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頻道

每經網首頁 > 四川頻道 > 正文

向“新”而行 以“質”致遠——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綿陽實踐

綿陽日報社 2024-06-14 09:36:10

 

新質生產力,醞釀的是一次生產力的躍遷。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綿陽一路向“新”,動能澎湃。

新,是機遇。當前,綿陽正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激發創新與產業的乘數效應,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新,是挑戰。在綿陽,更多的優質企業在投向新質生產力,科技攻關項目在傾向新質生產力,先進產業鏈群在邁向新質生產力,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在流向新質生產力。

蒲滔 攝_ 拷貝_1.jpg

開“新”局      

激活發展“主引擎”  

新質生產力是什么?

在綿陽,也許是跨行業跨領域的“CHiM工業互聯網平臺”,在推進自身“智改數轉”的同時,賦能更多中小微企業;

也許是晝夜不息的“黑燈工廠”,工業機器人、自動化設備,無需人工操作,24小時不間斷生產,讓生產更高效;

也許是巡邏機器狗、無人巡邏車、機器人交通智能勸導員等人工智能設備陸續“上崗”,讓未來生活變得可期可盼……一個個微觀視角構成了映照綿陽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宏觀視野。

綜述1.jpg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綿陽有基礎,更有信心。

 

從實力看——  

綿陽堅持創新引領,深入實施“五市戰略”,始終保持戰略定力,經濟總量躍上4000億元臺階。

 

 

從潛力看——  

在綿陽,前沿科技領域形成一批標志性成果,企業研發經費、技術合同成交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較2022年實現倍增,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超過40%,未來產業規模穩步提升。

綜述3.jpg

發展新質生產力,綿陽找準“著力點”共同發力,向既定目標穩步邁進——

對外開放“破圈突圍”。  

堅持“跳出綿陽看綿陽、跳出四川看綿陽”,打破盆地意識,不斷尋求突破路徑,綿陽選擇產業關聯度高、互補性強、經濟活躍的經濟發達城市,開展城市形象推廣、產業項目推介、特色產品推銷“三推”活動,讓“綿陽造”頻頻“出圈”,成功走向全國、擁抱世界。

用好改革“關鍵一招”。  

以改革為“帆”、以開放作“槳”,綿陽大力實施“五市戰略”,通過深化科技體制、國資國企等領域改革,打通阻礙經濟循環的卡點堵點,有效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向改革開放要動力要活力要競爭力。

讓“濟濟多士”各展“所長”。  

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更多創新人才,綿陽聚力打造人才“引育留用”全鏈條,設立首只專門支持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的政府引導“創投基金”,用好人才專項資金、“人才周轉池”,兩年來引進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超5.8萬名,構建“科創+人才+金融”的創新生態圈。

樹立“一線”思維。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為引導干部解放思想,綿陽提出踐行“一線工作法”,“堅持問題導向,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把本地區、本行業及重點領域制約綿陽發展的瓶頸問題找出、找準,為對癥下藥、因病施治打好基礎。”

 

搶“新”機      

牽好創新“牛鼻子”  

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原動力”,也是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關鍵。

6月3日,核工業理化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流體物理研究所與四川玖誼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簽署《基于國產鉬-100器產同位素研發合作框架協議》,將利用自主研發的加速器設備將鉬-100轉化為醫用同位素鉬-99和锝-99。

綜述4.jpg

這樣的“跨界”合作“范本”,在涪江實驗室內不是首次。涪江實驗室打破創新主體之間的“旋轉門”以及“壁壘”,集聚覆蓋研發、轉化、應用等環節的12家單位進行共建。

各地實驗室,建設和運營機制千差萬別。“破圈”協作,共建實驗室,并非易事,需要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攻堅,破除體制機制障礙。

在這一點上,綿陽敢闖敢干、奮勇爭先。這是為何?重點實驗室能為創新提供“源泉”,是創造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搖籃”。其次,這樣的“配置”,為創新成果邁出實驗室走向生產線提供了“快車道”,無疑是新質生產力的“源泉動力”,是高質量發展的“尖兵利器”。

綜述6.jpg

破而后立,曉喻新生。綿陽以科技創新為主導,搶占高質量發展“突破點”——

打破地域“藩籬”。  

中科大、哈工大、重慶大學等33所高校在“云上大學城”集聚,“云上科技城”吸引了35個創新創業團隊入駐,浙江大學葉志鎮院士團隊研制的鈣鈦礦量子點技術應用、電子科技大學團隊研制的管道檢測機器人等多項成果已實現市場化應用。

 

打破機制“壁壘”。  

綿陽深入實施“科技助理”制度,累計遴選89名科技助理推動企業技術需求與院所、高校技術供給有效對接,促成氮化硅陶瓷基板技術等46項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打破科研、市場“兩張皮”。  

綿陽常態化組織骨干企業逐戶走訪在綿科研院所,探索“技術+團隊+股權”捆綁式科技成果整體轉化模式,推動企業、院所、高校緊密合作。長虹在“掘寶”中,“挖”到了在全世界率先突破X射線FLASH放療技術以及氮化硅陶瓷基板、氧化釔透明陶瓷等5個“寶藏”項目。

 

打破固定思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對內挖掘本土科技“富礦”,加強重點領域科研投入和基礎研究,積極與駐綿科研院所聯合共建科技城先進技術研究院、航空動力科創中心、涪江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優化創新平臺體系布局。

綜述7.png

為在更多前沿領域“換道超車”,《綿陽市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若干措施(試行)》《綿陽市支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若干政策(試行)》,與“科創十條”“人才十條”“金融十條”“云上兩城”人才綠卡等一攬子政策發布,形成了良性互動,科創生態持續向好。

 

闖“新”路      

下好產業“先手棋”  

科技創新的目的,是找到產業創新的“金鑰匙”。

為此,就必須打破科技成果和產業化“兩張皮”,迅速提升科技成果在實際產出中的供給能力,為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增效賦能。

綜述 四川成科國重新能源有限公司8.jpg

位于科技城新區的四川成科國重新能源有限公司,正在“超級電池”賽道比拼。這里建成的全球首條集成封裝式鋰硫電池自動化生產線,實現了全球首次鋰硫電池從原料制備到最終電池封裝全生產工序“0到1”的突破。

“在相同體積下,鋰硫電池蓄電能力比普通鋰電池高,而重量比普通鋰電池輕,同時具備寬溫域的特性,尤其在溫度低于-60℃以及高于100℃的極端環境下仍能正常工作。”四川成科國重新能源有限公司技術總工程開軍介紹,作為電池領域“新秀”,鋰硫電池已在無人機、通訊等領域闖出“大市場”。

一邊是新興產業顯“質感”,一邊是傳統產業發“新芽”。綿陽向“新”求“質”,加快傳統產業“智改數轉”,讓企業告別傳統的“生產線”,用科技創新為其注入新的生產要素,使之重塑企業肌體,也成為綿陽闖“新”路的選擇之一。

綜述11 長虹智能制造產業園_1.jpg

走進位于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的長虹智能制造產業園的“數字工廠”,這里處處蘊藏著工業的“智慧密碼”:“5G+工業互聯網”智能電視大規模定制生產線上,托盤式自動化成品立體倉庫、AGV智能物流機器人、料箱式自動化小件原材料立體庫,全自動智能化設備正高速運轉,成為全場最“吸睛”的“工人”。

在它們的加持下,16條“5G+工業互聯網”超高清電視生產線全部滿負荷生產,每條生產線同時生產6種不同產品,一天可實現1100個不同產品的生產,產品生產交付周期縮短50%以上,物流自動化率達95%,其年產量可達600萬臺……

劉軍_1.jpg

視覺綿陽 劉軍 攝

推動產業創新,綿陽因地制宜布局產業鏈,統籌推進傳統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形成高質量發展“支撐點”——

傳統產業煥“新”。  

筑牢經濟根基,實施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和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培育“智改數轉”標桿企業、“數字領航”企業、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和優秀場景,帶動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持續賦能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新興產業育“新”。

搶占“新賽道”,培育核技術應用、激光技術應用、智能機器人及無人機、新型顯示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為綿陽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提供強勁動力。

 

未來產業向“新”。  

聚焦前沿領域,前瞻布局第六代移動通信技術、商業航天、前沿新材料等未來產業,拓展創新產業領域,加快形成更多新質生產力,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源泉”。

綜述2.jpg

 

創新綿陽,向“新”而行

走向以“質”為勝的春天

在新征程上

綿陽肩負新使命

抓住新機遇

加速激活新質生產力

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涪江觀察記者 郭若雪 尹秦/文 視覺綿陽資料圖)

 

責編 趙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