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跌破萬億元!國內股票量化私募規模降至7800億元,“600億+”區域已全部清零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14 16:18:13

每經記者 李娜  王海慜    每經編輯 肖芮冬    

 

 

量化私募基金的好日子,在2024年被按下了倒車鍵。

中信證券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國內股票量化私募管理人的資產規模約7800億元,相比2023年末的1.21萬億元顯著下降,降幅超過了35%。多家機構數據顯示,資產規模在“600億+”的量化私募,在剛剛過去的二季度徹底清零。

與此相伴的是,量化私募基金降費、不收取業績報酬的消息被不斷傳出。最近的一起則是,昔日百億私募星闊投資對旗下南山1號紅利低波100指增B類產品的管理費和業績報酬費,均給出了五折優惠。

國內股票量化私募規模跌破萬億元

2019年起,沉寂許久的量化私募行業開始走上擴展之路,并于2021年首度實現管理規模破萬億元。在過去的2023年,量化私募基金依然享受著風景獨好的日子。

不過進入2024年,行業形勢出現了變化。中信證券日前發布研報指出,截至2024年6月,包含指數增強、量化選股、市場中性和DMA在內,測算國內股票量化私募管理人的市場規模約7800億元,相比2023年末的1.21萬億元顯著下降;持有股票市值7100億元,2023年末為1.08萬億元。

不難看出,2024上半年,國內股票量化私募行業,無論是規模還是持有股票市值降幅都超過了三成。

今年一季度遭遇史無前例的大幅回撤,給予了量化私募基金行業前所未有的沖擊,也拖累了各家量化私募的管理規模。

點擊圖片可放大

據量化投資與機器學習公眾號數據,從去年各季度國內量化私募管理人的資產管理規模來看,每個季度管理規模在600億元以上的量化私募都有4家;而截至2024年3月31日,管理規模在600億元以上的量化私募僅剩下幻方量化一家,其余3家九坤投資、靈均投資、明汯投資管理規模均跌至500億~600億元梯隊,

此外,截至今年一季度末,400億~500億元梯隊也從去年四季度的兩家(誠奇資產、穩博投資)減少至一家。值得一提的是,穩博投資的管理規模在今年一季度快速下滑至200億~300億元。

經過二季度的洗禮后,截至今年6月30日,600億+梯隊已成“無人區”;400億~500億元梯隊也出現了空檔?;梅搅炕径纫幠=抵?00億~600億元,誠奇資產跌入300億~400億元梯隊,啟林投資則退出200億~300億元梯隊。

值得注意的是,經過上述“洗牌”之后,量化私募行業由原來的“四大天王”變為“五大天王”。根據衍復投資在近期的小范圍路演表述,其現有規模上升至560億元。

“即使是頭部量化私募基金公司,其發展的路徑也并不一樣,有的走資管路徑,有的走自營路徑。規模小的時候,資管路徑可能更好。今年這場‘黑天鵝’過后,一些以自營為主的量化私募,其管理規模更為抗跌,待后續市場走好,其規模也會大幅上漲,彈性會更好。”北京某量化私募基金資深人士這樣表示。

量化私募遇阻:市場調整是主因

最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每經記者)與多位量化私募人士交流時得到反饋,今年量化私募規模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就是市場的持續調整而引發的業績表現欠佳。

“量化私募其實主要是股票多頭。影響最大的是市場調整、交易量萎縮、沒有增量資金。最終,能不能扭轉下滑的局面,最關鍵的就是看市場和經濟基本面。”某大型量化私募基金公司投研人士表示。

2024上半年A股市場總體表現弱勢分化,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股票量化多頭產品遭遇極大挑戰。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有業績展示的1980只股票量化多頭產品,上半年收益均值為-7.99%,超額均值為-2.49%,其中804只產品實現正超額、占比40.61%。

總體來看,上半年指數增強產品受市場大小盤風格極度分化影響較大,對標大盤股的股票量化多頭產品在超額和收益端均有不錯表現;反觀小盤股,雖然超額端表現出色,但受指數端拖累較大。

數據進一步顯示,有業績展示的110只滬深300指增產品,上半年超額均值為-0.38%,其中正超額產品占比61.82%,但憑借指數端的加成,上半年依舊實現0.57%的正收益。反觀中證1000指增產品,雖然上半年有業績展示的297只產品實現了5.18%的平均超額,其中正超額產品占比達72.39%,但受指數端拖累,其上半年依然以-12.52%的收益均值在股票量化多頭產品中墊底。同樣受到指數端拖累的還有中證500指增產品。上半年其他指增和量化選股產品超額表現較弱,但好在指數端發揮較好,使得上半年整體收益并未進一步下跌。

回顧過往,從業績表現來看,2019年~2021年是量化私募的高光時刻。這三年間幾乎所有的量化私募策略都取得了兩位數的收益,其中中證500指增收益表現搶眼,每年依次達到了43.45%、36.39%、26%的收益。

主流量化私募策略近年來收益表現
圖片來源:中信證券研報

2022年以來,盡管仍然能獲得超額收益,但量化私募整體的收益表現逐漸歸于平淡,今年來更是陷入低谷。據中信證券研報統計,截至今年6月21日,絕大部分主流量化私募策略年內收益都為負值。其中,量化CTA策略收益最高,僅為0.25%;中證1000指增策略收益最低,為-12.56%。

對于今年上半年量化私募遭遇的挑戰,在某金工首席看來,主要原因有兩點:首先是今年初量化私募超額的那輪大幅回撤,對市場造成了較大影響;另外,現在大部分的量化策略是指數增強和量化多頭,市場調整,量化私募的規模自然也會下跌,這和主動基金比較類似。

事實上,從量化私募各主流策略近年來的收益表現看,量化私募的收益和當年市場大勢的表現相比,具有較高的相關性。2018年市場整體下行,多數股票量化策略當年也都出現虧損;2019年~2021年A股震蕩上行,市場熱點紛呈,各量化主流策略的同期表現也同樣不俗;2022年~2023年,市場持續調整,量化私募雖然跑出超額收益,但整體表現已經遠低于過去幾年。今年來,量化私募收益的整體表現則與A股大勢呈現出較強關聯性。

另外,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今年對量化的監管加強也是行業規模出現收縮的原因之一。

今年來,多項關于量化交易的規范措施先后出臺:

今年4月30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運作指引》(以下簡稱《運作指引》)。有分析認為,《運作指引》預計在短期對部分量化策略形成挑戰;長期來看,有助于規范私募行業整體發展。

5月15日,證監會發布《證券市場程序化交易管理規定(試行)》,這也是國內首部關于量化交易的法規。

6月7日,滬深京交易所同日發布《程序化交易管理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其中對程序化交易報告管理、交易行為、信息系統、高頻交易等作出了更細化的規定。

7月10日盤后,證監會發布消息稱,批準中證金融公司暫停轉融券業務的申請,自7月11日起實施。存量轉融券合約可以展期,但不得晚于9月30日了結。轉融券暫停,對容量不大的另類策略、股票多空策略影響較大。

某券商研究人士向記者表示,“現在量化工具都被嚴監管了,私募信披被約束,各方面措施都在束縛量化的手腳,其規模自然會有所壓縮。”

圖片來源:中信證券研報

而其中,DMA策略可謂是受政策影響最大的量化策略之一。據中信證券統計,截至2024年6月,除滬深300指增外,其他主流股票量化策略規模均有壓縮。其中,受微盤股下跌行情、杠桿融資約束收緊等影響,DMA業務壓降明顯,資產規模從超3500億元大幅跌至約1100億元,持有股票市值從2900億元跌至約900億元。

一些主攻DMA策略的量化私募也受到了較大的影響。據統計,穩博投資的管理規模從去年四季度的400億~500億元快速下滑至今年上半年的200億~300億元。而在去年,穩博投資的管理規模曾一度出現快速增長。

券商:缺乏增量資金

多家量化私募均向每經記者表示,今年感覺最為明顯的就是量化私募產品募集降溫,缺乏增量資金。而這和以往量化私募基金在家坐等資金自動上門、不得不限購的現象形成極大反差。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業內有觀點稱,在經歷年初的大幅回撤后,目前量化私募募資情況不容樂觀,甚至可以說基本處于停滯。

滬上某量化私募人士告訴記者:“春節前后那波下跌過后,投資者也沒啥信心,市場增量資金基本上也就沒有了。最大的感覺就是券商現在對代銷的私募審核得特別嚴。”

“募資是冰點。今年能夠逆勢增長的是極個別,每一個都是非常特殊的案例。”某中型量化私募基金人士坦言。

一位券商財富管理條線人士表示:“其實量化不是最近難銷,基本上在前面行情大跌的時候就很難銷了。我們基本還是圍繞且跟隨一些好的量化私募,目前不會進行大量的代銷。一些好的量化私募,還是有些客戶會買的。”

深圳某券商財富管理人士向記者指出:“年初業績回調后,我們對代銷的量化私募產品進行了全面學習和研究,包括他們的策略、業績穩定性等。代銷的量化私募產品管理得更加嚴格了。”

然而,在某熟悉量化私募的頭部券商投顧看來,盡管今年量化私募的業績總體乏善可陳,但是內部也存在一定分化。“量化私募是比較寬泛的,從因子構成上,可分為基本面因子和量價因子?;久鏋橹鞯牧炕衲瓯憩F還可以,因為基本面選出來的以滬深300為主,今年紅利、藍籌不跌反漲。去年業績好的量化管理人,都是量價為主的,今年就不行了。量價因子更容易選擇小盤股,因為小盤股波動大,今年小微盤市場表現差,而且沒有好的對沖工具,所以業績差。”

不過上述投顧也告訴記者:“應該說今年所有私募都很難賣。即便是基本面因子為主的量化機構,大概也只有個別一兩家比較出彩。因為過去兩年做基本面的都打不過量價,所以市場份額就小。今年投資人風險偏好特別低,所以大家都募集不到錢。”

量化私募主動降費

按照當前的行業管理,私募管理人的收費模式以“2—20”為主,也就是私募管理人收取基金規模2%左右的管理費和投資收益部分的20%作為業績報酬。

小型量化私募為了快速打開知名度,會選擇降費吸引資金。但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量化私募開始選擇降費來吸引投資者的目光。

最近的一則案例是,昔日百億私募星闊投資對旗下星闊南山1號紅利低波100指增B類產品的管理費和業績報酬費,均給出了五折優惠。調整后,管理費降至0.5%,業績報酬降至10%。

今年4月,百億私募思勰投資旗下的一只小市值量化精選產品,采取“1.8%管理費+0業績報酬”,引發了市場廣泛關注。

除了思勰投資,2023年磐松資產旗下指數增強策略產品免收業績報酬的消息,也一度成為行業內的熱點話題。

據了解,目前不僅是量化私募,主觀多頭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也在陸續降低費用。

關于降費的初衷,星闊投資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紅利低波100指數具有每年回撤相對較低、幾乎每年都能獲得正收益的特點,能幫助投資人穩健地穿越牛熊的市場行情。此次降費的舉措是針對自己的產品線和策略特點,有針對性地市場推廣,不代表整個行業市場或其他任何同行。

事實上,在部分投資人看來,行業紅利期過去后,募集困難的當下,選擇降費也能理解。

前述北京某量化私募基金資深人士指出,在投資者和管理人能夠達成一致的前提下,費用水平、結構的多元化探索是行業發展的一種豐富性體現?;谑袌霈F狀,以降費做進行階段性調整,一定程度上可以回應對投資者需求的關切,但對管理人的選擇和評估,最終還是要回到長期超額能力的評估上。合理的費率水平也有利于管理人迭代技術、提升管理運營水平、夯實風控設施和人才培養,從而形成可持續獲取超額的良性循環。

該人士進一步表示:“2024年,量化私募邁入了實質性成熟發展期。一方面,行業集中度有所提升,擁有較為完善策略布局、前瞻技術實力、穩定人才體系的管理人,可以更好地體現優勢。另一方面,隨著行業的規范化,投資人端可以得到更好的保護。不管是從市場需求還是投資機會的角度,優質的量化私募仍然擁有良好的發展空間”

在采訪中,有券商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現在不必悲觀看待國內量化私募行業的市場前景。“量化的底層邏輯是指數投資,以后指數投資是方向,普通老百姓就買ETF,高凈值客戶會買量化,因為有超額。至于超額收益,我覺得會持續有,雖然會慢慢下降。從海外來看,最后量化的發展會成為市場重要的力量。我們其實還在早期,在發展過程中有些規范也是好事。”

而某頭部券商分支機構負責人則認為,從配置的角度,量化也是個不可或缺的工具。不過,預計未來國內量化行業最終會和國外一樣,超額收益逐漸回歸到正常水平。

但短期而言,量化私募行業可能依然面臨著一些壓力。上述投顧人士坦言,預計未來量化私募整體進入收縮期。“首先,業績越來越難做。另外,監管限制了量化的募集,一是不讓銀行代銷,二是約束了非代銷機構對私募產品的信息披露。”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30712123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量化 私募 股票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