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18 17:12:44
每經記者 楊昕怡 每經編輯 段煉 魏官紅
“一個接一個的坑。”在5月下旬經歷了機構臨時“跑路”后,卡莫會員程青(化名)在6月又掉進了一個轉卡“陷阱”。
5月22日,“因資金鏈斷裂”,卡莫瑜伽從一個擁有超30家門店的11年瑜伽品牌成為“逃債者”。聲稱無法償還債務的卡莫向會員們提供了多個轉卡方案,而在程青6月初和其中一家醫美機構簽署轉卡協議后的第二天,該機構門店稱因承接能力有限,該協議無法生效。
卡莫瑜伽無力償還的,不僅僅是會員費。
6月1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了北京多家卡莫瑜伽原門店,店門口張貼了多張閉店告知、會員取物和商場物業的消費者告知書。記者從北京樂成中心了解到,卡莫未告知商場方就臨時閉店,目前仍存在欠費行為;另一大型地產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卡莫臨時關店,其簽約合同租期至2026年5月31日,截至今年5月底的費用已結清。
同時,卡莫瑜伽教練小七(化名)近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去年底開始,卡莫瑜伽就開始拖欠員工工資,“今年被欠了八九萬元的工資,侯總在群里‘人間蒸發’了一樣”。
她口中的“侯總”,正是卡莫瑜伽的董事長侯景剛,他曾在教培行業多次創業。公開資料顯示,侯景剛是真格教育基金合伙人,目前仍為卡莫瑜伽運營主體北京卡莫智能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天眼查顯示,卡莫曾在2022年獲近3000萬元天使輪投資,投資方中就有真格基金的身影。
圖片來源:天眼查截圖
不過,真格基金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侯景剛并未入職真格基金,“此前僅存在松散的合作關系”。
從臨時閉店前舉辦大促“圈錢”到無人知曉其蹤影,侯景剛的連環計疑似“職業閉店人”的經典操作。近日,金寶貝、梵音瑜伽、5KM等多家教育、瑜伽、舞蹈連鎖機構出現相似的閉店戲碼,它們真能零成本“金蟬脫殼”?
“跑路”的卡莫瑜伽:
欠薪、欠費和“薛定諤”的轉卡方案
“11點40分發的(公眾號文章),我11點50分給(6月1日公告的)合生匯(普拉提)門店打電話,但加他們的微信都加不上了,那個店只能接受200個人。”6月5日,卡莫再次“閃現”在會員面前,提供了Succi普拉提及兩家醫美機構以外的其他余額轉化方案,大多是瑜伽等更能讓會員接受的新方案。但程青很快發現,這些“新機會”也是有限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卡莫瑜伽公眾號上注意到,和6月1日公布轉卡方案較為一致的是,新方案的合作機構大多接受殘值1∶1轉卡。
但不同的是,其中蘭瑜伽等機構只能承接卡莫私教會員辦理轉課,或對承接會員人數有所限制。這意味著并非所有卡莫會員都能順利將卡中殘值對接轉為上述課程。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截圖
“還有一些機構只接受小會員轉卡,就是卡里還剩幾百塊的那種,可能他們的運營能力也無法承接比較大的金額。”程青向記者表達了她的猜想。
沒能“搶”到普拉提機構的名額,程青對比之下還是決定將卡轉去貝黎詩醫美機構,而這一看似穩妥的“退而求其次”選擇也內藏諸多套路,“一個接一個的坑”。
例如,貝黎詩方面向她提供了兩種消費方案:一是充值殘值30%的金額作為會員卡激活費,成為會員后可以享受五折優惠,另一種則是直接原價進行項目消費,程青表示,“但(項目)價格很高,我基本上是以同類市價的5倍在做這些項目的”。
更讓她覺得意外的是,就在簽署轉卡協議后的第二天,那家貝黎詩門店反悔了,“(簽協議的)當時他們說有能力承接卡莫8000萬元的債務,第二天我再去,他們就說沒辦法再承接了,之后也沒了后續”。
消費者發愁,遭遇卡莫瑜伽臨時閉店的商場方也苦于追債無主。
卡莫瑜伽樂成中心門店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楊昕怡 攝
6月1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樂成中心等多家商場了解到,卡莫瑜伽的閉店事項未向商場進行提前告知。北京樂成中心物業部工作人員表示,卡莫目前仍存在欠費以及合同糾紛;另一大型地產公司負責人也告訴記者,截至今年5月底,卡莫的所有租金費用都已支付,但簽約合同租期是到2026年的5月31日,“我們目前沒辦法聯系上(卡莫)那邊的同事”。
在北京的線下走訪過程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幾乎每家卡莫瑜伽原門店的門口都張貼有閉店告知,上面均附有一個卡莫瑜伽的聯系電話。
然而,這一電話現已停機。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楊昕怡 攝
消失的董事長,是什么來路?
真格基金:目前已沒有合作關系
卡莫瑜伽仿佛一夜之間將自己藏身至無人知曉的暗處,而更早一步消失的,是董事長侯景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多位卡莫會員和員工處了解到,去年11月起,卡莫瑜伽就出現了拖欠工資的情況,并在今年5月中旬以可領取預支工資為由“推動”公司瑜伽老師簽約新公司,“北京門店有的前臺一個月到手只有七八百塊錢,老師欠薪也投訴無門。”
一家已閉店的卡莫瑜伽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楊昕怡 攝
而簽約的新公司正是在今年初為卡莫進行戰略融資的環球藝盟。天眼查顯示,今年2月20日,卡莫瑜伽完成了一輪戰略融資,投資方是環球藝盟,具體融資金額未對外披露。
據中國經濟新聞網報道,卡莫瑜伽和環球藝盟還計劃共同籌資10億元的女性消費基金,用于投資美容、皮膚管理等女性消費高速成長賽道。
很多卡莫會員如今復盤時,會將這一則融資消息視為侯景剛為了穩住大家給出的虛假定心丸。
“后來卡莫有點撐不下去了,侯總(侯景剛)就想把公司賣了,據說當時有好幾家醫美機構想要接盤。”2021年就成為卡莫會員的龐倩(化名)透露。
在她看來,卡莫的頹勢出現在今年初。她從自己的卡莫瑜伽老師處得知,卡莫瑜伽從去年底就開始拖欠員工工資。“比如一會兒發25%的工資,像擠牙膏一樣發工資,她覺得卡莫不行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有消費者稱,今年1月起,位于北京太陽宮、望京、合生匯、五棵松等多個地點的卡莫瑜伽門店閉店。對此,中國商報的報道顯示,有卡莫門店店主表示,只是關閉了“賠錢”的門店,其他門店仍正常營業。
“這個侯總(侯景剛)的投資思路特別激進,比如2022年疫情期間還想逆勢擴張,一連開了好幾家店,可能花太多錢,資金鏈就斷裂了。”龐倩從多個接近該公司的人士處了解到。
公開資料顯示,侯景剛在教培行業工作、創業多年,曾任新東方泡泡少兒英語全國推廣管理部市場主管、安博教育集團少兒英語培訓總經理。2016年,他創辦的兒童機器人教育培訓機構樂博樂博以4.3億元的價格被盛通股份(002599.SZ,股價5.42元,市值29.14億元)收購。
此外,公開資料顯示,侯景剛還是真格教育基金合伙人。根據天眼查,真格教育基金是由真格基金聯合盛通股份發起,于2017年8月成立的一支教育專項基金。
圖片來源:天眼查截圖
值得注意的是,據公開報道,在2022年7月卡莫獲得的近3000萬元的天使輪融資中,真格基金是領投方,零一創投、藍象資本跟投。
侯景剛目前是否還和真格基金有著聯系?真格基金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該教育基金是真格基金此前和盛通股份合作成立的教育基金,當初合作很松散,目前已沒有合作關系,“侯景剛代表盛通,僅此而已”。
陷“職業閉店人”疑云
連鎖機構真能零成本“金蟬脫殼”?
“卡莫在5月20日的時候還做了情人節促銷,看起來是一切正常的狀態。”程青不會想到,這場大促其實是一顆危險的“糖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卡莫瑜伽的官方公眾號上了解到,卡莫瑜伽在5月1日發布了11周年慶的促銷活動,單筆滿8000元可返1000元代金券,并可參與抽獎,抽獎時間為6月1日。
圖片來源:官方公眾號截圖
5月的促銷活動似乎為卡莫籌到了最后一筆“跑路錢”。龐倩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據她所知,很多會員在“520大促”充了很多錢,“那些會員虧損得是最慘的”。
多家連鎖門店一夜之間“先斬后奏式”地關閉,在閉店前不久還進行了一次甚至多次的促銷活動——卡莫瑜伽的“猝死”并非孤例,相似的劇情近年來頻頻出現在教培、美容美發、瑜伽健身等需要預付費的機構中。另一方面,幫助機構負責人卷款“跑路”的“職業閉店人”出現在公眾面前。
“職業閉店人”的主要工作就是通過給經營不善的公司策劃關店和退出市場的方法,同時接手處理后續的維權問題,然后按照債務比例收費。據媒體報道,他們接手店鋪后套路往往類似:以各種名目搞促銷、吸引消費者充值,也會再對資產進行多處抵押、多方套現,實現利益最大化。
例如,今年5月連鎖培訓機構金寶貝早教中心陷入“閉店潮”,位于溫州萬象城、印象城等地的多家門店接連倒閉跑路,大量會員家長投訴無門、退費也無門;今年6月,江浙滬地區知名連鎖舞蹈工作室5KM突然關閉了多家門店,公司總部空無一人,且創始人名下多家公司在6月初發生了股權變動。
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些突然消失的品牌大多是預付費模式,而其中大部分企業沒有將款項管理、使用妥當,導致資金使用效率不高、公司資金周轉困難以及抵御風險能力較差。
北京嘉濰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占領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機構突然閉店可以考慮是否存在合同詐騙行為,“比如公司內部知道第二天(或不久)要走、或已經在走破產清算的流程,但依然正常在進行服務、會員的售賣,這種情況有可能會涉及合同詐騙這種刑事犯罪”。
“機構的倒閉有可能是資金鏈斷裂,也有可能是負責人卷款跑路,如果出現后者的情況,也可能涉及職務侵占罪,但普通消費者很難掌握相關證據。”他進一步補充說明。
對于多個行業里出現的“職業閉店人”,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孟博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職業閉店人”在不具備經營能力的情況下接店,致使消費者無法正常接受服務,違反誠實信用原則。接店后,在短期內未經過合法清算程序的前提下,以虛假材料騙取登記機關注銷公司的行為,會導致消費者無法在正常清算程序中申報債權,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并且,如果股東存在出資不實、抽逃出資或未經依法清算等情形,“職業閉店人”要對公司債務承擔民事責任。法定代表人也要面臨征信受限、限制高消費、罰款、拘留甚至刑事責任等諸多法律風險。
“對于消費者而言,一要關注機構本身的資信實力,二是盡量在預付款時降低充值金額,且保證金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消費完。另外,部分行業對預付費機構要求繳納保證金,這種制度也可以對多個消費領域進行推廣試點。”趙占領表示。
記者|楊昕怡
編輯|段煉 魏官紅 杜恒峰 杜波
校對|盧祥勇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