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24-07-19 09:37:03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史曉露
7月17日,省統計局發布2024年四川經濟“半年報”。上半年四川地區生產總值為29463.3億元,同比增長5.4%。
如何看待這份“期中考”成績單?經濟增長背后有哪些動能支撐?對此,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和有關專家學者進行了解讀。
看經濟表現
5個“穩”彰顯上半年經濟運行態勢
從數據來看,上半年,全省主要經濟指標相比一季度有所回落。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分析認為,這主要受二季度以來,外部環境更趨嚴峻復雜、結構調整陣痛持續顯現、疊加極端天氣等短期因素沖擊的影響。盡管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但省委、省政府及時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全省經濟平穩運行,上半年全省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
“全省經濟平穩運行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指標邊際改善、持續向好的發展走勢沒有變。”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用5個“穩”來概括上半年經濟運行態勢。
增速穩。四川經濟增速延續高于全國的態勢。上半年GDP同比增長5.4%、高于全國0.4個百分點,保持了2023年前三季度以來高于全國的態勢。
生產穩。從三次產業來看,第一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8%、比一季度加快0.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三大門類均實現增長,超七成行業實現增長;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
需求穩。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9%,其中5月、6月同比分別增長3.8%、4.3%,均比4月回升。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0.9%,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4.8%,制造業等重點領域投資增長較快。
質效穩。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保持平穩增長;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5.5%、高于GDP增速;城鄉居民收入比由上年同期的2.18降為2.14,城鄉居民收入相對差距持續縮小。
環境穩。就業物價穩,城鎮調查失業率波動回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購進價格降幅持續收窄,居民消費價格連續兩個月同比持平。物流循環持續暢通,鐵路運輸、公路運輸總周轉量平穩增長,水上運輸、航空運輸總周轉量保持兩位數增長。
“應該說,這5個‘穩’有力保障了上半年全省經濟平穩運行。”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表示。
看動能支撐
工業轉型升級穩步推進 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
工業發揮著穩定經濟大盤的“壓艙石”作用。“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9個百分點,彰顯了發展之‘穩’,轉型之‘效’。”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表示。
四川把推進新型工業化作為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大力實施六大優勢產業提質倍增行動,成效已逐步顯現。上半年,六大優勢產業(規模以上工業部分)增加值同比增長6.6%。
四川經濟在實現量的合理增長的同時,也有了質的有效提升。今年以來,四川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統籌推進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持續推動經濟向“高”“新”“綠”轉型。
高技術產業加快發展。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
綠色轉型加快推進。綠色低碳優勢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0%。
投資結構向“新”調整。高技術產業、六大優勢產業、綠色低碳優勢產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6.8%、9.4%、10.3%。
“四川作為清潔能源大省,正將能源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新動能。”四川省發展與改革研究所高級經濟師魯榮東表示,四川在優勢領域、新興產業的發展亮點既對當前經濟運行形成良好支撐,也對未來發展提供了充足動力。
看發展后勁
政策效應持續顯現 內需潛力穩步釋放
今年以來,面對經濟運行中的困難挑戰,四川及時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別是進入二季度以來,隨著各項政策落地落實,政策效應持續顯現。
擴內需政策持續加力。在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帶動下,上半年全省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1.4%,對全省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的貢獻率達88.7%;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同比增長10.3%、高于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9.4個百分點。在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帶動下,6月當月限額以上單位汽車類零售額同比增長7.0%。
助企“組合拳”精準發力。今年以來,四川相繼出臺支持民營外貿企業發展“10條”,以控制成本為核心優化營商環境“29條”,外貿穩規模優結構“18條”,持續為企業降成本增活力。上半年市場主體保持活躍,中小微工業企業增加值、限額以下單位消費品零售額增速分別高于全省規模以上工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市場平均水平,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對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新增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零售額對全省限額以上單位零售額增長的貢獻率均超過50%。
部分升級類消費需求快速釋放。上半年限額以上單位文化辦公用品類、體育娛樂用品類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9.1%、13.1%。
“從供需兩端看,隨著各項穩增長政策協同發力顯效,下半年經濟運行中的積極因素將持續累積、發展動能將持續增強。”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表示。
但外部環境仍然嚴峻復雜,經濟穩增長壓力仍然較大,下一步,還需加大力度培育新質生產力、更大力度激發市場活力。“要持續營造服務企業發展的良好生態,特別是要為中小企業‘智改數轉’、科技成果轉化提供良好的服務支持,增強經濟內生動力,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魯榮東建議。
解碼工業
6.2%意味著什么?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史曉露
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9個百分點,超七成行業、九成地區實現增長,工業經濟運行平穩。
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同比增長8.0%,制造業同比增長6.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4.1%,比一季度加快4.6個百分點。
分行業看,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0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
分區域看,21個地區有19個地區增加值實現增長,增長面為90.5%。五大經濟區全部增長,其中,成都平原經濟區、川南經濟區、攀西經濟區同比分別增長6.2%、7.2%、10.2%。
分產品看,在統計的47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233種產品產量同比實現增長,增長面為49.6%。
聚焦工業興省、制造強省,四川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工業轉型升級穩步推進,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加快邁進。
高端化發展穩步推動。上半年,全省六大優勢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6%,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平均增速0.4個百分點。其中,先進材料、能源化工產業同比分別增長11.2%、7.5%,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超過六成。
解碼服務業
為何說“期中考”貢獻突出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史曉露
“期中考”成績單中,服務業對全省經濟的貢獻突出:上半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16773.8億元,占GDP的56.9%。
上半年,全省服務業延續恢復增長勢頭,對經濟增長的引領作用持續增強。具體可從3個方面來看。
一是服務業持續較快恢復。服務業貢獻突出。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增速比第一、二產業增加值增速分別快3.0個和0.4個百分點,比全省GDP增速快0.4個百分點,持續引領經濟增長。
生產經營恢復向好。1—5月,全省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5101.0億元,同比增長8.7%。十大行業門類均實現增長。
二是新動能增勢良好。現代服務業活力持續釋放。上半年,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1108.0億元,同比增長21.6%,增速比一季度快2.7個百分點。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1263.3億元,同比增長9.3%,增速比一季度快3.3個百分點。
新入庫企業拉動明顯。今年以來,新入庫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6.0%,拉動規模以上服務業增長1.6個百分點。
新興領域投資增長較快。上半年,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長25.3%。
三是接觸性服務業恢復較快。服務消費加快恢復。1—5月規模以上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4.9%,增速比一季度快4.9個百分點。
交通郵政行業恢復明顯。上半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1050.6億元,同比增長9.0%,占GDP的3.6%。
餐飲市場穩定恢復。上半年,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613.4億元,同比增長7.7%,占GDP的比重為2.1%。實現餐飲收入1842.2億元,同比增長11.0%。
來源:四川日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