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20 23:50:23
每經編輯 張錦河
據證券時報,當地時間7月20日,德國豪華汽車制造商保時捷發布消息稱,Alexander Pollich最早將于9月1日起接替Michael Kirsch,出任中國內地、香港和澳門業務CEO。他將常駐上海。
據了解,現年57歲的Pollich已在保時捷工作23年,擔任過多個管理職位,并自2018年起任Porsche Deutschland GmbH的執行委員會主席。
除了德國本土市場外,Pollich還以市場經理的身份成功發展了保時捷在加拿大和英國的業務。Pollich擁有工商管理和經濟學專業背景,曾效力于保時捷的戰略部門,從事全球市場銷售網絡的開發工作。
“我們很高興能夠為目前特別具有挑戰性的中國市場聘請到經驗豐富的銷售專家Alexander Pollich。他將進一步提升保時捷品牌在中國的吸引力。”保時捷銷售和營銷執行委員會成員Detlev vonPlaten,“同時,我們要感謝Michael Kirsch在過去兩年中對保時捷中國業務的出色貢獻。”
目前保時捷在華遭遇了較大的增長壓力。
據媒體報道,2023年,保時捷全球共交付320221輛新車,同比增長3.3%,北美、歐洲等多個區域市場實現銷量同比提升。但中國地區交付量為79283輛,同比下跌15%。彼時,保時捷CEO奧博穆表示,其它市場的銷售量有所上升,能夠彌補中國市場的下滑;根據各個區域市場的不同需求,保時捷在2023年調整了對于中國的產品供給。
但今年上半年,保時捷開始在全球多個區域市場遭遇挑戰。今年1~6月,保時捷最大的兩個區域市場都出現了銷量同比下滑,其中中國市場銷量2.96萬輛,同比下降33%;北美市場銷量為3.96萬輛,同比下降6%。在由Alexander Pollich掌管的德國市場,保時捷今年上半年銷量為20.81萬輛,同比增長22%。
據上海證券報,7月1日,位于南京西路的上海浦西保時捷中心只有零星消費者進店。“除‘911’以外的保時捷所有車型,目前限時零利率,五年沒有任何利息,沒有手續費。”中心工作人員對記者介紹說,在折扣方面,保時捷卡宴車型打八九折,“911”車型打九折。“Taycan電動車型最低打六折多。裸車是80多萬元,加選配是110萬元,然后再打個六幾折就可以到約70萬元。”
上述工作人員表示,從全國范圍來看,保時捷現在甚至有賣到50萬元以內的車型。但低價也有其原因,比如車型選配少,銷售門店區位偏等。“車子賣不出去,才搞這種特價。”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5月份消息稱,保時捷中國經銷商發起集體抗議和抵制,準備逼宮德國總部。矛盾的重點集中在保時捷銷量大跌,純電車賣不動,導致虧本賣車。而保時捷中國在此時為了完成自己的銷售任務,仍然選擇壓庫,導致雙方矛盾激化。
一位不具姓名的保時捷經銷商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證實,保時捷傳出與經銷商的“內訌”。
事情導火索是保時捷中國為了完成銷售任務,選擇向經銷商壓庫,然而壓庫對經銷商來說有著巨大的資金壓力,導致保時捷與經銷商雙方矛盾激化,部分保時捷經銷商已停止提車,要求保時捷總部給予補貼的同時并且更換相關高管。
據紅星資本局,5月24日晚,汽車博主孫少軍也發文介紹該事件的來龍去脈:“今年保時捷銷量大跌,純電車型根本賣不動,緊跟著就是車價跳水,虧本賣車。但是保時捷中國區為了完成銷售任務仍然選擇壓庫,只是豪華車價擺在那里,壓1臺相當于大眾豐田5-8臺,4S店一下子就受不了。結果就是4S店和總部互相甩鍋威脅,現在是4S店以停止進車為武器,公開逼宮德國總部,要求換高管、給補貼,雙方矛盾徹底激化了。”
5月27日,紅星資本局致電多家保時捷中心,工作人員均表示不清楚抗議與抵制一事,店內正常銷售。保時捷中國客服也表示,暫不掌握經銷商抗議抵制的相關信息。
不過有業內人士向紅星資本局證實,保時捷中國與經銷商確實存在分歧。
保時捷中國方面向紅星資本局回應稱:“保時捷致力于以價值增長為導向的發展,全力加速電氣化進程。在這一轉型過程中,保時捷希望與長期并肩合作的經銷商伙伴共同面對各種挑戰,相互扶持,實現雙贏發展。保時捷將堅定不移地將客戶利益放在首位,與經銷商攜手共進,共同應對市場的挑戰,謀求發展。”
據媒體報道,5月27日保時捷中國對“逼宮一事”做出回應,表示“希望與經銷商共同面對挑戰”。關于保時捷中國和經銷商協商的最新進展,保時捷中國表示:“暫時還沒有更多的信息透露。”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證券時報、第一財經、上海證券報、21世紀經濟報道、紅星資本局、證券日報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