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06 18:34:31
每經記者 董天意 每經編輯 孫磊
“汽車產業的下半場遠不是收官戰,甚至還有加時賽。”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汽車行業分會會長、中國國際商會汽車行業商會會長王俠,在6月8日開幕的2024重慶汽車論壇上表示,當下的車市就像即將舉行的歐洲杯,上半場進球的不一定是笑到最后的領先者,下半場也不止有價格戰,車企要做好踢加時賽、持久戰的準備。
“與汽車產業變革的上半場相比,下半場的畫風似乎發生了突變。整個行業籠罩在焦慮和‘卷’的氛圍里,卷價格、卷配置、卷速度,卷流量,甚至卷老板。給人的感覺是,下半場按下了快進鍵,淘汰賽在加速,勝負似乎就在朝夕之間。”王俠認為,汽車產業變革的下半場以價格戰開場,但只會打價格戰也是沒有未來的,最終要以技術戰和價值戰決勝。主戰場應該是技術戰,上半場遺留下來的續航、快充、電池安全等還有待于繼續突破。
“汽車產業變革的大潮不會在這種簡單粗暴的節奏中很快結束,我們對下半場的重要性、艱巨性和長期性必須有清醒的認識,甚至要重新認識。”王俠表示。
眼下,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階段性首次超過50%,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占有率更是突破60%,在王俠看來,全球汽車產業已經從燃油時代的上半場轉入了電動智能時代的下半場,而中國的汽車產業則從以量取勝的上半場進入到高質量發展的下半場。而新能源車和燃油車、中國品牌與合資品牌之間的競爭,仍離終局甚遠,依然面臨很多不確定性,各自都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王俠認為,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四個維度:首先,要牢牢抓住“創新”這個牛鼻子。電動化、智能化是全球汽車產業的重要抓手,核心技術是最重要的戰場,在電池、底盤架構等關鍵指標和重點領域,眾多核心技術難題需要攻克,而基于新生態商業模式的落地、數字化管理創新等也需要破解。
其次,要做好“協調”大文章。不僅要做好燃油車和新能源車、軟件和硬件、產業鏈上下游和產業生態、產業鏈自主可控與國際分工之間的協調發展,還要做好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供給側和需求側的協調發展。尤其是在供需方面,要以滿足用戶根本需求為目的。
第三,要始終貫徹綠色理念。今年1~4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繼續保持40%以上的高增長,市占率直逼30%大關,新能源汽車出口增幅高達170%。但數量并非最終追求,從終端產品排放的減少,到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的低碳環保,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第四,用開放的姿態和全球化的格局達成共享的根本目的。中國汽車國際化已告別“技術換市場”的單向模式,在技術和市場層面進入到“雙向奔赴”新階段,跨國車企本地化戰略步步深入,中國車企全球化步伐也不斷加快,既有利于產業層面資源和機會的共享,也有利于全球范圍內技術變革紅利的普惠。
“少數國家和地區的去全球化逆流不會成為主流,更不會改變歷史的大潮。中國車企出海不會一路坦途,不要被已經取得的成績沖昏頭腦,要有迎接更多困難和挑戰的心理準備。”王俠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