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02 11:53:45
每經編輯 畢陸名
據@中國的航天微博2日消息,6月2日6時23分,嫦娥六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在鵲橋二號中繼星支持下,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預選著陸區。國家航天局發布嫦娥六號月背著陸影像。
據央視新聞報道,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6月2日6時23分,嫦娥六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在鵲橋二號中繼星支持下,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預選著陸區。
6月2日6時9分,嫦娥六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開始實施動力下降,7500牛變推力主發動機開機。其間,組合體進行快速姿態調整,逐漸接近月表。此后通過視覺自主避障系統進行障礙自動檢測,利用可見光相機根據月面明暗選擇大致安全點,在安全點上方100米處懸停,利用激光三維掃描進行精確拍照以檢測月面障礙,最終選定著陸點,開始緩速垂直下降,即將到達月面時發動機關閉,利用緩沖系統保障組合體以自由落體方式到達月面,最終平穩著陸于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
嫦娥六號任務實施人類首次月背采樣返回,工程創新多,風險高,難度大,相比2020年實現月球正面采樣返回的嫦娥五號任務,嫦娥六號任務突破了月球逆行軌道設計與控制技術,并將在鵲橋二號中繼星的支持下,完成月背智能快速采樣、月背起飛上升等關鍵技術節點。
嫦娥六號著陸器攜帶的有效載荷將按計劃工作,開展科學探測任務。嫦娥六號任務國際載荷中歐空局月表負離子分析儀、法國月球氡氣探測儀即將開機工作,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完成部署。
嫦娥六號探測器自2024年5月3日發射入軌以來,先后經歷了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著陸下降等過程。嫦娥六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組成。5月30日著陸器與上升器組合體和軌道器與返回器組合體實現在軌分離。著陸器與上升器組合體成功著陸后,著陸器將通過鵲橋二號中繼星,在地面控制下,進行太陽翼和定向天線展開等狀態檢查與設置工作,此后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背采樣工作,通過鉆具鉆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方式分別采集月壤樣品和月表巖石,實現多點、多樣化自動采樣。同時將開展月球背面著陸區的現場調查分析,月壤結構分析等科學探測,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的研究。
嫦娥六號此次落月難度究竟在哪?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任德鵬:這次落月的難度主要是全程地面無法干預,完全是自主執行的。它具體體現在了幾個關鍵性動作,首先推進要正常地執行,尤其是發動機推力的穩定性保持,導航敏感器、著陸緩沖裝置要正常工作。
任德鵬:整個落月的過程我們所有的動作都精準地完成了,從最后落月的姿態來看,落得非常精準、非常踏實,我們選擇的月面也非常平穩,非常圓滿地完成了這次軟著陸任務。
任德鵬:接下來,我們要擇機開展載荷探測工作、對月環境改制,這是后續開展鉆取工作的基礎,目前正在順利地開展。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的航天微博、央視新聞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