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財政部:上半年國有企業利潤總額2.27萬億元,同比下降0.6%,營業總收入及應交稅費保持增長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24 23:15:18

◎數據顯示,1-6月,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408330.1億元,同比增長1.9%。1-6月全國國有企業利潤總額22657.8億元,同比下降0.6%。

每經記者 石雨昕    每經編輯 陳旭    

724日,財政部公布了20241-6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經濟運行情況。

數據顯示,1-6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以下稱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1.9%,利潤總額同比下降0.6%。國有企業應交稅費30343.7億元,同比增長2.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其中,1-6月全國國有企業利潤總額22657.8億元,同比下降0.6%,為今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中國企業研究院執行院長、國企改革專家李錦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采訪時表示,上半年,我國宏觀經濟運行延續回升向好態勢,但經濟恢復進程也面臨著困難挑戰,比如外部環境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較大,國內有效需求不足。面對這些挑戰,1-6月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仍保持正增長,這是來之不易的。

更注重企業經營業績的含金量

數據顯示,1-6月,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408330.1億元,同比增長1.9%1-6月全國國有企業利潤總額22657.8億元,同比下降0.6%。國有企業應交稅費30343.7億元,同比增長2.0%6月末,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64.9%,上升0.1個百分點。

去年以來各月度國有企業利潤總額累計值

截至今年6月,全國國有企業利潤總額為22657.8億元 數據來源:財政部

李錦表示,一方面,全球經濟受到許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進一步加劇了經濟的波動和不穩定。另一方面,我國正處于經濟發展轉型期間,部分行業競爭加劇,經營壓力增大,成本上升,這些都是當前形勢下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下一步應該怎么走?李錦表示,國資委在近期的會議中特別強調,未來要更加注重經營業績的含金量,加強現金流管理。

722日至23,國務院國資委舉辦中央企業負責人研討班,并強調要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重要著力點,加快推動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突出抓好高質量的穩增長,持續深化提質增效,緊盯“一利穩定增長,五率持續優化”目標,更加注重經營業績的含金量,加強現金流管理,強化精益管控,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做好重要基礎產品保供穩價,從嚴抓好中小企業賬款清欠,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據了解,2024年,中央企業紛紛錨定戰略目標,以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為主線,更加注重價值創造能力,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中央企業生產經營穩中有進、質效向好,16月實現利潤總額1.4萬億元,同比增長1.9%,年化凈資產收益率6.9%,年化全員勞動生產率、研發投入強度同比穩定增長。

將開展國有經濟增加值核算

記者注意到,日前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建立國有企業履行戰略使命評價制度,完善國有企業分類考核評價體系,開展國有經濟增加值核算。

李錦表示,實現經濟增加值核算,是一項“管理革命”,將有效抑制央企的投資沖動,鼓勵企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真正為國家創造價值。這也是針對目前少數國有經濟增加值弱的現象而提出的思路。今年上半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經濟增加值不算很高,利潤偏低是當前的突出問題,這也是推動這項機制的原因之一。

李錦表示,經濟增加值作為一種衡量企業經濟績效的指標,與傳統的利潤指標相比,它考慮了資本成本,能夠更準確地反映企業為股東創造的真正價值。

在經濟波動和不穩定的背景下,使用經濟增加值來衡量國有企業的經營成果,可以去除一些表面的水分,提高數據的含金量,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國有企業真實的經濟運行情況,為決策者提供了更為真實和可靠的數據支持。

李錦表示,引入經濟增加值核算的一個目的,是要引導中央企業做強主業、控制風險、優化結構。在引入以經濟增加值為核心業績考核指標的價值管理之后,來自非主營或非經常性業務的收入將在會計調整中被剔除;依靠大量資本投入獲得的收入,在扣減成本費用之后,還要與包括權益(股東)資本在內的全部資本成本進行比較,當前者小于后者時,企業的價值指標會相應減少并抵消這些收入對利潤的貢獻。

此外,這也有利于進一步培育自主創新能力。在以往的考核方式下,為了把利潤總額做得好看,一些企業有時會大幅減少技術創新相關的研發投入,以減少成本費用。而在新的考核辦法中,加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考核成為一大亮點。為了引導企業加大關鍵領域和占領未來制高點的研發投入,國資委明確規定,在計算經濟效益指標時,可將研發投入視同利潤加回,以鼓勵企業培育自主創新能力。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中央企業 國有企業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