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27 10:25:40
◎ 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院長薛瀾教授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AI發展的特點是非常快,“未知的未知”是其最可怕之處。所有的科技發展必然存在潛在風險,所以必須堅持發展與治理的“雙輪”并進。
每經記者 文巧 每經編輯 蘭素英
北京時間6月25日~27日,世界經濟論壇第十五屆新領軍者年會在遼寧大連舉行。在會議現場,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院長薛瀾教授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的獨家專訪。
薛瀾教授認為,開發人工智能(AI)系統不能簡單認為越強大越好,AI風險存在“未知的未知”(Unknown unknowns),而這才是最可怕的。因此,AI發展和治理這兩個“輪子”必須共同推進。
談及AI替代人類工作這一話題時,薛瀾教授表示,這一次(AI浪潮)可能真的不一樣,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有可能替代的工作更多,創造的新工作相比沒有那么多。因此要從政策方面幫助被替代的行業從業者轉崗,而社會也要考慮如何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薛瀾教授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宏攝
NBD:您如何評價中國當前AI發展的現狀?中美在AI領域的競爭非常激烈,您怎么看待中美之間的發展差距?
薛瀾:從全球角度來看,AI技術發展非常快。大模型確實是日新月異,各種各樣的模型正不斷(涌現)出來。總體來講,中國一直是跟著全世界前沿的步伐在往前推進。當然,我們可能因為算力的限制有一定的差距,但(我們)能始終跟上,這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至于算力問題,我們國家也在努力通過各種方式來解決。
現在,有一些專家認為,算力固然重要,但除了芯片之外,整個系統的很多環節可以進一步優化,很多企業也在這方面努力。這樣,盡管算力有差距,但如果系統做到最好,差距也會進一步縮小。
NBD:對于AI的治理,各國和地區有哪些共識與不同?
薛瀾:在基本原則上,各國共識是大同小異的,比如AI向善、趨利避害。
但是,各國的具體措施千差萬別,主要是因為:第一,各國AI發展水平、應用場景和公眾對技術的接受程度有差別;第二,各國在價值觀念、文化和歷史上也有差異。因此,具體的治理政策和措施上應該有很大的不同。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472123004
NBD:您認為AI給社會治理帶來的最大風險是什么?與歷史上其他新技術如核能、互聯網、生物技術等相比,風險有什么差異?
薛瀾:從本質上講,AI帶來的風險和以前這些技術的風險是相似的,即可能對人類最基本的生存問題帶來威脅,例如核武器戰爭、生物醫學濫用等帶來的風險,而AI亦是如此。
AI技術發展的特點是特別快,一旦到了一定階段,技術突飛猛進,影響范圍和程度將前所未有。日常生活中,很多服務和產品背后都有AI技術的應用,其泛在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應對風險確實非常困難,因為它帶來的風險可能現在還不知道。技術應用一般需要一段時間,其風險才會顯現出來。
NBD:也就是說,發展與謹慎對待是并行的。
薛瀾:對。我們在風險治理里邊經常提到的一點是“Unknown unknowns”,也就是“未知的未知”,這才是最可怕的。
NBD:您曾談及,在跟國際專家討論AI發展時,提到過幾條“紅線”,能具體講講嗎?
薛瀾:今年三月份,我們在北京開了一個關于AI安全的研討會,很多技術和治理專家共同討論了AI要避免進入的一些紅線。例如,如果AI系統會產生欺騙行為,就要特別小心,遠離它。
類似的問題提了四五條,說到底,不能簡單認為AI系統越強大越好。我們擔心“未知的未知”,所以需要解決這個問題。
NBD:那么,越安全越好嗎?
薛瀾:當然,絕對的安全也是很難做到的,除非我們就不發展了!但也有專家認為,不發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所有的科技發展必然存在潛在風險,所以我們始終得是發展和治理兩個輪子共同去推進。
NBD:許多人擔心,AI會替代大量人類工作崗位,您怎么看?
薛瀾:對,這是一個確實需要關注的問題。至少從目前來看,AI的能力越來越強,很多與知識生產、應用和傳播相關的行業可能都會受到影響,尤其是傳統的白領工作。這是一個事實。
以前,我們認為技術創新會替代一些工作,但也會創造新的工作。但這一次,我認為可能真的不一樣,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有可能(AI)替代的工作更多,創造的新工作相比沒有那么多。
NBD:您覺得替代的工作主要是傳統的勞力型工作,還是有創造力的工作?
薛瀾:目前來看,很多腦力勞動的工作會受到影響。雖然現在主要替代的是重復性強的腦力工作,但隨著AI系統越來越強大,復雜的腦力工作也可能被替代。舉例來講,過去法官可能需要有助手去整理很多文件資料,現在AI可以輕松應對。
NBD:從政策上,我們應該如何保證就業不受負面影響?
薛瀾:首先要監測和觀察AI技術對就業的影響,掌握事實情況。其次,要及時提供更多培訓,幫助被替代的行業從業者轉崗,承擔新的工作。因為(AI)可能創造了許多就業機會,但我們過去不知道有這樣的需求。同時,社會也要考慮如何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并采取多元化的就業和生活方式。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宏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