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12 15:00:36
日前,艾瑞咨詢發布《2024大病網絡眾籌用戶調研報告》。《報告》顯示,大病網絡眾籌的確為部分下沉用戶或面臨極端醫療需求的個體,但僅一成用戶能夠籌到全部目標金額,平均單次籌款僅可完成目標金額的17.2%。超過半數受訪者認為極大程度依賴于籌款文章的吸引力,存在過于依賴“包裝”之嫌。平均近一半的籌款資金來源于患者的親朋好友。
每經記者 涂穎浩 每經編輯 馬子卿
小歐(化名)家遇到了難事兒,父親半夜從工地下班的路上摔倒后腦出血,手術后再加上康復所需費用不菲。籌款平臺的人告訴她的母親,她們家這種情況可以籌款獲得幫助,但看著發布的籌款信息,小歐與家人起了爭執,剛工作一年的她想要屏蔽領導、同事,家人卻不解她為什么不愿意接受捐款。
據了解,商業醫療眾籌為大病患者提供了社會救治的渠道。6月11日,艾瑞咨詢發布《2024大病網絡眾籌用戶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商業醫療眾籌行業發展十年,超過6億居民參與過商業醫療籌款項目的資金募集與捐款活動,截至2023年已經累計籌款金額規模為899億元。
調研數據還顯示,大病網絡眾籌用戶中,籌款者年齡35歲以上的比例超過60%,而95后和00后則偏少。這一數據背后,除了年輕人患重疾概率較低外,另一方面,面對眾籌的360度展示型籌款,當代年輕人有社恐焦慮,也擔心隱私泄露,更擔心故事“不出彩”籌不到錢等風險。
求人不如求己,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買醫療險??
調研顯示,大病網絡眾籌的確為部分下沉用戶或面臨極端醫療需求的個體,提供托底式醫療保障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但不能完全滿足用戶全面的醫療保障需求。受訪者平均眾籌的目標金額為22萬元,但實際能籌款到的平均金額僅為3.8萬元,僅一成用戶能夠籌到全部目標金額,平均單次籌款僅可完成目標金額的17.2%。
《報告》指出,從眾籌用戶疾病及治療費用看,惡性腫瘤和心腦血管疾病是最常見的疾病類型,各類疾病平均治療費用為39.3萬,包括住院治療、出院后護理、藥物治療等費用,使得患者的經濟壓力較大。
《報告》認為,近九成眾籌用戶籌不到足額的錢,這與眾籌的作為緊急應對措施、不確定性強、隱私性不足等特點不無相關。在各種眾籌負面消息的影響下,近年來,大病籌款平臺的信任度有所下降,使得眾籌金額也隨之減少。
業內人士指出,眾籌作為一種緊急應對措施,效果受多種因素影響,本質上是利用社會資源,可能會引起公眾同情并獲得資助,它依賴于公眾的關注度、慷慨程度以及社交媒體的傳播效率,這些因素均非個人所能完全控制,難以預測,所以眾籌結果具有不確定性。尤其是眾籌往往要求公開個人故事和病情細節以獲得更多關注和捐款,這可能侵犯個人隱私,有時還會導致尊嚴受損。
此外,《報告》還指出,籌款項目更傾向于針對困難人群的托底救助方式,求助者家庭的經濟條件、疾病的嚴重程度、籌款文章吸引人與否,均是影響籌款效果的重要因素。超過半數受訪者認為極大程度依賴于籌款文章的吸引力,存在過于依賴“包裝”之嫌。平均下來,近一半的籌款資金來源于患者的親朋好友。
值得注意的是,眾籌項目極大程度引發了籌款患者及其親友對于醫療保障的關注。調研顯示,八成受訪者認識到商業醫療眾籌僅能對個人風險起到部分保障作用,甚至僅能作為極端情況補救措施。有85%受訪者在病后對更全面的醫療保障產生思考,后悔沒有購買商保并開始考量商業健康險的細節條款。此外,超過七成的受訪者在病后主動為家人購買商業健康險。
不同于眾籌的事后救急作用,商業醫療保險作為基本醫療保險的補充,確定性更高,但需要用戶有足夠的風險意識,能夠未雨綢繆。
“醫保作為社會保障基石,大病網絡眾籌作為臨時救急不確定性大,每個家庭都應該根據自身條件,配置合適的商業健康保險作為必要補充。”中國社會科學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保險學會副會長郭金龍表示,不同機制共同作用、相得益彰,才能構建一個更加完善和人性化的醫療保障機制,為個人和家庭提供全方位的疾病與風險防護。
“越來越多用戶因為受到網絡眾籌的觸動,開始思考自己的醫療保障,增強個人和家庭的抗風險能力,防止因病返貧。”螞蟻保健康險負責人沈曄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惠民保產品的普及,也印證了大眾對健康保障的認知、實踐在快速提高。螞蟻保數據顯示,2023年投保醫療險的用戶同比增長30%。
隨著人口結構變化以及健康觀念普及,消費者的保險意識逐漸提升。根據《中國商業醫療險發展研究藍皮書》調研結果,18歲-50歲年齡段受訪人中,有超過8成人通過互聯網渠道初步認知保險,并偏好選擇在網上投保。“在螞蟻保上,超半數購買了商業醫療險的保民也會為父母、配偶、子女等家庭成員投保,呈現家庭化配置趨勢,也意味著中國家庭的整體抗風險能力在提高。”沈曄進一步表示。
對于不同人群該如何選擇商業醫療險產品呢?在北京排排網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帆看來,首先,百萬醫療險適合所有年齡段的人群,只要符合承保年齡范圍,建議人手一份,因為百萬醫療保額高,能夠全面覆蓋住院、手術、藥品等醫療費用,而且保費相對較低。
其次,惠民保適合身體欠佳,或高齡老人,或從事高危職業這些無法投保百萬醫療險的人群購買,因為惠民保能帶病投保,不限年齡和職業范圍,投保要求很寬松,保費也很便宜。
此外,中高端醫療險更適合預算充裕,經濟能力較強,想獲得更好的就醫體驗和服務的人群購買,因為中高端醫療險能報銷公立醫院特需部、國際部、VIP部,私立醫院及海外就醫,可以免去排隊的煩惱,享受直付權益。
購買稅優健康險,還能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隨著去年8月份稅優健康險產品擴容,目前可供消費者選擇的產品形態主要有百萬醫療險、防癌醫療險等醫療險產品,還有護理險、重疾險等其他健康險產品。一些產品還鼓勵納稅人為家人投保,把一年稅優額度用好用足。
沈曄表示,從平臺角度,推出多樣化的健康保險產品,無論是低門檻的惠民保,還是高性價比的百萬醫療險,甚至是高服務的高端醫療險,用戶都可以根據自身需求作選擇。同時也將服務水平量化,讓用戶理賠更方便。另外,平臺也和行業、政府一起,對廣大用戶進行保障風險意識教育,進一步推動我國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建設。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