘JAVA開發工程師、移動端開發工程師、前端開發工程師、數據開發工程師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眾科技人才中,會技術、擅創新、懂市場的復合型人才備受銀行追捧。深圳市金融科技協會在2023年發布的《金融科技領域人才發展藍皮書》指出,金融科技人才是一類典型的復合型人才,其中,能夠在技術與管理、技術與業務、業務與管理等方面跨界融合的人才擅長解決交叉領域難題,是金融機構、金融科技企業招聘的熱選人才。

“懂業務、懂技術、懂管理、跨領域”,平安銀行在2023年年報中透露的人才培養模式就顯示,該行正在注重培養復合型金融科技人才,并由此構建了以梯隊培養、專業培養、復合培養“三位一體”的金融科技人才培養體系。

從招聘情況看,今年廣發銀行除多家分行有招聘金融科技類人才的計劃外,負責全行IT系統研發建設、齊聚“金融+科技”復合型人才的總行研發中心也放出崗位,涉及后端開發、前端開發、信息安全、數據研發方向、算法方向、測試方向等。

農業銀行浙江省分行今年也推出了軟件開發、網絡安全、產品架構、數據分析等方向的金融科技管培崗,并強調將通過提供多崗位學習機會培養金融科技復合型人才。

張曉玫介紹,四川省金融科技學會研究團隊調研發現,數據挖掘與分析、機器學習、云計算、信息安全等都是目前銀行業比較看重的金融科技技能。此外,對于技術人才來說,專業的金融知識也必不可少。

發力“AI”賽道

有銀行招聘大模型專家

工商銀行建成同業首個全棧自主可控的千億級AI大模型技術體系,率先實現在多個金融業務領域創新應用;興業銀行發布百億級大模型ChatCIB,上線6類數字助手,形成首批AI大模型場景賦能;平安銀行將大模型技術用于汽車金融AI驗車等場景……縱觀上市銀行2023年年報披露信息,不難發現,多家銀行已在探索和實施AI大模型在金融服務中的各種應用場景,以提升服務質量、運營效率和風險管理能力。

從今年的春招情況看,隨著對AI大模型的研究和應用的加快,部分銀行正在加大對具備大模型開發和應用能力的金融科技人才的吸引和培養力度,積極構建能夠支持大模型技術發展和應用的人才庫。

比如,工商銀行軟件開發中心珠海總部以及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杭州、西安等6地研發部在進行2024年春季校招的同時,也啟動了社招工作,招聘具有一定工作經驗的科技人才,部分崗位涉及人工智能以及大模型的研發與應用。

在工商銀行軟件開發中心上海研發部的招聘計劃中,就包括大模型方向的算法專家和數據工程專家。從崗位職責看,算法專家需能夠規劃和突破基于海量數據的語言理解和生成大型模型,推動大型模型技術在業務端的產業應用落地和發揮業務價值;數據工程專家負責大模型數據任務構建,推動大模型應用方向數據標注工作,并要求對大模型的prompt撰寫有了解,能夠根據應用場景進行prompt調優。


工行軟件開發中心2024年社招中發布多個大模型方向的崗位需求

在交通銀行,其科技子公司交銀金科今年春季校招中計劃招聘AI算法工程師、測試工程師、前后端開發工程師、數據分析師、網絡工程師、運維工程師等。其中,AI算法工程師的崗位職責包括負責人工智能項目的開發與實施、深度學習相關模型設計及優化、發展和掌握人工智能關鍵技術和應用等。

作為招商銀行最重要的技術貢獻者,招銀網絡科技不但在春季社招中擬招聘大模型算法工程師,開展大模型前沿技術及應用的研究和引入,還啟動了第8季數字金融訓練營(2025屆校招提前批)的招募工作,從“AI”“數據”“產品”三大賽道挖掘金融科技新生力量。在“AI”賽道,該公司要求參與者熟悉AI大模型、自然語言處理、多模態學習等多種生態,善于駕馭AI賦能金融服務產業。

“人工智能技術為銀行實現數字化轉型、提升創新能力注入了新動力。”張曉玫表示,銀行在人工智能領域進行人才布局,一方面有助于銀行推進數字化轉型進程,優化風控能力,提升運營效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銀行創新能力,豐富產品種類,創新業務模式,提升服務質量,滿足客戶日益多元化、個性化的金融需求,提高銀行獲客能力。

但她同時提醒,銀行的“人工智能+”并不是簡單運用相關技術,重點需要考慮人工智能的技術特性與銀行現有業務融合的可行度,這背后需要大量相關領域優質人才進行研判。

六大行去年金融科技投入超1228億元

科技人才“濃度”進一步提升

隨著技術演進以及市場變化,銀行業的金融科技正朝著客戶導向、數據驅動、安全合規、開放協作、成本效益等方向發展,在信息科技上的投入也在持續增加。

梳理各銀行披露的年報數據,記者發現,2023年,國有六大行在信息科技方面的投入合計超過1228億元,相較上年增長5.38%。截至2023年末,六大行金融科技條線員工數量共計約9.49萬人,整體增速約為8.6%,其中交通銀行和農業銀行的科技條線增員幅度更是在30%以上。

從信息科技投入規模看,2023年,六家大行均達到了百億級別,有四家更是超過了200億元。其中,最高的是工商銀行,達到272.46億元;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緊隨其后,分別為250.24億元、248.50億元、223.97億元;交通銀行為120.27億元,郵儲銀行為112.78億元。

從信息科技投入增速看,建設銀行、農業銀行領跑,分別同比增長了7.45%、7.06%;郵儲銀行增速接近6%,同比增長5.88%;中國銀行、工商銀行、交通銀行增速也均超過了3%,分別為3.97%、3.9%、3.4%。

在人才儲備方面,截至2023年末,擁有科技員工最多的是工商銀行,達到了3.6萬人,與上年持平;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的金融科技人才規模均保持在萬人以上,分別為16331人、14541人、13150人,同比增長3.29%、9.18%、31.22%;交通銀行、郵儲銀行也分別升至7814人、7055人,同比增長33.30%、10.70%。

就人才結構看,工商銀行不但金融科技人才最多,而且占比最大,2023年末金融科技人員占到了全行員工的8.6%,同比提升0.3個百分點。該行在年報中表示,該行持續優化科技人才結構,依托“科技菁英”招聘品牌及集中培養機制,帶動基層金融科技職能加速向創新研發與營銷服務支持轉型。

2023年,交通銀行聚焦全行數字化轉型戰略,全力推進科技萬人計劃落地落實,2023年全行新招錄科技理工應屆生占比提升至70%。年末,交行金融科技人才總量同比增長逾33%,在全行員工中的占比快速提升近2個百分點,達到8.29%,占比僅次于工商銀行。

此外,農業銀行去年金融科技人才數量也有較快增長,增速超過31%,在全行員工中的占比升至2.90%,同比提升了0.7個百分點。

除了國有大行,不少全國性股份行也在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和布局力度。例如,中信銀行面對數字化浪潮,近三年累計投入近280億元,復合增速達17%,2023年末科技人員隊伍壯大至5600余人;

興業銀行以“企業級、標準化”方法論推進數字化轉型,2023年信息科技投入83.98億元,年末科技人員數量較上年末增長16.85%,達到7828人,占員工總數比例升至13.91%,同比提升2.04個百分點;

招商銀行以“線上化、數據化、智能化、平臺化、生態化”為演進方向,從“線上招行”邁向“智慧招行”,2023年信息科技投入141.26億元,2023年末研發人員達到10650人,占員工總數的9.14%。

面對技術變革以及數字化轉型向縱深邁進,銀行接下來又該如何做好人才儲備,應對未來市場競爭與挑戰?對此,張曉玫從三個方面給出建議:

一是加大外部金融科技人才的引進力度,探索制定合理的薪酬與晉升機制,既要“引得進”,又要“留得住”;

二是在銀行內部培養金融科技人才,通過定期開展內部培訓、在線課程等方式,提升員工的相關素養與綜合能力;

三是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等的合作,通過產學研合作,引入外部專家智庫,獲取金融科技領域最新的技術動態和前沿研究成果,占據先發優勢。

而對于意向從事金融科技工作的高校畢業生而言,眼下重點考慮的,是如何在專業學習的基礎上積累更多的技術應用實踐經驗,打造真正的職場競爭力。有學生對記者坦言:“比起繼續深造,早點參加工作可能更有優勢,因為現在科技變化太快了,如果不能與最新的技術發展趨勢保持同步,感覺自己很容易被替代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銀行 科技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