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08 15:49:28
每經記者 鄭雨航 每經編輯 高涵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印度大選落幕,73歲的莫迪將繼續執政,成為繼印度開國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之后首位連任三屆總理的人。
然而,莫迪在這次大選中可以用“慘勝”二字來形容。執政黨印度人民黨(印人黨)主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在本次印度大選中獲得295個席位,這一數字遠低于莫迪在競選中提出的400個席位的目標,也落后于全國民主聯盟在2019年選舉中獲得353個席位的成績。對于這樣的結果,印度媒體評價稱,“莫迪的光環已經暗淡”。
多家外媒報道稱,莫迪此次選舉的“失意”顯然繞不開他執政多年未解決的兩座大山:失業率高和貧富差距過大,在印度近年來經濟數據向好的背景下,尤顯扎眼。牛津經濟研究院高級經濟學家亞歷山德拉•赫爾曼(Alexandra Hermann)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在經濟方面,選民將失業列為他們的主要擔憂,因為印度強勁的總體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并未轉化為足夠的生產性就業崗位,收入不平等程度也很高。
政治權力的重新洗牌,不僅將對印度政治生態產生深遠影響,更引發了人們對印度經濟未來走向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根據印度選舉委員會6月5日凌晨公布的印度人民院(議會下院)第18屆選舉最終計票結果,莫迪領導的執政黨印人黨獲得240個議席,遠遠低于莫迪在選前稱要“拿下400席”的豪言。
更重要的是,印人黨的議席數量未能超過半數。《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是自2014年莫迪贏得第一任總理任期以來,印人黨首次未能單獨獲得過半議席。此外,最大反對黨印度國民大會黨(國大黨)獲得99個議席,由其主導的反對黨聯盟“印度國家發展包容性聯盟”獲得231個議席。
在前兩個任期內,莫迪重點打擊腐敗、改革全國稅制、發展“印度制造”,讓印度國內營商環境得到大幅改善,經濟也持續向好。然而,印度突出的經濟成績并未挽救印人黨議席不及預期。包括日經新聞在內的多家外媒都將印人黨的失利總結為兩個要素——高失業率和貧富差距過大。
“印度近一半的人口仍在生產率相對較低的農業部門工作,青年人失業占比也特別高。”牛津經濟研究院高級經濟學家赫爾曼向每經記者指出。根據國際勞工組織和人類發展研究所的一份報告,青年在印度失業總人口數占比高達83%。莫迪2014年首次上臺時承諾每年創造2000萬個就業崗位,但目前來看,這一目標遠遠未能實現。
失業率高居不下的同時,印度還面臨貧富差距過大。今年3月,法國研究機構世界不平等實驗室的一份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底,印度最富有的公民擁有該國 40.1% 的財富,為 1961 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占總收入的比例為 22.6%,為 1922 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
或許正如一位印度曼尼普爾邦人對《華盛頓郵報》記者說的那樣,印人黨應對印度國內失業率高等問題,是其本次選情不好的一個重要原因,“莫迪許下了太多諾言,但從未認真兌現,許多人已對他不滿”。
根據印度憲法:“在印度人民院選舉中贏得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有權組建內閣。”也就是說,莫迪的第三任任期,不得不由聯合組閣開始,這是莫迪執政10年來從未遇到過的情況。
“(聯合組閣)對莫迪第三任期的最直接影響是,未來莫迪不可能像過去兩屆政府時期那樣‘我行我素’,任何政策的出臺可能是與其政治盟友討價還價的結果,導致決策效率下降,不再像過去兩屆政府時期那么‘雷厲風行’地推行各項改革舉措,”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印度問題研究學者李紅梅博士在接受每經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新政治格局下,印度政策連續性、經濟的前景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CNBC報道稱,在大選結果塵埃落定后,印度的企業高管們開始“近乎瘋狂地”打電話,試圖更好地了解大選這樣的結果會對印度經濟和投資格局產生哪些影響。
正是受到這樣的情緒影響,印度股市經歷了過山車般的行情。在大選結果公布的前一天(6月3日),印度股市在一系列樂觀數據中創下歷史新高,SENSEX指數盤中最高漲幅達3.6%。
然而4日,當人們發現,印人黨領導的聯盟在議會占比不僅比預期的要小得多,而且印人黨本身已經失去了議會多數席位,迫使莫迪依靠盟友來執政時,股市暴跌,SENSEX指數和NIFTY指數一度盤中雙雙重挫8%,大多數周期性行業當天收盤下跌10%~15%。印度股票價值當天蒸發了驚人的3860億美元。
然而,6月5日,雖然總理莫迪的印人黨無法憑一己之力占據議會多數席位,但關鍵盟友已承諾留在執政聯盟之中。受此消息影響,SENSEX指數與NIFTY指數大漲且漲勢延續。6月7日,印度SENSEX指數收復本周二的全部跌幅,并創下紀錄新高。
市場對“莫迪3.0”政策延續性的預期導致了此次的股市震蕩,對此,赫爾曼向《每日經濟記者》記者表示,由于聯合執政,在土地、勞動力和資本監管方面上的改革將更加困難,不確定性的增加將影響企業信心,阻礙私人投資強勁增長的障礙可能在中期內持續存在。“(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一種更具協作性的政策風格可能會刺激舊改革政策的重新設計,并催生新的改革政策。”
“莫迪與盟友聯合組建的下一屆政府依然能夠延續經濟的改革,然而,未能贏得印度議會多數席位的印人黨現在可能不得不在有爭議的議程中做出妥協。”歐亞集團總裁伊恩·布雷默也向外媒預測稱,因此經濟議程時間表可能變得更長。
“隨著聯合政府談判的舉行和最終預算的起草,選舉結果對經濟的影響將在未來幾周變得更加清晰,”赫爾曼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李紅梅認為,整體來看,莫迪第三任期政策不會出現大的逆轉,在大政方針上會具有政策連續性,可能繼續沿著前兩屆政府時期的經濟改革思路,加速推動“印度制造”,打造印度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中的地位,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吸引外商投資等。
赫爾曼也認為,總體而言,新一屆政府的政策可能會保持連續性,爭議較小的基礎設施投資仍將是新政府的一個重點領域。但上屆政府的一些資本支出計劃可能會轉向更多的福利和補貼。
然而,在如今印度勞動力市場低迷的背景下,福利項目增加,無疑將成為莫迪在繼續推行其原有經濟政策的一大“隱憂”。TS Lombard印度分析師指出,崗位缺乏是選民最大的擔憂,因為(印度)勞動力市場并未復蘇;此外,印度政府也許會推動用于“快速修復”福利項目的增加,這樣做會損害國家財政健康。
每經記者注意到,近年來,隨著莫迪在前兩個任期推行大規模改革以及大舉投資修復印度過時的基礎設施,印度經濟受益頗多,外資紛紛涌向印度。
印度政府最新數據顯示,上一財年制造業同比大漲8.9%,占GDP比重約為15%。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本周預測稱,GDP將在2025年超過日本,升至全球第四位,并將在2027年繼續超過德國,成為僅次于美國和中國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不過相比于前幾年火熱,印度股市似乎出現了外資出逃的跡象。匯豐銀行(HSBC)的最新數據顯示,過去兩個月的大量資金外流使印度股市的外資持股比例降至18%以下,為201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對此,Lauressa Advisory的合伙人Nicholas Spiro發表的評論文章稱,這是外國投資者出于對印度今年大選的謹慎選擇。
長期來看,李紅梅認為,未來需要重點關注印度在基礎制造業以及高新科技領域的發展動態,“前者是決定印度能否真正實現工業化的關鍵,因為長期以來制造業是印度實現工業化的短板。而后者是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背景下,印度未來能否躋身全球領先大國行列的決定性要素。”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