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24 18:04:09
每經記者 董天意 每經實習記者 劉曦 每經編輯 裴健如
北京時間7月24日,特斯拉發布了2024財年第二季度財報。
財報顯示,特斯拉第二季度總營收為25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凈利潤為14.78億美元,同比下降45%。財報發布后,特斯拉股價一度跌超8%。截至美東時間7月23日收盤,特斯拉股價報246.38美元/股,跌幅為2.04%。
在公布二季度財報的同時,特斯拉CEO馬斯克在財報電話會議上還透露了公司業務的一些最新進展。例如,特斯拉有可能在今年年底在其他市場獲得FSD(Full Self-Driving)許可,比如歐洲和中國。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特斯拉中國工作人員進一步求證,對方回應稱:“目前看,老板(指馬斯克)是這樣說的,(但)具體時間還不清楚。”
針對特斯拉FSD入華一事,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汽車安全技術研究所所長朱西產認為:“中國智能駕駛革命已經到了突破時刻,需要特斯拉FSD這條‘鯰魚’進入,從而推動我國智能駕駛產業發展。”
二季度汽車業務營收下滑7%
財報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特斯拉營收為255億美元,同比增長2%,但凈利同比下滑45%,至14.78億美元。對于二季度營收的增長原因,特斯拉方面稱,部分歸因于能源生產和存儲業務的增長、Cybertruck電動皮卡的交付量增長及銷售碳排放積分的收入增加。
按照業務劃分來看,今年二季度,特斯拉核心汽車業務營收為198.78億美元,同比下滑7%;能源生產及存儲業務營收為30.14億美元,同比增長100%,二季度裝機量達9.4吉瓦時;包括車輛維修在內的服務和其他業務營收為26.08億美元,同比增長21%。
交付數據上,今年二季度,特斯拉產量為41.1萬輛,同比下降14%;交付量為44.4萬輛,同比下降近5%,這也是特斯拉首次連續兩個季度出現銷量同比下滑。
具體車型方面,Model S和Model X的交付量約2.16萬輛,同比增長12%;Model 3和Model Y的交付量約42.24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與一季度相比有所增長。
此外,特斯拉方面表示,其二季度的運營利潤下降至16億美元,運營利潤率為6.3%,而去年同期為9.6%。究其原因,單車平均銷售價格的降低、重組費用的增加及人工智能項目帶來的運營費用增長,都對此產生了影響。
聚焦中國市場,特斯拉今年來的銷量也經歷了波動。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6月,特斯拉中國批發銷量為7.1萬輛,環比下跌2.1%,同比下降24.2%;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在中國市場共銷售13.2萬輛汽車,同比下滑3.6%。
為進一步提振銷量,自年初以來,特斯拉中國已推出多輪“促銷”政策。7月23日,特斯拉中國官網顯示,Model 3和Model Y部分車型限時“5年0息”購車政策的截止日期由7月31日延長至8月31日。
該購車政策于7月初推出。7月1日,據特斯拉官方微博消息,7月,特斯拉將為消費者購車提供三重福利,首先是針對Model 3/Y標準續航版推出最高5年0息和低息優惠購車政策,日供最低85元;其次是針對Model 3/Y長續航全輪驅動版推出最高5年0息和低息購車優惠政策,日供最低107元;最后,7月限時低息的年費率降至0.5%起(折合年化利率0.93%起)。
Robotaxi將于10月發布,FSD有望年底入華
值得一提的是,在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馬斯克還對一系列投資者提問進行了回應,涉及FSD、Robotaxi等多領域。
馬斯克表示,特斯拉FSD系統將在V12.5或12.6這個版本上,進入中國、歐洲及其他國家。特斯拉將在歐洲和中國申請監管批準以實施監督下的FSD,預計在今年年底前獲得批準。
“特斯拉已在美國進行FSD大量測試,從反饋效果來看已接近于落地節點了。”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主任紀雪洪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特斯拉將其FSD帶入中國,將加速國內自動駕駛技術的提升。
據悉,今年3月,特斯拉發布FSD V12版本,實現了感知和決策規劃兩大模塊的算法“端到端”。目前,特斯拉已開始向美國EA測試車主(非員工)推送最新的FSD V12.5版本。
據馬斯克透露,FSD V12.5將改進基于視覺的駕駛專注力監控功能,從原有的扭矩感應式方向盤升級成眼動追蹤系統,即使車主佩戴太陽鏡也可以正常使用,且新版本在高速、城區智駕方面已切換為“端到端”方案。
同時,馬斯克還在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確認,原計劃在8月8日發布的Robotaxi,將推遲到今年10月10日正式發布。對于Robotaxi后續的運營問題,馬斯克表示,特斯拉將推出共享乘車平臺,車輛所有者將直接與特斯拉分享收入。
此外,馬斯克還透露了部分人形機器人的信息。他表示,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的生產,將在得克薩斯州超級工廠進行,預計全球客戶對Optimus的需求將達到2200萬臺,其收入貢獻可能超過公司所有其他業務的總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