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探館WAIC2024丨八大“鎮館之寶”是哪些?人形機器人發展到哪一步了?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05 18:34:40

◎在大模型、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這三大科技熱點上,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展區有諸多亮點,大模型有哪些新的落地應用?人形機器人發展到哪一階段了?在現場都能找到答案,參展者還能在現場看到今年火爆一時的“空中的士”實機。

每經記者 夏冰    每經編輯 文多    

7月5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進入展期第二日。

頂著38℃高溫,《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一早來到上海世博展覽館和世博中心,感受這場一年一度、熱辣滾燙的AI盛會。

今年的大會,無論是展覽規模、參展企業數、亮點展品數,還是首發首秀數都創下歷史新高。大會重點圍繞核心技術、智能終端、應用賦能三大板塊,聚焦大模型、算力、機器人、自動駕駛等重點領域,集中展示一批“人工智能+”創新應用最新成果。

現在,就讓我們來現場看一看,今年參會的頭部企業都帶來了哪些最新、最炫的核心技術。

站在科技前沿的八大“鎮館之寶”

在總面積超5.2萬平方米的展覽區內看展,只覺得人工智能氛圍感一直撲面而來。展館內,人工智能領域各路“神仙”頭部企業齊聚一堂,爭奇斗艷,其中不乏百度、阿里巴巴、騰訊、華為、商湯科技、特斯拉、戴爾、聯想等科技大廠的身影,還有中國移動、中國聯通、星環科技等產業鏈頭部企業,帶來了他們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最新核心技術和創新成果。

而要想集中一次看夠最具代表性的大會亮點核心技術,觀眾可以直接前往本次大會“八大鎮館之寶”所在的展臺一探究竟。

這“八大鎮館之寶”分別是:

聯想集團YOGA Book 9i AI元啟全尺寸雙屏筆記本電腦;

商湯科技首個面向C端用戶的可控人物視頻生成大模型Vimi;

阿里云AI編程助手通義靈碼;

支付寶智能助理;

智譜AI基座大模型;

特斯拉賽博越野旅行車;

18臺人形機器人組成的“十八金剛”先鋒陣列;

3家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飛行汽車)頭部企業的創新產品。

這些寶貝不僅展示了人工智能領域的最新技術成果,也預示了未來發展趨勢和商業潛力。

在阿里巴巴展臺,通義實驗室工程師王曉明向記者介紹,今年阿里云推出的“通義靈碼”智能編碼輔助工具憑借其強大的功能和廣泛的應用入選“鎮館之寶”。基于通義大模型,通義靈碼提供行級/函數級實時續寫、自然語言生成代碼、單元測試生成等能力,以毫秒級速度生成代碼建議,極大提升了開發者的編碼效率。目前插件下載量已達350萬次,每日推薦代碼超3000萬次,被開發者采納的代碼行數超過億行。

作為大會的“鎮館之寶”之一,商湯科技的可控人物視頻生成大模型Vimi,可實現基于一張任意風格的照片生成一段人物類視頻,并首次實現分鐘級可控。

在商湯科技展臺,Vimi產品運營負責人廖虎對記者介紹,Vimi基于商湯日日新大模型,它與圖片表情控制類技術只能控制頭部表情動作不同,Vimi不但可以實現精準的人物表情控制,還可實現在半身區域內控制照片中人物的自然肢體變化,并自動生成與人物相符的頭發、服飾及背景變化。廖虎表示,更重要的是,Vimi具備極強的穩定性,可穩定生成長達1分鐘的單鏡頭人物類視頻,下一步,Vimi將完全面向C端用戶開放使用,尤其能夠滿足廣大女性用戶的娛樂創作需求。


商湯科技的可控人物視頻生成大模型Vimi

新一代大模型持續火熱

在大模型的風頭只增不減的當下,今年的大會依舊延續了“百模大戰”的盛況。

百度文心一言、阿里通義千問、騰訊元寶、華為盤古、訊飛星火、商湯日日新等市場熱門產品,來到現場“秀肌肉”,展示硬核產品力。Minimax、百川智能、智譜AI、階躍星辰等“新秀”也悉數登場。這些大模型在多個方面展現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應用潛力。

百度展臺

此外,微軟AI PC、聯想柔性屏概念機、中信集團的特鋼行業“燈塔工廠”則展示了端側應用模型在多個領域的廣泛應用。

作為新銳通用大模型代表,階躍星辰帶來的“Step系列通用大模型”摘得WAIC“2024 SAIL之星”的稱號。除發布Step-2萬億參數語言大模型正式版、Step-1.5V多模態大模型以及Step-1X圖像生成大模型等三款Step系列通用大模型新品以外,階躍星辰還宣布推出“繁星計劃”開放平臺,投入優質資源扶持多模態領域優秀的初創企業與獨立開發者團隊,共同加速AI大模型技術在各類場景的應用落地。

人形機器人“眾創未來”

除大模型外,人形機器人無疑是此次大會展館現場“最靚的仔”。一進入展館的大廳通道區域,就能看到人形機器人組成的“十八金剛”陣列。

“十八金剛”陣列

在特斯拉展臺,參展者簇擁在一輛未來感十足的、有著酷炫外形的越野車面前,舉起手中的相機不停拍照、攝像,這輛車就是造型極具未來感的特斯拉賽博越野旅行車。

特斯拉展臺更吸引人的還是公司最新亮相的進化版人形機器人——Optimus二代。特斯拉展臺工作人員介紹,與一代的“鋼鐵硬漢”相比,Optimus二代的顏色由灰色改為以白色為主,且外形線條更為柔美。預計在2025年,將有超過1000個Optimus人行機器人在特斯拉工廠內工作。

特斯拉展臺工作人員正在介紹

主辦方介紹,今年大會在具身智能領域,展出智能機器人45款,其中人形機器人25款。

在星動紀元展臺,現場觀眾正和擺放在展臺上的一款靈活柔軟的機器人握手互動。在展位的大屏幕上,反復播放著一個人形機器人行走長城的視頻,視頻的主角——人形機器人L2目前已征服長城險峻坡道,實現在長城上穩步行走。

來自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的“青龍”,是全球首款全尺寸通用開源公版機器人。青龍身高1.85米,體重85公斤,支持多模態機動、感知、交互和操控。擁有43個主動自由度(獨立、單獨運動的數量),最大關節峰值扭矩達到400牛米。在負載40公斤的情況下,它能夠以1m/s的速度行走,滿足了高負荷場景下的載荷需求。

除此外,宇樹科技展示國內首款實現奔跑功能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機器人H1、傅利葉科技、達闥機器人、云深處科技等企業也帶來各類人形機器人,這些機器人的體型和面部越來越像“人”,且在路徑規劃、物體識別等核心功能上展現了高度的靈活性和智能性,引領觀眾進入一個由智能驅動的未來世界。

AI+產業探尋更多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大會的展品更加聚焦“AI+”的落地應用。在交通出行、生活服務、工業自動化、智能巡檢等方面,人工智能技術正在深度滲透產業和生活的各個領域,為未來發展注入新動力。

在智能駕駛領域,特斯拉、集度、蔚來、智己、華為等企業帶來了有關自動駕駛技術的最新成果。另外,大會的無人駕駛體驗區內,不僅有無人駕駛出租車的試乘試駕,還有無人配送、無人充電等應用場景亮相。

另外,“低空經濟”概念火熱,在本屆大會上,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成為備受關注的焦點之一。大會特設的智能飛行器展示區內,展出了3家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頭部企業的創新產品,在這里,觀眾可以現場體驗一把打“飛的”,讓無人駕駛體驗從地面升級至空中。

中信集團展臺

關于AI終端產品方面的核心技術,記者注意到,戴爾科技、聯想等帶來了以AI PC為代表的多款AI終端產品,中興通訊展示了全面布局的“AI for All”產品戰略。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國企逐漸加大“AI+”在行業內的應用: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國企也展示了各自的“AI+”行業應用,如中國移動的“九天·眾擎基座大模型”及“5G-A×AI新通話”,中國聯通的“元景1+1+M大模型”體系等。

(文中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魏夏冰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7月5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進入展期第二日。 頂著38℃高溫,《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一早來到上海世博展覽館和世博中心,感受這場一年一度、熱辣滾燙的AI盛會。 今年的大會,無論是展覽規模、參展企業數、亮點展品數,還是首發首秀數都創下歷史新高。大會重點圍繞核心技術、智能終端、應用賦能三大板塊,聚焦大模型、算力、機器人、自動駕駛等重點領域,集中展示一批“人工智能+”創新應用最新成果。 現在,就讓我們來現場看一看,今年參會的頭部企業都帶來了哪些最新、最炫的核心技術。 站在科技前沿的八大“鎮館之寶” 在總面積超5.2萬平方米的展覽區內看展,只覺得人工智能氛圍感一直撲面而來。展館內,人工智能領域各路“神仙”頭部企業齊聚一堂,爭奇斗艷,其中不乏百度、阿里巴巴、騰訊、華為、商湯科技、特斯拉、戴爾、聯想等科技大廠的身影,還有中國移動、中國聯通、星環科技等產業鏈頭部企業,帶來了他們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最新核心技術和創新成果。 而要想集中一次看夠最具代表性的大會亮點核心技術,觀眾可以直接前往本次大會“八大鎮館之寶”所在的展臺一探究竟。 這“八大鎮館之寶”分別是: 聯想集團YOGA Book 9i AI元啟全尺寸雙屏筆記本電腦; 商湯科技首個面向C端用戶的可控人物視頻生成大模型Vimi; 阿里云AI編程助手通義靈碼; 支付寶智能助理; 智譜AI基座大模型; 特斯拉賽博越野旅行車; 18臺人形機器人組成的“十八金剛”先鋒陣列; 3家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飛行汽車)頭部企業的創新產品。 這些寶貝不僅展示了人工智能領域的最新技術成果,也預示了未來發展趨勢和商業潛力。 在阿里巴巴展臺,通義實驗室工程師王曉明向記者介紹,今年阿里云推出的“通義靈碼”智能編碼輔助工具憑借其強大的功能和廣泛的應用入選“鎮館之寶”。基于通義大模型,通義靈碼提供行級/函數級實時續寫、自然語言生成代碼、單元測試生成等能力,以毫秒級速度生成代碼建議,極大提升了開發者的編碼效率。目前插件下載量已達350萬次,每日推薦代碼超3000萬次,被開發者采納的代碼行數超過億行。 作為大會的“鎮館之寶”之一,商湯科技的可控人物視頻生成大模型Vimi,可實現基于一張任意風格的照片生成一段人物類視頻,并首次實現分鐘級可控。 在商湯科技展臺,Vimi產品運營負責人廖虎對記者介紹,Vimi基于商湯日日新大模型,它與圖片表情控制類技術只能控制頭部表情動作不同,Vimi不但可以實現精準的人物表情控制,還可實現在半身區域內控制照片中人物的自然肢體變化,并自動生成與人物相符的頭發、服飾及背景變化。廖虎表示,更重要的是,Vimi具備極強的穩定性,可穩定生成長達1分鐘的單鏡頭人物類視頻,下一步,Vimi將完全面向C端用戶開放使用,尤其能夠滿足廣大女性用戶的娛樂創作需求。 商湯科技的可控人物視頻生成大模型Vimi 新一代大模型持續火熱 在大模型的風頭只增不減的當下,今年的大會依舊延續了“百模大戰”的盛況。 百度文心一言、阿里通義千問、騰訊元寶、華為盤古、訊飛星火、商湯日日新等市場熱門產品,來到現場“秀肌肉”,展示硬核產品力。Minimax、百川智能、智譜AI、階躍星辰等“新秀”也悉數登場。這些大模型在多個方面展現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應用潛力。 百度展臺 此外,微軟AI PC、聯想柔性屏概念機、中信集團的特鋼行業“燈塔工廠”則展示了端側應用模型在多個領域的廣泛應用。 作為新銳通用大模型代表,階躍星辰帶來的“Step系列通用大模型”摘得WAIC“2024 SAIL之星”的稱號。除發布Step-2萬億參數語言大模型正式版、Step-1.5V多模態大模型以及Step-1X圖像生成大模型等三款Step系列通用大模型新品以外,階躍星辰還宣布推出“繁星計劃”開放平臺,投入優質資源扶持多模態領域優秀的初創企業與獨立開發者團隊,共同加速AI大模型技術在各類場景的應用落地。 人形機器人“眾創未來” 除大模型外,人形機器人無疑是此次大會展館現場“最靚的仔”。一進入展館的大廳通道區域,就能看到人形機器人組成的“十八金剛”陣列。 “十八金剛”陣列 在特斯拉展臺,參展者簇擁在一輛未來感十足的、有著酷炫外形的越野車面前,舉起手中的相機不停拍照、攝像,這輛車就是造型極具未來感的特斯拉賽博越野旅行車。 特斯拉展臺更吸引人的還是公司最新亮相的進化版人形機器人——Optimus二代。特斯拉展臺工作人員介紹,與一代的“鋼鐵硬漢”相比,Optimus二代的顏色由灰色改為以白色為主,且外形線條更為柔美。預計在2025年,將有超過1000個Optimus人行機器人在特斯拉工廠內工作。 特斯拉展臺工作人員正在介紹 主辦方介紹,今年大會在具身智能領域,展出智能機器人45款,其中人形機器人25款。 在星動紀元展臺,現場觀眾正和擺放在展臺上的一款靈活柔軟的機器人握手互動。在展位的大屏幕上,反復播放著一個人形機器人行走長城的視頻,視頻的主角——人形機器人L2目前已征服長城險峻坡道,實現在長城上穩步行走。 來自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的“青龍”,是全球首款全尺寸通用開源公版機器人。青龍身高1.85米,體重85公斤,支持多模態機動、感知、交互和操控。擁有43個主動自由度(獨立、單獨運動的數量),最大關節峰值扭矩達到400牛米。在負載40公斤的情況下,它能夠以1m/s的速度行走,滿足了高負荷場景下的載荷需求。 除此外,宇樹科技展示國內首款實現奔跑功能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機器人H1、傅利葉科技、達闥機器人、云深處科技等企業也帶來各類人形機器人,這些機器人的體型和面部越來越像“人”,且在路徑規劃、物體識別等核心功能上展現了高度的靈活性和智能性,引領觀眾進入一個由智能驅動的未來世界。 AI+產業探尋更多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大會的展品更加聚焦“AI+”的落地應用。在交通出行、生活服務、工業自動化、智能巡檢等方面,人工智能技術正在深度滲透產業和生活的各個領域,為未來發展注入新動力。 在智能駕駛領域,特斯拉、集度、蔚來、智己、華為等企業帶來了有關自動駕駛技術的最新成果。另外,大會的無人駕駛體驗區內,不僅有無人駕駛出租車的試乘試駕,還有無人配送、無人充電等應用場景亮相。 另外,“低空經濟”概念火熱,在本屆大會上,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成為備受關注的焦點之一。大會特設的智能飛行器展示區內,展出了3家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頭部企業的創新產品,在這里,觀眾可以現場體驗一把打“飛的”,讓無人駕駛體驗從地面升級至空中。 中信集團展臺 關于AI終端產品方面的核心技術,記者注意到,戴爾科技、聯想等帶來了以AI PC為代表的多款AI終端產品,中興通訊展示了全面布局的“AI for All”產品戰略。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國企逐漸加大“AI+”在行業內的應用: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國企也展示了各自的“AI+”行業應用,如中國移動的“九天·眾擎基座大模型”及“5G-A×AI新通話”,中國聯通的“元景1+1+M大模型”體系等。 (文中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魏夏冰 攝)
大模型 機器人 自動化設備 機器視覺 人工智能 Ai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