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08 22:05:04
◎政府不斷優化支出,工程機械行業經過前一輪高峰期后進入了一個調整期。“這種調整期從制造商的角度來看都是很正常的,我們判斷工程機械行業今年開始筑底企穩。”
◎電動化產品傳動效率瓶頸突破后,電動化工程機械的成本將大幅下降,經濟性凸顯后將迎來電動化工程機械的發展熱潮。
每經記者 黃鑫磊 每經編輯 梁梟
7月5日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公布數據,根據對挖掘機主要制造企業統計,2024年6月銷售各類挖掘機16603臺,同比增長5.31%,其中國內7661臺,同比增長25.6%;出口8942臺,同比下降7.51%。
對此,徐工機械(SZ000425,股價6.57元,市值776.32億元)相關人士7月8日通過微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盡管目前行業已經出現一些積極跡象,但判斷工程機械拐點,不能單純看一個時間段或一類產品,對于這一輪的國內行業周期,我們樂觀預計在2024年底或2025年初會企穩,2025年可能是拐點,穩健預計2026年是拐點。”
工程機械行業是強周期性行業,周期主要受下游房地產、基建、出口等需求變化以及自身設備更新周期、環保排放政策等因素影響。工程機械行業平均周期大致為8~10年。最近一輪上行周期從2016年開始,到2021年上半年結束,之后是持續3年的下行周期。
中原證券研報認為,從周期角度看,2016年開始進入市場的工程機械產品從2024年開始逐步進入設備更新周期,工程機械行業有望底部回升。另一方面是近年來工程機械主要產品出口競爭力持續提高,出口占比不斷提升,未來有望繼續向海外拓展市場。
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消息,今年4—6月,挖掘機主要制造企業銷售各類挖掘機分別為18822臺、17824臺、16603臺,同比增長0.27%、6.04%、5.31%,已實現連續3個月增長率為正。
尤其是6月份,CME(《工程機械》雜志)預測挖掘機銷量約16000臺,同比增長1.5%,其中內銷預計7300臺,同比增長20%;外銷預計8700臺,同比減少10%。而實際數據為國內銷售7661臺,同比增長25.6%;出口8942臺,同比減少7.51%,均好于預期。
對此,恒立液壓(SH601100,股價42.82元,市值574.14億元)相關人士通過微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二季度挖掘機的內需比一季度好了很多,主要是緣于新開的水利項目、礦用需求較好以及特別國債的拉動,而且2023年二季度以后的需求基數都很低,今年實現同比增長的可能性較大。
從房地產相關數據來看,5月基建、采礦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雖環比小幅下滑,但仍保持相對穩定,分別為6.68%、17.70%。5月中國小松挖掘機開工小時數為101.10小時,同比提升1.00%,環比提升4.66%,2024年開工率呈上升趨勢。
另據央視財經挖掘機指數,5月全國工程機械開工率為56.94%;設備分類中,5月吊裝設備和挖掘設備開工率仍大幅領先于其他設備,挖掘設備開工率為69.37%。
東莞證券研報認為,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金額、房地產商品房累計銷售面積等數據同比降幅持續縮窄。未來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對房地產調控進一步寬松,將降低居民購房門檻,減輕居民購房壓力,助力房地產市場修復及去庫存,對工程機械需求有望迎來邊際改善。
對此,徐工機械相關人士表示,目前,中國的工程機械市場、建筑工程市場相比前幾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國正在進行“高質量發展”,政府不斷優化支出,工程機械行業經過前一輪高峰期后進入了一個調整期。“這種調整期從制造商的角度來看都是很正常的,我們判斷工程機械行業今年開始筑底企穩。”
該人士稱,從工程機械12類設備的開工率來看,前年和去年都是大幅度下滑,今年正在逐步向好,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都在筑底企穩,但總體開工率與高峰期開工率相比還是有一定的距離。
今年以來,工程機械行業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變化:電動化趨勢加速。
從2023年開始,隨著電動化技術突破、電池價格下降,電動化工程機械的回本周期大幅縮短,產業化進程迎來較大突破,尤其是裝載機和挖掘機行業的突破尤為明顯。
2022年~2023年,裝載機電動化滲透率從不足1%提升至3.5%。今年6月,電動裝載機銷量為1570臺,同比增長418.15%,環比增長25.60%,占裝載機銷量的14.55%,滲透率呈逐漸上升趨勢。今年上半年,電動裝載機累計銷量為5114臺,超過2023年全年銷量,同比增長361.14%,占裝載機累計銷量的8.97%。
電動挖掘機方面,今年6月銷量為16臺,環比增長128.57%,2024上半年電動挖掘機累計銷量為54臺。2024年6月底,三一重工(SH600031,股價15.56元,市值1320.4億元)在荷蘭發布首款海外中型電動挖掘機并取得20臺簽約預售訂單,標志著國產品牌在歐洲電動化市場取得了新的突破。
東吳證券研報分析稱,當前全球工程機械電動化率不足1%,判斷技術突破并實現充分降本后電動化滲透率有望達到30%以上。以挖掘機為例,2023年我國挖掘機銷量約19.5萬臺,或將帶來年均約6萬臺的電動化挖掘機需求。
東吳證券認為,當前阻礙工程機械電動化率提升的核心因素在于傳動效率較低導致電動產品成本高、經濟性較差,傳統的液壓傳動系統的傳動效率不足50%,動能損耗嚴重。為此,當前工程機械研發的核心問題在于使用電傳動系統替代液壓傳動從而提高整體的傳動效率。而電傳動價格昂貴,產業化處于初期階段,大規模應用方案尚不成熟。
據東吳證券判斷,電動化產品傳動效率瓶頸突破后,電動化工程機械的成本將大幅下降,經濟性凸顯后將迎來電動化工程機械的發展熱潮。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