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網 2024-07-25 09:49:00
自貢融媒記者 卜一珊
7月24日上午,自貢市人大常委會召開《自貢市恐龍地質遺跡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新聞發布會。該《條例》由四川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批準,將于2024年8月1日起施行。
新聞發布會現場 市人大常委會供圖
據悉,該《條例》共五章三十五條,包括總則、保護管理、合理利用、法律責任、附則。這是國內少有、省內首部以恐龍地質遺跡保護為主要內容的地方性法規,也是我市繼井鹽歷史文化保護之后,再一次為“鹽龍燈食”四大城市名片立法。標志著自貢構建“鹽龍燈食”地域特色文化法治體系取得新進展。
自貢被譽為“恐龍之鄉”,地下埋藏的恐龍化石幾乎囊括了距今2.01—1.45億年前三疊紀晚期至侏羅紀的所有恐龍類別,是國際古生物界公認的“侏羅紀恐龍王國”。為有效保護恐龍地質遺跡,自貢市人大常委會將自貢市恐龍地質遺跡保護立法項目納入2023年立法計劃,并成立立法項目工作小組,圍繞自貢市恐龍地質遺跡分布現狀、保護管理的經驗做法和存在的問題、立法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開展立法調研工作。期間,經過數次的調研、走訪、考察,多次召開座談會、立法論證會、立法聽證會,不斷對條例(草案)進行修改完善……今年5月29日,由四川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批準。
恐龍地質遺跡究竟如何守護?該《條例》明確,恐龍地質遺跡的保護對象為地質歷史時期形成、發展并遺留下來的與恐龍相關的地質自然遺產,包括恐龍化石(含實體化石和遺跡化石)以及需要重點保護的其他與恐龍相關的地質遺跡等。
《條例》第十條明文規定,自貢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保護名錄制度,通過保護名錄的編制、調整,使保護對象得到科學、規范的保護和管理,避免保護對象漏保、毀損、流失或者滅失。同時,《條例》將每年8月10日設立為自貢市恐龍地質遺跡保護宣傳日,營造保護恐龍地質遺跡的社會氛圍。此外,還細化法律責任,明確了獎懲行為。
恐龍地質遺跡是自貢市世界地質公園、國家地質公園的重要標志性資源,也是文旅產業的重要載體。值得注意的是,《條例》在加強恐龍地質遺跡保護的同時,也鼓勵合理利用資源,促進文旅融合發展;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虛擬技術等現代科技手段,推進資源轉化利用。
“這是一部切實我市實際情況的恐龍地質遺跡保護地方性法規。”自貢市人大法制委員會主任委員游華介紹,可以有效解決恐龍地質遺跡保護、管理、科研、利用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完善我市地域特色文化資源保護,推動上位法得到更好的貫徹實施,加快構建體現地方特色的法規體系。
來源:自貢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