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直擊WAIC2024 | 突破AI大模型應用障礙,看行業大咖前瞻性思考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06 21:25:43

◎商湯科技CEO徐立認為,大模型本質意義上是在做一個記憶的事情,記住世界的知識。而它僅有的一點點的智力,完全是來自于對于知識背后高階的思維邏輯的記憶。所以說,在垂直行業里,如何構造高階思維邏輯的合成數據,往往是制勝的關鍵,并且是差異化的關鍵。這也是中國人工智能之路的關鍵。

每經記者 朱成祥    每經編輯 楊夏    

7月4日至6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在上海召開。期間,大模型、算力等多個領域專家發表了前瞻性思考。

商湯科技CEO徐立認為,大模型本質意義上是在做一個記憶的事情,記住世界的知識。而它僅有的一點點的智力,完全是來自于對于知識背后高階的思維邏輯的記憶。所以說,在垂直行業里,如何構造高階思維邏輯的合成數據,往往是制勝的關鍵,并且是差異化的關鍵。這也是中國人工智能之路的關鍵。

愛芯元智創始人、董事長仇肖莘則認為,大模型真正大規模落地需要云邊端三級緊密結合,而邊緣側和端側結合的關鍵在于AI計算與感知。

愛芯元智創始人、董事長仇肖莘。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大模型應用落地

關于大模型應用落地,徐立表示,行業要進行變化,交互模式一定是先行的。實時的交互性能夠帶來一個流暢的體驗,也是帶來推動超級時刻以及應用變化的核心。對于GPT-4o的發布,外界感觸最深的是它可以實時地來跟人進行交互,從而重新定義人機交互的界面。

另外,阻礙大模型落地的一大因素是“大模型幻覺”。

MiniMax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閆俊杰強調降低錯誤率。其表示,從去年開始ChatGPT出來之后,然后有GPT-4的各種版本,國內很多公司也在迎頭趕上,推出了很多模型。最核心的問題,目前模型的錯誤率還是比較高的。比如說GPT-4,它在很多測試指標上可能正確率有60%、70%,即30%到40%的錯誤率。國內的模型,整體上還是在60%到70%的錯誤率。

閆俊杰補充表示,為什么大模型的產品是對話的形式?因為對話的容錯率比較高。為什么不能成為一個獨立的Agent(代理人)?是因為每一步都有30%、40%的錯誤率。因此,最核心的問題是怎么把大模型的錯誤率從30%、40%,降到3%、4%、2%,降低一個數量級。這是AI從一個輔助人類的工具,到能獨立完成工作,最核心的標志。

智譜AI首席執行官張鵬則認為,準確率是一個方面,一般說準確率的時候,大多數是限定在一些評測級或者任務上,就看數值性的量化評測,但有些東西其實很難量化,比如說邏輯性,抽象思考的能力。張鵬強調,這些恰恰是現在的模型,比人或者是比傳統的方法更強的地方。

智譜AI首席執行官張鵬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張鵬認為,現在很重要的點是突破大模型的多模態。是因為真正的人在現實世界中解決問題的時候,他需要輸入的信息本身就是多模態的,除了自然語言以外還有視覺、聽覺、觸覺,還有常識,所有這些是需要綜合起來才能解決現實世界當中很多常見的問題,甚至不是復雜問題,都是常見問題。

比如說掃地、做飯、洗衣服這些任務,它所需要輸入的信息是多模態的,這些方面能力的突破會帶來AI的普惠。

關于工業大模型的應用,香港工業機器人及機械人研發中心(FLAIR)總裁黎少斌對每經記者表示:“當我們有更多的數據,可以訓練工業用的大模型。彼時,我們可以直接去問設備,你的狀態怎么樣?有沒有什么不妥當?設備就可以回一個答案,比如‘我發現可能某個設備有一點點問題,我應該還能堅持一個星期,你想想如何安排更換,做一個預維護’。”

其補充表示:“我們想把大模型技術與我們的一些解決方案結合起來,變成以后車間設備與人之間的溝通,會更像人與人之間的溝通。”

云側+端側算力配合

目前在大模型應用方面,也開始更加強調云側與端側算力的配合。

徐立認為,如果說所有的資源都聚焦在云端,會帶來推理成本的大幅度增長,以及推理效率的下降,因為網絡的擁擠,勢必會帶來服務的不流暢。商湯在端側上加大了模型的優化,提升了10%的性能精度,除此之外,速度有大規模的提升,成本有大幅度下降。首包延遲下降40%,推理效率提升了15%。

商湯科技CEO徐立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愛芯元智創始人、董事長仇肖莘認為,智能芯片和多模態大模型已經成為人工智能時代的“黃金組合”,當大模型的應用日益廣泛,更經濟、更高效、更環保將會成為智能芯片的關鍵詞,而搭載AI處理器的高效推理芯片將是大模型落地更合理的選擇,這也是推進普惠AI的關鍵所在。

面壁智能副總裁賈超認為,憑借在成本、隱私、延時性、可靠性等方面的優勢,端側AI發展會成為全球趨勢,這也意味著大模型正式進入了輕量化時代。這一背景下,“模型知識密度,平均每8個月提升1倍”將會成為大模型時代的新摩爾定律。賈超強調,企業開發端側大模型需要從算法側和芯片側來做雙向奔赴,把端側模型用端側芯片,在用戶場景上高效落地,這樣才能給用戶帶來最極致的體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模型 大模型 Ai WAIC 人工智能 多模態 GPT 芯片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