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首頁輪播

每經網首頁 > 首頁輪播 > 正文

耐藥結核病藥物研發“冷清” 行業專家呼吁加大科研投入及醫保支持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04 17:58:55

◎在進口藥物占據結核病治療市場,國內藥企研發動力不足的背景下,多位專家呼吁財政資金、醫保支付給予耐藥結核病患者更多支持。

每經記者 林姿辰    每經編輯 陳俊杰    

比確診結核病更可怕的,是確診耐藥結核病(DR-TB)。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2023年全球結核病報告》(以下簡稱報告),2022年全球新發結核病患者中,耐多藥/利福平耐藥結核病(MDR/RR-TB)患者41萬(3.9%),新患者中MDR/RR-TB患者的比例為3.3%、復治患者中耐藥比例為17%。

而在中國,新患者中MDR/RR-TB患者的比例為3%,復治患者中耐藥比例為20%。這些患者的總體治愈率僅為55%,相較普通結核病降低近一半。如果結核桿菌進一步變化,變成廣泛耐藥結核,患者可能無藥可治。

近日,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2024年學術大會在重慶舉行,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張文宏在會上表示,“結核病耐藥的發生比藥物研究的速度更快”。在進口藥物占據結核病治療市場,國內藥企研發動力不足的背景下,多位專家呼吁財政資金、醫保支付給予耐藥結核病患者更多支持。

會議現場 每經記者 林姿辰 攝

國際結核藥物研發增多,國內企業研發動力不足

耐藥結核病是指在抗結核治療的過程中,患者對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抗結核藥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藥物對病原體的療效降低的一類疾病。

根據耐藥程度的不同,耐藥結核病主要分為單耐藥結核病、多耐藥結核病、耐多藥結核病和廣泛耐藥結核病。其中,耐多藥結核病是指患者同時對兩種主要的一線藥物——異煙肼和利福平耐藥,廣泛耐藥結核病則是指患者對6類二線藥物中的至少3類以上具耐藥。

根據報告數據,2022年,中國估算的結核病新發和復發病例共74.8萬例,其中得到診斷和被成功治療的患者占比約為66.98%和62.43%,2021年,耐藥結核病(DR-TB)被診斷和成功治療的患者分別為50.81%和25.56%。

十多年來,跨國藥企對結核病新藥研發的積極性開始上揚。從時間線看,2012年12月,楊森制藥的貝達喹啉在美國上市,成為45年來全球首個新的抗結核藥物。隨后,2013年底,大冢制藥的德拉馬尼獲得歐洲藥品管理局(EMA)的有條件批準治療耐多藥結核,2019年,全球結核病藥物研發聯盟研發的普托馬尼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

不過,張文宏展示的數據顯示,耐藥長程方案治療成功率提高緩慢,2009年至2022年,全球治療成功率僅提高10個百分點。因此,縮短治療周期、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是國際新藥研發的一大趨勢。

北京胸科醫院副院長李亮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普通肺結核患者的治療大約需要6個月的時間,而耐藥性結核病的治療時間更長,大約18到24個月。目前國際上已有研究致力于縮短治療周期,將普通肺結核患者的治療時間從6個月縮短到2個月,甚至進一步縮短至2周;將耐藥性結核病的治療時間從18到24個月縮短至6個月,并希望最終縮短至2個月。

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8月,目前有28種治療結核病的藥物處于Ⅰ期、Ⅱ期或Ⅲ期試驗中。相比2022年的26種和2015年的8種有所增加。目前使用新藥或重新使用已有藥物組成各類方案和宿主導向療法也處于Ⅱ期或Ⅲ/Ⅳ期試驗中。

但李亮告訴記者,目前國內只有三到四家企業正在投入研發結核病藥物,整體來看還走的是仿制路線。這是因為目前國內的結核病患者總量不多,耐藥結核病患者更少,比起抗腫瘤藥物,企業缺乏研發動力,而且,創新藥物的研發需要時間,如果注冊流程緩慢,也會影響企業的積極性。另外,巨額研發投入也讓企業有所顧慮,政府應該加大對結核病重大工程的科研投入。

多地探索耐藥結核病防治工作,醫保報銷幅度仍待提高

2023年2月23日,國家疾控局、國家衛健委兩部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耐藥結核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強調降低用藥負擔,推廣應用新藥物。將耐藥結核病納入門診慢特病管理,可參照住院管理和支付。對治療耐藥結核病效果良好、價格較為昂貴的二線抗結核藥物不納入藥占比計算范圍。另外,由中央對地方專項轉移支付經費或省級財政專項經費購買的抗結核藥品,提倡以省級為單位通過集中招標采購的方式采購。鼓勵推廣使用新藥物,提高治療效果。

各地也在積極探索減輕藥物經濟負擔的方式。2021年,浙江省衛健委、省財政廳、省醫保局聯合制定并下發了《浙江省利福平耐藥肺結核病規范化診療項目實施方案》,開展利福平耐藥肺結核病規范化診療工作。

浙江省疾控中心結核病防制所所長陳彬告訴記者,在浙江,耐藥結核病患者在醫保報銷方面享有較高比例,普遍在70%以上,部分地區甚至達到80%及以上。此外,省級財政對報銷后的費用提供兜底補貼,保障耐藥結核病患者的自付比例小于10%,目前,紹興、衢州、湖州、臺州等地通過地方配套和民政支持,實現了對耐多藥病人費用的托底,基本達到零負擔。

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竺麗梅也表示,目前江蘇對貝達喹啉等創新藥采取免費全療程使用政策,耐藥成功治療率達到85.6%,居全國之首,而由于更多耐藥結核病患者被及時發現和治療,相關經費需求正在下降。

相關專家表示,目前WHO針對耐藥結核病患者推薦的B-Pal方案只需6到9個月,涉及的藥物普瑞瑪尼有望于2023年底注冊成功,2024年廣泛推廣,但更關鍵的是它能否納入醫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