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15 14:43:52
◎曹衛東向記者表示,我國城軌交通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在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幾乎跨越了西方150年的發展周期,而國內各種技術規范存在一個學習、細化和進化的過程,由此帶來的必然結果是,“我們要回頭看看”,不僅要在量變的過程中實現彎道超車,更要在質變的進程中行穩致遠。當務之急就是要全力推進“智慧運維時代”。
每經記者 楊煜 每經編輯 張海妮
6月13日—6月15日,2024北京—南京國際城市軌道交通展覽會暨高峰論壇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舉辦。期間,國內城軌交通減振降噪綜合服務商九州一軌(688485.SH,股價7.97元,市值11.98億元)召開媒體交流會,回應行業環境變化、業績增長前景等市場關切的問題。
九州一軌總裁曹衛東在接受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記者采訪時坦言,隨著城軌新建線路的增速放緩,在穩定城軌噪聲污染物理防治業務市場占有率的同時,公司需要發展新的增長曲線,力爭盡快完成從產品供應商到數據服務商的轉型。
曹衛東表示,新業務線著眼于城市軌道交通既有線路運營市場,努力拓展智慧運維、結構安全和病害治理等聲紋診斷開發業務。
目前,九州一軌的營收主要來自于針對噪聲振動污染的各類物理防治產品,其產品需求規模與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增量、增速緊密相關。
2023年,受行業周期性變化影響,九州一軌營收同比下降30.32%、歸母凈利潤同比減少98%,如何開辟新的增長曲線成為九州一軌必須直面的問題。
九州一軌在年報中指出,近年受制于行業面臨的有效需求不足、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等多重壓力,全國城市軌道交通在建規模穩中略降,新批城軌項目和投資總額處于相對低位,結合2023年以來地方債務管控政策趨嚴,未來城軌項目審批、建設速度或將放緩。
在這一過程中,城軌交通在前期高速發展中顯現的問題逐漸受到業內更多關注。
曹衛東指出,軌道交通行業對運營安全的要求非常高,這就導致對城市軌道交通監測、檢測技術與設備的剛性需求同步增加。
同時,曹衛東向記者表示,我國城軌交通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在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幾乎跨越了西方150年的發展周期,而國內各種技術規范存在一個學習、細化和進化的過程,由此帶來的必然結果是,“我們要回頭看看”,不僅要在量變的過程中實現彎道超車,更要在質變的進程中行穩致遠。當務之急就是要全力推進“智慧運維時代”。
九州一軌援引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統計的數據,截至2023年年底,地鐵、市域快軌等城軌交通開通運營城市共42個,其中運營15年以上的城市10個,5~10年后將有更多的城市和線路面臨既有線路改造任務。
因此,在城軌交通由規模增長向質量增強轉型的趨勢下,九州一軌也在從產品提供商向數據服務商轉型,即基于防治主體的聲紋信息屬性,努力拓展智慧運維、結構安全和病害治理等聲紋診斷開發業務,并形成“軌道聲紋在線監測與智慧運維系統”。
曹衛東表示,結合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近年來發布的《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智慧城軌發展綱要》《城市軌道交通發展戰略與“十四五”發展思路研究報告》的戰略引領,九州一軌公司新業務線著眼于城市軌道交通既有線路運營市場,力爭盡快實現首臺套的落地,為公司業績作出貢獻。
隨著城市軌道交通網絡的不斷擴大,列車運行產生的振動和噪聲對沿線居民和周邊環境的影響日益顯著,導致投訴不斷增多。近兩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十四五”噪聲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等文件相繼出臺,為城軌交通行業的噪聲防治帶來新的要求與機遇。
《“十四五”噪聲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聲十條”)提出,規范城市軌道交通噪聲污染防治。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單位加強對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和車輛的維護保養,依據規定開展噪聲監測和故障診斷,保存原始監測記錄,保持減振降噪設施正常運行。該行動計劃還提出,提升噪聲監測能力,開展噪聲監測量值溯源。
曹衛東介紹,在新版噪聲污染防治法和“聲十條”實施后,《城市軌道交通噪聲排放標準》等技術規范都會陸續出來,噪聲排放單位主體責任的認定就成為關鍵要點。而“噪聲就像吹笛子,同樣一個笛子,不同的氣息、不同的手法,它產生的音調、音色都會不一樣,所以聲音的內涵其實是很復雜的”;當多個聲源混合在一起時,聲波又具有“差拍效應”和“掩蔽效應”,要準確甄別導致超標的主體到底是誰,就需要開展噪聲溯源。
“因此噪聲溯源在聲學研究里非常重要。正是因為這樣,對九州一軌這樣專業做聲學研究的企業來說,這方面的技術需求和市場機遇也會大幅度上升。”曹衛東強調。
在減振降噪的技術研發方面,九州一軌副總裁、副總工程師丁德云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未來還需要在新材料領域發力,比如聚氨酯這樣的高分子材料。“因為減振在原理上就是需要阻尼特性和動態彈性都比較好的一些材料,高分子材料恰恰兼具這兩種性能。”丁德云表示。
封面圖片來源:公司提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