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去年四川經濟總量超6萬億元,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長6.1%,將加快建設世界級優質清潔能源基地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5-27 14:07:06

◎2023年,四川經濟總量超過6萬億元,增長6%,增速在排名居前十位的經濟大省中并列第一;今年一季度增長6.1%。

◎四川是全國重要的水電基地,水電裝機約1億千瓦,裝機規模和年發電量均居全國第一。

每經記者 李宣璋    每經編輯 陳旭    

5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堅定推進高質量發展 切實擔負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四川使命”有關情況。

四川省委副書記、省長黃強在發布會上介紹,四川歷來是國家的戰略腹地,是人口大省、科教大省、經濟大省。2023年,四川經濟總量超過6萬億元,增長6%,增速在排名居前十位的經濟大省中并列第一;今年一季度增長6.1%。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總書記親自擘畫的國家區域重大戰略,是四川現代化建設的總牽引,我們與重慶共同打造帶動西部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黃強表示,在“雙圈”建設中,四川突出“一體化”和“高質量”,強化成都和重慶兩個超大城市的聯動,優先推進成渝主軸發展壯大。

“成都加快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去年經濟總量已經突破2.2萬億元。”黃強強調。

發布會現場 每經記者 李宣璋 攝

去年四川在鐵路、公路等領域投資居全國第一

黃強在發布會上介紹,四川雖然是西部省份,但科教人才資源豐富,并且擁有全部41個工業門類。

“我們著力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在川高校137所、科研機構369家,近年來國家又布局了一批戰略科技力量,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達到205個。”

黃強介紹,四川立足產業基礎和科研優勢,開展前沿科技攻堅突破行動,啟動實施了一批重大科技專項。把人工智能作為一號創新工程,推動綠氫全產業鏈發展和推廣應用,打造生物技術、衛星網絡、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無人機和工業互聯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低空經濟和商業航天。

為了推動高質量發展,四川以企業為主體,牽頭組建了技術創新中心或者創新聯合體,讓“實驗室”牽手“生產線”,大力鼓勵、激勵、包容顛覆性、前沿性、引領性創新,在重視“從0到1”創新的同時,還注重“原點突破式”創新,讓更多科研成果加快變成產業“成品”和發展“結果”。

與此同時,四川的傳統產業規模也比較大,并大力推進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加快壯大3個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3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成都、德陽、綿陽、宜賓入選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市。

四川把推進新型工業化作為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大力實施六大優勢產業提質倍增行動,電子信息、食品輕紡、能源化工3個產業規模超過萬億元。

在固定資產投資方面,四川加大促進產業發展、基礎設施、民生事業等領域的投資,去年工業投資增長22.3%,鐵路、公路投資全國第一,在建水利工程總投資為歷史之最。

在消費領域,四川著力激發消費潛能,去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高于全國2個百分點,成功舉辦成都大運會、“湯尤杯”世界羽毛球錦標賽激活了體育、文娛消費,現在成都的球賽、演唱會一票難求。

此外,四川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高質量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創建若爾蓋國家公園,長江黃河干流四川段水質穩定在Ⅱ類及以上,實現一江清水向東流。

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

今年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中,“高質量發展”作為高頻詞出現了30多處。

黃強在發布會上表示,在思想認識上,四川堅持新發展理念這個“指揮棒”“紅綠燈”,發展必須是、也只能是高質量發展。今年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把“高質量發展明顯進位”作為重要目標之一,要求全省各地“比一比、賽一賽高質量發展的真成績”。

在工作抓法上,四川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緊抓不放,堅持科技、產業、教育、人才一體推進。

四川創新資源豐富,并以企業為主體,牽頭組建了技術創新中心或者創新聯合體,讓“實驗室”牽手“生產線”,大力鼓勵、激勵、包容顛覆性、前沿性、引領性創新,在重視“從0到1”創新的同時,還注重“原點突破式”創新,讓更多科研成果加快變成產業“成品”和發展“結果”。

黃強舉例說,重型燃氣輪機是很多大國重器的“心臟”,東方電氣集團13年磨一劍,自主研制的國內首臺F級50兆瓦重型燃機輪機實現了商用,打破了國外壟斷,被媒體譽為中國“爭氣機”。

“目前,我們已支持龍頭企業牽頭組建綠氫、釩鈦、人形機器人等7個創新聯合體,突破了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研制出了多個重要產品。”黃強表示。

在突破口上,四川堅持以機制創新突破體制障礙。“工作推不動要靠創新,創新推不動就必須靠改革。我們以改革的思路、創新的辦法解決‘成長中的煩惱’,小切口、大縱深,鍥而不舍、久久為功,爭取最大的效果。”

黃強舉例說,川藏鐵路是人類歷史上難度最大的鐵路工程,正在建設的雅安至林芝段要穿過七條河流、八座山峰、200多個活動斷裂帶,可以說是在崇山峻嶺中修建“巨型過山車”。四川探索打造新型舉國體制“試驗田”,由企業和地方共建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把不同體制的力量融合在一起、形成合力,已經和正在攻克這一世紀工程的世界性難題。

川渝正共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今年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第五個年頭,兩地產業協同發展正成為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新亮點。當前川渝兩地產業協同發展取得了哪些進展?

對此四川省發展改革委主任代永波介紹,雙城經濟圈建設實施以來,碩果累累。2023年“雙圈”經濟總量達到了8.19萬億元,以全國2%的國土面積貢獻了6.5%的經濟體量,作為國家發展戰略腹地的承載能力明顯增強。

與此同時,川渝科教資源豐富,產業基礎較好,攜手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產業配套鏈、要素供應鏈、產品價值鏈、技術創新鏈“四鏈”融合,啟動實施了成渝地區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提升行動,已經迸發出“1+1>2”的協同效應。

“我們著力做強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汽車、特色消費品4個萬億元級的‘當家’產業,在產業配套、平臺建設、品牌培育等方面協同發力,世界級產業集群嶄露頭角。成渝地區電子信息產業,是全國首個跨省域國家級的先進制造業集群,產值占全國的七分之一。四川新型顯示面板出貨量居全國第三,全球近20%的柔性屏幕貼上‘四川造’標簽。”代永波表示。

川渝產業本來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兩地注重打造共生共贏的產業生態,產業協同發展的態勢越來越明顯。400余家的汽車零部件企業相互服務整車配套,全域配套率達80%,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四川時代和重慶長安汽車共同組建時代長安,“四川造”的動力電池正源源不斷地裝上“重慶車”。

四川和重慶正在共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共同打造了3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4個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深地暗物質實驗室、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產生了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研成果,正在加快推廣應用。當前,兩省市一體化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積極承接國家重大生產力布局,積聚了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努力建設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四川擁有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有可愛的大熊貓、神秘的三星堆、神奇的九寨溝,每到節假日,都是熱門的旅游目的地。

嘉賓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觀看新出生的大熊貓幼崽 新華社記者 胥冰潔 攝

四川省副省長左永祥在發布會上介紹,四川文旅的美譽度是古已有之。近年來,四川加快文化強省、旅游強省建設,四川文旅的吸引力、影響力、競爭力不斷提升。就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來川旅游的人數達到了4000多萬人次、同比增長9.5%。

一方面,四川推動古蜀文明、三國文化、紅色經典、人文巨作交相輝映。“一門三詞客、家風萬古傳”的三蘇祠,通過舉辦系列的展演活動,帶動家風文化走出歷史、走進生活,詮釋了中華兒女博大的家國情懷。三星堆,“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去年7月新近落成的三星堆博物館新館,接待能力比以前擴大了3倍,但是預約人數仍然是天天爆滿,從新館落成至今,累計接待游客超過400萬人次。

另一方面,四川分外珍惜大自然賜予我們寶貴的自然資源,努力建設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修路架橋,完善“快旅慢游”的交通體系和旅游接待配套設施,昔日遙遠的風景現在是說去就去,游客的體驗感、往來的便捷度顯著提升。

比如今年川青鐵路成黃段通車后,成都到九寨溝的通行時間從10個小時壓縮到3個小時,“早上都江堰,下午九寨溝”將變為現實。

四川還推陳出新,加大冰雪溫泉、陽光康養等多樣化旅游產品的供給,過去冰雪資源是“養在深閨”,現在“賞蜀山冰雪,享攀西暖陽”引發了新的旅游熱潮,去年冬季旅游,全省的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分別增長了32%和36%,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同時,四川還突出地方特色,評選推出天府旅游名縣、名品,打造了“夜游錦江”“綠道騎行”“徒步穿越”等文旅新業態新場景。打飛的、乘高鐵到四川,吃火鍋、住民宿、看熊貓、看演唱會是現在廣大游客到四川一種很具活力、很具時尚感的旅行體驗。奔赴一場演唱會,跟著音樂去旅行,成了四川文旅的新現象。“五一”期間,成都舉辦了“仙人掌音樂會”,3天時間吸引了6萬觀眾,來自省外的觀眾占比超過了60%。

加快建設世界級優質清潔能源基地

四川擁有豐富的水能資源以及天然氣資源,清潔能源得天獨厚。為此四川推進水風光氫天然氣等多能互補發展,加快建設世界級優質清潔能源基地,將能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代永波在發布會上介紹,四川是全國重要的水電基地,水電裝機約1億千瓦,裝機規模和年發電量均居全國第一。

四川更大的優勢還在于水風光互補,水電資源集中的大渡河、金沙江、雅礱江“三江”流域,同時也是風光資源最富集的區域。為此四川正在推進雅礱江流域水風光一體化基地建設,建成以后裝機規模約8000萬千瓦。

與此同時,四川還是國家“西電東送”的重要樞紐。目前,已建成7條特高壓直流、9條500千伏交流的送電通道。近十年來,累計向長三角地區外送綠電超過1.4萬億度。去年四川外送華東地區的電量,相當于當地6000萬戶家庭的年用電量。

四川也是全國重要的天然氣生產基地。向省外輸送天然氣占年產量的40%,去年輸送了223億立方米。“我們正攜手重慶建設國家天然氣(頁巖氣)千億立方米級的產能基地,將更好服務國家西氣東輸的戰略。”代永波說。

此外,四川在制氫裝置、儲氫裝備、加氫設備等方面有較好的基礎,豐富的可再生能源也為發展氫能提供了良好條件。今年3月份,成都造的全球首列氫能源市域列車完成了運行試驗,每天有上百輛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在成渝高速路上疾馳。為此,四川把發展綠氫作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產業來抓,推動全產業鏈的發展和推廣應用。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李宣璋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四川省 經濟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