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21 22:27:51
每經記者 王海慜 每經編輯 葉峰
最近,公募基金二季報相繼披露。據統計,2024年二季度,公募基金加倉主要聚焦科技、出海、紅利三大方向,且科技股受到明顯關注。
相比之下,二季度公募基金對券商板塊仍然以減倉為主。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公募基金對券商板塊的持倉仍集中在大中型券商。中信證券、華泰證券、中國銀河、招商證券等頭部券商在二季度紛紛被公募基金減持。同時,二季度公募基金還對東方財富進行了較大幅度的減持。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光大證券、浙商證券、國聯證券等在二季度獲公募較多增持,其中浙商證券、國聯證券具備并購重組概念。
持倉集中在大中型券商
據某券商非銀團隊統計,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在公募基金股票投資中,券商板塊持倉比例為0.27%,較一季度末減少0.19個百分點,同比減少0.1個百分點。而在2022年二季度末,在公募基金股票投資中,券商板塊持倉占比達到1.53%。
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公募基金對券商板塊的持倉仍集中在大中型券商。其中,中信證券、華泰證券、中國銀河、招商證券、中金公司、國泰君安等頭部券商在二季度紛紛被公募基金減持。而這些券商大多是連續第二個季度被公募基金減持,不過相比一季度,二季度的減持力度有所收斂。
另外,二季度公募基金對東方財富進行了較大幅度的減持。據統計,二季度公募基金減持東方財富8916萬股,基金持股占流通股比例從一季度末的1.27%降至二季度末的0.61%。基金持倉東方財富的市值也從一季度末的21.9億元大幅降至二季度末的8.55億元,而同期東方財富股價的跌幅僅為17.8%。
在近年來東方財富的股價高點,公募基金對公司的持倉市值曾一度達到百億級的水平。
據統計,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對東方財富的持倉市值高達280.7億元,基金持股占流通股比例達到10%,遙遙領先其他傳統券商。不過,在隨后的2022年三季度,公募基金就對東方財富進行了大幅減倉,持股占流通股比例降至5%。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光大證券、浙商證券、國聯證券等券商在2024年二季度獲公募較多增持,分別增倉377萬股、347萬股、754萬股。其中浙商證券、國聯證券具備并購重組概念,兩家券商各自的并購重組計劃都有重要進展在二季度落地,但從股價表現來看,兩家券商在二季度紛紛沖高回落。
不過,總體來看,最近兩年,公募基金對主要券商股的持倉大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例如,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持股占東方財富、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國泰君安、國聯證券的流通股比例分別為9.97%、1.68%、2.18%、0.67%、1.43%,至2024年二季度末,持股比例則分別降至0.61%、0.31%、1.64%、0.05%、0.37%。
近半券商股估值已破凈
2024年上半年,A股券商板塊中的多數個股處于下跌狀態。
據中信建投統計,2024年上半年,證券板塊表現顯著弱于主要寬基指數,截至6月28日,證券指數較年初累計下跌13.4%,跑輸同期萬得全A指數5個百分點,并大幅跑輸滬深300、上證指數。這也使得券商股的估值進一步走低。據上述券商非銀團隊統計,2024年上半年末,券商行業PB(靜態)水平為1.08倍,而2024年一季度末為1.19倍。
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7月19日收盤,A股券商板塊中破凈的個股數量多達24只,占比近50%,其中9只個股的PB水平不高于0.8倍。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上半年,在A股44家上市券商中,僅有4家累計漲幅為正,分別是首創證券(上漲20.6%)、國信證券(上漲4.8%)、浙商證券(上漲2.8%)和招商證券(上漲2%)。此外,西部證券等券商上半年的表現也較為抗跌。
由此來看,2024年上半年市場表現靠前的券商主要系國資背景,并購重組相關操作落地的標的。
在行業基本面未現拐點而目前板塊估值又較低的背景下,近期,多家券商非銀團隊發布研報稱,對下半年券商板塊行情持謹慎樂觀態度,并且看好行業中的并購主題。
日前,中信建投非銀團隊在研報中指出,對2024年下半年證券板塊的行情判斷謹慎樂觀,建議投資者在貨幣政策、經濟支持政策繼續向好的同時,主要把握行業監管政策催化下的反彈和修復性行情。選股方面,短期重點關注并購主題下的中小券商,長期推薦關注資本市場改革受益的標的。
近日,長城證券非銀團隊發布研報指出,高層發聲支持券商合并重組,券商“合并”可能成為潛在的投資主線。未來幾年,證券行業的并購重組可能會加快,尤其是互補性重組可能落地較快。重點關注以西部證券、首創證券、浙商證券、國聯證券、中國銀河等為代表的個股。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