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16 08:00:30
每經記者 陳利 每經編輯 魏文藝
| 2024年7月16日 星期二 |
NO.1 國家統計局:近期房地產市場活躍度有所提升
7月15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6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52529億元,同比下降10.1%;其中,住宅投資39883億元,下降10.4%。上半年,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同比分別下降19.0%、25.0%,降幅比1-5月份收窄1.3、2.9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表示,近期房地產市場活躍度有所提升。各地區各部門適應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因城施策,積極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扎實做好保交房工作,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政策效應逐漸釋放,市場活躍度有所提升。上半年,房地產“三大工程”拉動房地產開發投資0.9個百分點。當然也要看到,目前房地產相關指標仍在下降,房地產市場仍處在調整轉型過程中。
點評:房地產市場近期活躍度提升,可能是政策支持和市場信心恢復的結果。降幅縮小有助于緩解行業壓力,但當前市場仍處在調整轉型期,表明盡管有積極信號,整體行業仍然面臨不小的挑戰。特別是“三大工程”的提及,表明政府正通過保障性住房建設等措施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同時也希望通過這些項目推動行業發展模式的創新和轉型。
NO.2 6月各線城市商品住宅價格環比降幅總體收窄
7月15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6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降幅總體收窄。新房方面,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5%,降幅比上月收窄0.2個百分點;同比下降3.7%,降幅比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二線城市環比下降0.7%,降幅與上月相同;同比下降4.5%,降幅比上月擴大0.8個百分點。三線城市環比下降0.6%,降幅比上月收窄0.2個百分點;同比下降5.4%,降幅比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二手房方面,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4%,降幅比上月收窄0.8個百分點;同比下降9.0%,降幅比上月收窄0.3個百分點。二線城市環比下降0.9%,降幅比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同比下降7.9%,降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三線城市環比下降0.9%,降幅與上月相同;同比下降7.7%,降幅均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
點評: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的普遍下降,反映出市場的整體冷卻和購房者謹慎的心態。一線城市的銷售價格降幅加大,尤其是二手市場,說明高價值市場的調整壓力可能更大。這樣的市場趨勢對開發商而言,既是挑戰也是調整產品和策略的契機,需要更加關注產品定位和品質,滿足市場對優質住宅產品的需求。
NO.3 北京樓市新政出臺兩周成交量有所放大
北京市住建委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6月27日到7月10日這兩周北京市二手住宅網簽量為8004套,較政策出臺前兩周增長超過7%;北京市新建商品住宅網簽量為2666套,相較政策出臺前兩周增長超過40%。特別是新政發布后的首個周末,6月29日到30日兩天,北京市共成交720套新房,比新政前的最后一個周末增長240%。
點評:這表示政策調整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市場需求,釋放潛在購買力。成交量的顯著增長說明市場反應敏感,新政策能夠較快地傳遞市場信號,刺激交易活動。房地產公司和中介應抓緊這一契機,合理安排銷售策略和庫存管理,同時也要關注后續政策走向,防范市場潛在的波動風險。
NO.4 多地住房“以舊換新”政策加速落地
據證券時報,7月以來,江蘇南京、江蘇徐州、湖北襄陽、四川遂寧、安徽宣城旌德縣等多地提出了支持住房“以舊換新”的措施。今年以來多地推進住房“以舊換新”,據中指研究院監測,截至6月30日,全國已有超90城推出住房“以舊換新”措施,具體可分為“國企收舊換新”和“中介優先賣”兩種主流模式,分別有超30、40城參與。
點評:這符合國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大方向,有助于優化住房存量結構,促進市場流動性。相關房地產企業應關注這一政策帶來的機遇,積極參與到“以舊換新”的工作中,創新銷售模式和業務策略以適應市場的新需求。
NO.5 正榮境外債務重組支持協議期限延至7月28日
7月15日,正榮地產集團宣布,其境外整體債務管理方案的重組支持協議最后截止日期已延至2024年7月28日11時59分。此前,公司已就相關債務管理方案發布多份公告,最近一次為2024年7月2日。正榮地產表示,將適時就債務重組進展發布進一步公告。
點評:對正榮地產來說,境外債務重組是緩解短期負債壓力、優化財務結構的關鍵舉措。通過延長協議期限,公司有更多時間尋求與債權人的談判和解決方案,但這也反映了債務重組談判的復雜性以及當前房地產市場的不確定性。正榮需要在保持現金流穩定的同時,謀求長期的資金支持和結構性調整,降低未來財務風險。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